努比亚

✍ dations ◷ 2025-04-25 01:17:23 #努比亚
努比亚(英语:Nubia)是位于埃及南部与苏丹北部之间沿着尼罗河沿岸的地区,今日位于阿斯旺(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下游)与凯里迈(英语:Karima, Sudan)(或称库赖迈,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之间。努比亚一词可能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或诺巴(Noba)。一般的,从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之间的地区被称为下努比亚,从瓦迪哈勒法到库赖迈之间的地区则被称为上努比亚。有时人们也会将库赖迈到喀土穆之间的地区称为南努比亚。努比亚自古以来便被看做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与非洲黑人区之间的交接处。古埃及称努比亚为古实(Kush)。新石器时代,尼罗河谷的居民可能来自苏丹和撒哈拉沙漠。在这一时期,这两个地区和埃及有着共同的文化。到了公元前5千年,现被称为努比亚的居民们参加了新石器时代革命。现在的人们认为撒哈拉的一些岩石浮雕描绘了牛群的祭祀仪式,这些浮雕是东非和尼罗河谷的象征,即使在今天也一样。人们在Nabta Playa(英语:Nabta Playa)发现的巨石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设备之一,其历史比巨石阵要早近2000多年。史前的努比亚(尤其下努比亚)被分为数个文化期,这些文化期被用字母来标致:公元前750年左右(也可能已经在前1000年),库赖迈地区的努比亚贵族建立了一个国家,它恢复了库施这个古老的名字并开始迅速发展。约前712年库施占领了全埃及。在埃及的努比亚统治者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约前661年埃及人在亚述的帮助下解放了全埃及,库施退回努比亚地区,其首都在今天的库赖迈附近。约前530年首都被移到今天喀土穆以北的麦罗埃。在这段时间里努比亚的文化渐渐独立,他们开始使用自己的文字,当地的语言也渐渐成为官方语言。至晚300年古实王国垮台,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或者因为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失利。塔哈尔卡统治努比亚和埃及时重修了埃及的卡纳克神庙,并在努比亚新建了许多寺庙和金字塔,这些活动直到塔哈尔卡被亚述人赶出埃及才停止。麦罗埃(公元前800年-公元350年)位于努比亚南部、尼罗河东岸。麦罗埃人保留了很多埃及的习俗,但也有许多方面不同于埃及的。他们拥有自己的书写方式。这段时间内,许多金字塔在麦罗埃建立,麦罗埃还拥有强大的常备军队。公元4世纪时,该地区被诺巴征服,具体时间不明。有许多人认为诺巴可能是努比亚的词源。6世纪时努比亚基督化,在这里出现了多个王国。中世纪的努比亚一般使用希腊字母来书写努比亚的当地语言。努比亚语与阿拉伯语同时被使用。652年,阿拉伯人曾经在征服埃及后前往南方讨伐努比亚,但之后停战,努比亚人不须信仰伊斯兰教也免于被并入阿拉伯帝国,但每年要出口360个奴隶。穆斯林每年送回大量的肉类与豆类,这里也是阉人出口到阿拉伯帝国的地方。13世纪时,埃及的拜巴尔一世曾经入侵此地,掳获他们的国王。14世纪,栋古拉政府垮台,努比亚也分裂开来,被阿拉伯人控制。此后的几个世纪内该地区屡遭阿拉伯人入侵,一些小国家也在此时建立。努比亚北部被埃及控制,南部则在16世纪时被丰吉苏丹国占领。16世纪时,努比亚的宗教变为伊斯兰教。19世纪初,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统治时控制了整个努比亚,后来努比亚被埃及与英国共管。1821年埃及人使用先进的欧洲武器再次占领努比亚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罗河。1882年苏丹的阿拉伯人起义反抗埃及人的统治并占领了喀土穆。多个由英国军官领导的埃及军队被击败。1898年英军终于战胜了起义者。为了解决这次远征的供给问题英国人沿尼罗河建造了努比亚的第一条铁路。此后苏丹(和努比亚)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955年全民公投反对与埃及合并。1956年苏丹独立。瓦迪哈勒法成为两国的边境,努比亚被分给了埃及和苏丹两国。1960年代埃及开始建造阿斯旺大坝,1971年大坝竣工。此后下努比亚几乎完全被水淹没。大坝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威胁到了当地的环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部分当地的文化建筑被转移到高一些的地区保存下来。下努比亚的居民大多数被移居到上埃及的南部,在当地形成了许多使用努比亚语的地区。今天努比亚人的文化主要为阿拉伯文化,但努比亚语依然存在,书写时使用阿拉伯字母。许多努比亚人现在住在开罗一类的大城市。亚洲东亚 · 东南亚 · 南亚 · 中亚 · 西亚/西南亚 · 北亚/西伯利亚  · 东北亚 其他:近东 · 中东 · 远东 · 东亚岛弧 · 东印度 · 印度次大陆非洲文化地理:阿拉伯非洲 · 黑非洲(拉丁非洲) 自然地理:北部非洲/撒哈拉以北非洲 · 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非洲 · 中部非洲 · 西部非洲 · 南部非洲) 其他:东北非洲、西北非洲、大中东地区欧洲自然地理:东欧 · 西欧 · 南欧 · 北欧 · 中欧其他:东南欧/巴尔干地区 · 欧俄美洲自然地理:北美洲 · 南美洲政治地理:北美 · 拉丁美洲(中美(中美洲 · 加勒比地区) · 南美)文化地理:盎格鲁美洲/英语美洲 · 拉丁美洲(伊比利亚美洲 · 西班牙语美洲) · 中部美洲大洋洲澳洲:澳大利亚澳大拉西亚 · 美拉尼西亚 · 密克罗尼西亚 · 波利尼西亚极地北极地方 · 南极洲/南极地方其他环太平洋地区/亚太地区 · 独立国家联合体地区 · 阿拉伯地区 · 环地中海地区 · 高加索地区大洋世界大洋  ·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 南冰洋气候区热带:热带雨林 · 热带莽原 · 热带草原 · 热带沙漠 · 热带季风 亚热带:副热带湿润/夏雨型暖湿 · 副热带季风 温带:温带海洋性 · 温带大陆性 · 温带地中海型 · 温带草原 · 温带沙漠 · 温带季风 副温带: 寒带: 极地气候 · 副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 冰原气候) 副寒带: 其他: 高地气候 · 丘陵气候 · 平原气候 · 盆地气候 · 台地气候生物分布区新北界  · 古北界 · 埃塞俄比亚界 · 东洋界 · 澳新界 · 新热带界 · 南极界

相关

  • 生物界物质层级物质具有科学上和哲学上的双重含义,详见下面。物质是一个科学上没有明确定义的词,一般是指静止质量不为零的东西。物质也常用来泛称所有组成可观测物体的成分 。所有可以用肉
  • 理论理论(英语:Theory),又称学说或学说理论,指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有的实证知识、经验、事实、法则、认知以及经过验证的假说,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等的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
  • 扬·涅齐斯瓦夫·博杜安·德·库尔特奈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an Niecisław 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年3月13日-1929年11月3日),波兰语言学家,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出生于波兰拉杰明,1866年毕业于华沙
  • 旧约《旧约圣经》是基督教对《圣经》全书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称呼。旧约圣经原是犹太教主要经籍《塔纳赫》。根据考古的研究,《圣经》本身显示《旧约》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
  • 厄立特里亚意属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语:Colonia eritrea) 指1890年起由意大利占领并管治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首府为阿斯马拉。随着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竣工,环红海地区与欧洲地区的航运迅速地发
  • 吸口虫纲吸口虫纲(学名:Myzostomida)是环节动物门下的一个纲,生活于海洋。物种数量较少,其身体扁平,呈圆形状,腹部有数对刚毛,因此有学者将之列为多毛纲下的一个目。从外表看不出吸口虫有分
  • 核糖核苷酸核苷酸(英语:Nucleotide)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以一个含氮碱基为核心,加上一个五碳糖和一个或者多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氮碱基有五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
  • eIF1eIF1(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1,真核起始因子1)是一种参与真核翻译起始的重要的蛋白质。eIF1在起始密码子AUG的识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使起始密码子的识别具有很高的保
  • 放牧放牧,又称牧食、啮食,指草食性动物进食植物(例如草)或其他多细胞自营生物(例如藻类)的行为。放牧不同于真正捕食,因为被食用的生物体并未真正死亡。许多小型食草动物会跟随在大型食
  • 波士顿肾蕨波士顿肾蕨(学名:Nephrolepis exaltata),又称波士顿蕨,是肾蕨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蕨类植物,原产于世界各地的湿热带地区,后来成为一种园艺植物。波士顿肾蕨的叶长50-250厘米,宽6–1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