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

✍ dations ◷ 2025-11-13 01:08:35 #1901年出生,1998年逝世,胡姓,无锡人,宜兴人,国立中央大学校友,中央大学校友,南京大学校友,第1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苏州中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胡焕庸(1901年11月20日-1998年4月30日),字肖堂,男,江苏宜兴人,中国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提出了胡焕庸线。

1901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私塾教师家庭。1915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今常州中学)。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师从竺可桢等名师,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师地学系。1923年到1926年,在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任教。1926年,回到南京补读国立东南大学学分,获得理学士学位。同年和凌纯声等几个贫寒同学采用互助互济的办法,集资赴欧留学。在法国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学习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师从白吕纳(Jean Brunhes)等名师。1928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是竺可桢的得力助手。1930年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抗日期间,随中央大学西迁入川。1941年任中央大学研究院地理学部主任。1943年任中大教务长,同年被推举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1946年,应美国马里兰大学之聘,担任地理系研究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后在治淮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工作。195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1957年,胡焕庸在华东师范大学创办人口地理研究室,这是全国大学中第一个有关人口的研究机构。文革期间,被打成反革命,入狱多年。1983年人口地理研究室改为人口研究所,担任所长,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人口地理研究中心。1984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第一位人口地理学博士生导师,翌年又被批准为第一位人文地理学博士后导师。

1930年代,地理学界有“南胡北黄”之说,江南以胡焕庸教授为首,北方以黄国璋教授为首。

1940年代,和张其昀被遴选为全国地理学领域的两位部聘教授。

提出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开创了中国人口地理学。

文革期间胡被抄家时,他仍在研读德国气候学家汉恩《气候学教程》与柯本的《世界气候》,并写笔记,使抄家者颇受感动。

相关

  • 下颔骨骨折下颔骨骨折(Mandibular fracture),或称为下巴骨折(fracture of the jaw),是指下颔骨(英语:Mandible)发生折断、断裂的情形,约有60%的病例会断成两截 。此症可能会导致患者无法将嘴巴充
  • 冒口冒口(riser)也称为补给口(feeder),是在金属铸造(英语:metal casting)中为了避免因材料收缩(英语:Shrinkage (casting))而产生缩孔或是不平整处,额外所增加的材料储腔,不是最后铸件成品的
  • 透明粉红独角兽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隐形粉红独角兽(Invisible Pink Unicorn)是一个由虚构宗教创造出来用以讽刺有神论的女神,其形象被矛盾地塑造成既不可
  • 林罗山《林罗山诗集》 《林罗山文集》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 大卫教派大卫教派(Branch Davidians)是美国的一个基督教新兴教派,起于1934年,由保加利亚裔美国人维克多·豪迪夫(Victor Houteff,或译维克多·胡太佛)创立,后来分裂为不同派别。1993年美国执
  • 闪迪公司闪迪公司(英语:SanDisk Corporation,NASDAQ:SNDK),原名 SunDisk,是设计与销售闪存产品的美国跨国公司,于1988年由Eli Harari与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专家Sanjay Mehrotra创立,1995年11月
  • 1987年太平洋飓风季1987年太平洋飓风季是东太平洋飓风中心承担东北太平洋(指赤道以北、西经140°以东的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预警责任的最后一个太平洋飓风季。本季于1987年5月15日从东太平洋、6
  • 克莉蒂·山浓克莉蒂·山浓(印地语:कृति सैनॉन,英语:Kriti Sanon,1990年7月27日-)是印度女演员及模特儿。模特儿出身的她在2015年拍摄了她首套宝莱坞动作爱情电影《英雄主义》 (Heropant
  • 回申娃回申娃(1935年-1960年4月2日)是平陆事件中砒霜的提供者。平陆县张店前滩村人。其父回增寿(被定为地主)是老中医,没有儿子,抱养了回申娃。回申娃两耳微聋,听力不好,为人老实,会爆破、修
  • 埃尔维·西内尔沃埃尔维·奥莉基·西内尔沃(芬兰语:Elvi Aulikki Sinervo,1912年5月4日-1986年8月28日)是芬兰工人阶级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她的创作高峰期在1931至1956年间。1950年代起她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