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Z变换方法

✍ dations ◷ 2025-11-20 22:47:46 #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理论

匹配Z变换方法(matched Z-transform method)也称为极点-零点映射(pole–zero mapping)或极点-零点匹配法(pole–zero matching method),简称MPZ或MZT,是将连续时间(英语:Discrete_time_and_continuous_time)滤波器转换到离散时间滤波器(数字滤波器)设计的技巧。

其作法是将所有的s平面设计时的极点和零点转换到z平面的位置 z = e s T {\displaystyle z=e^{sT}} 平面的 j ω {\displaystyle j\omega } 平面的单位圆上,若零点或是极点超过奈奎斯特频率,其映射后的位置会有混叠的情形。

一般情形下,类比滤波器的极点会比零点多,在 s = {\displaystyle s=\infty } 处的零点可以移到奈奎斯特频率,作法是放在 z = 1 {\displaystyle z=-1} 的位置。

此转换方式可以保持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以及最小相位,但不会保持时域或是频域的响应,因此不常使用。较常使用的方式有双线性转换及冲激不变法。匹配Z变换方法的高频响应误差比双线性转换要小,因此比较容易透过加入额外的零点来修正其特性,此方式称为MZTi(i表示改良版improved)。

在数位控制中,匹配Z变换方法有一个特别的应用,就是艾克曼公式(英语:Ackermann's formula),可以调整可控制性系统的极点,一般会将不稳定(或接近不稳定)的极点调整到稳定的位置。

相关

  • 曼尼希反应曼尼希反应(Mannich反应,简称曼氏反应),也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二级胺或氨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
  • 重铬酸吡啶盐重铬酸吡啶盐(Pyridinium dichromate,PDC),分子式C5H4N·H2Cr2O7,类似PCC一样的温和氧化剂,室温下为橙黄色晶体,用来把醇有限度地氧化为醛。它由E.J.Corey发明。试剂本身呈弱酸性,所
  • 舍利子舍利(梵语:शरीर śarīra,汉语拼音:Shèlì),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常指骨灰。其中有的结晶体形色各异。最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自行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物,后
  • 芮逸夫芮逸夫(1898年5月18日-1991年7月7日),江苏溧阳人,中华民国人类学家。芮逸夫早年在国立东南大学外文系修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耶鲁大学学习人类学。1930年起,历任中央
  • 哥伦布 (佐治亚州)哥伦布(英语:Columbus, Georgia)是美国佐治亚州马斯科吉县县治,2000年人口186,291人。1971年实行县市合一。班宁堡的西半球安全合作学院位于此地。
  • 阿方索·洛佩斯·米切尔森阿方索·洛佩斯·米切尔森(西班牙语:Alfonso López Michelsen,1913年6月30日-2007年7月17日), 哥伦比亚总统(1974—1978年)。洛佩斯·米切尔森是前总统阿方索·洛佩斯·普雷马霍(两
  • 堇紫珊瑚菌 Peck堇紫珊瑚菌(学名:)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真菌。它为紫色管枝状,成群生长,高度可达10厘米,宽可达7厘米。堇紫珊瑚菌是一种典型的珊瑚菌,为腐生生物,在林地的腐叶上生长。本物种由法国
  • A19公路A19公路、A19高速公路可以指:
  • 马拉博 (海地)马拉博(Marabou),是一类海地混血人的称呼。这些人的祖先分别有黑人、欧洲人和印度人的血统。这名词出现在法国殖民时代,但是他们也被归入穆拉托人。
  • 石桥麻美子石桥麻美子(日语:石橋 麻美子/いしばし まみこ ,1997年6月15日-),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千叶县出生,毕业于六実中学校及京都外大西高校,其后加入日立化成,并为羽毛球队的成员。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