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

✍ dations ◷ 2025-11-15 06:39:19 #竖琴类

竖琴,是一种大型拨弦乐器,是现代管弦乐团的重要乐器之一。竖琴可作独奏、重奏和合奏,属多功能的复音乐器。其流传地区甚广,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区亦有出现竖琴类的乐器。竖琴在古埃及称为贝尼琴,古希腊和古罗马称为里拉琴,中国又有一种称之为箜篌的竖琴。

竖琴在各个古文明地区均有所发现,其来源已很难追究,但普遍认为其灵感从弓演变而来。最早的纪录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苏美人聚居的乌尔城,现代考古学家从葬坑和皇家陵墓中挖掘出一些古代竖琴。

古埃及将竖琴视之为神圣的乐器,用于宗教仪式。后来此古老乐器传入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区。《圣经》亦有记载大卫王弹奏竖琴。而欧洲,竖琴最早出现在爱尔兰。无论如何,竖琴在大约一千年前已有相当程度的流行。

中世纪时,游吟诗人已使用称为巴地克的竖琴,使其风行整个欧洲。不过直到17世纪的欧洲,竖琴仍未发展完全。1720年,德国的霍布如克(Jacob Hochbrucker)设计了装置了五个踏板的竖琴,以踏板控制弦钩。1810年,法国钢琴制造家艾拉尔德(Sébastien Érard)发明了现代化的踏板竖琴。其后在1897年,另一法国人亦发明半音竖琴。竖琴在法国得以被推广,更成为管弦乐的拨弦乐器之一。在竖琴音乐大赛方面,法国是第一个举办竖琴音乐大赛的国家,而第一个举办世界音乐竖琴大赛的国家是以色列。

竖琴在爱尔兰地区在17世纪开始被用于政治之上,主要用于识别爱尔兰地区。在1922年爱尔兰独立后,被用于国家的纹章以及爱尔兰总统的印章。

竖琴形状大致呈三角框形弓状,早期竖琴只有按自然音阶排列方式的少数弦。其后,弦数增加,亦设共鸣箱,外形线条变得华丽优美。竖琴的弦一端与琴体(共鸣箱)以一定角度立交连接。现其种类大致可分为:

竖琴演奏要双手并用,但不用小指。竖琴的音色与钢琴相似,不过比较轻柔飘逸。竖琴有几种特殊的奏法,分别是:

相关

  • 农村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它是研究乡村中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乡村经济发展的学科。以乡村经济过程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分析这一经济过程,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
  • 肺动脉狭窄法乐氏四联症(英语:Tetralogy of Fallot,简写:ToF)属于先天性心脏缺陷。出生时的症状从无症状到严重不等,之后多半会有发绀(皮肤发蓝)的症状(青紫婴儿)。当有此症的婴儿哭泣或排便时,他
  • 三碘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生理过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生长和发育(英语:Human development (biology)),代谢,体温,和心率。与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类似,但生理作
  • 水电站世界水电站列表列出了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在2 GW (吉瓦) 以上的水电站。位于中国湖北省的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 GW;位于巴西和巴拉圭的伊泰普水电
  • 仓成正仓成正(1918年8月31日-1996年7月3日),日本政治人物,自民党籍众议员。曾担任第3次中曾根内阁的外务大臣。第一次田中角荣内阁(模板)第一次改造内阁 - 第二次改造内阁(1972年12月22日
  • 吴敬梓吴敬梓(1701年-1754年11月),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滁全椒人,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又因自故乡安徽全椒移居江苏江宁(今南京市),所以自称“秦淮寓客”。《儒林外史》作者。《儒林外
  • 七碳糖庚糖 (Heptose),又称为七碳糖,是含有七个碳原子的单糖,化学式为 C7H14O7。在1号碳上有醛基的称为七碳醛糖(庚醛糖);2号碳上有酮基的称为七碳酮糖(庚酮糖)。庚酮糖有四个手性碳原子,庚醛
  • 刘和谦刘和谦(1926年9月28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华民国海军一级上将、现任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海军PG学院(英语: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美国海军大学与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核名单,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 上古中国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即约4000年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