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积

✍ dations ◷ 2025-11-15 13:58:24 #天体物理学

吸积是天体通过引力“吸引”和“积累”周围物质的过程。吸积过程广泛存在于恒星形成、星周盘、行星形成、双星系统、活动星系核、伽玛射线暴等过程中。吸积在天体物理学中是比核聚变等其他能源更高效的产能方式。例如发生在黑洞或中子星周围的吸积过程能够将被吸积物质静质量能的10%以上转化为辐射的能量。由于被吸积的物质往往具有角动量,因此会形成吸积盘。

球对称吸积是一种最简单的吸积过程。假设在密度为、温度为的均匀、静止介质中,存在一个静止的、质量为的中心天体,介质粒子的质量为,动能为B,以中心天体为中心定义吸积半径a

其中s为等温声速。位于吸积半径处的粒子动能与引力势能之和为零,吸积半径以内的粒子热运动不足以克服引力作用而被中心天体吸积,位于吸积半径以外的粒子不会被吸积。在介质的扩散作用影响下,中心天体的吸积率约为 π R a 2 c s ρ {\displaystyle \pi R_{a}^{2}c_{s}\rho } 运动,粒子的动能近似为 k B T + m V 2 / 2 m ( c s 2 + V 2 ) {\displaystyle k_{B}T+mV^{2}/2\approx m(c_{s}^{2}+V^{2})} 是单位质量的吸积物质具有的角动量。吸积盘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天体的半径远远小于圆化半径,否则吸积物质流会直接落入天体表面,不能形成吸积盘。

相关

  • 跖骨跖骨(英语:Metatarsal bones、Metatarsus)为足部的一个长骨群,共有五块,位于中后足的跗骨与脚趾的趾骨之间,跖骨没有个别命名,而是从内侧(大姆趾侧)到外侧以数字依次命名为第一跖骨(英
  • 电离电离(英语:Ionization),或称电离作用、离子化、游离化是指在(物理性的)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电离大致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连续电离(se
  • 比布县比伯县(Bibb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69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3,887人。县治梅肯 (Macon)。成立于1822年12月9日。县名纪念
  • 欧仁·德拉克罗瓦欧仁·德拉克罗瓦(法语: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画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于法国瓦勒德马恩省,曾师从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画家皮埃尔-纳
  • 强度和广延性质在物理学中,强度性质(英语:intensive property)是指系统中不随系统大小或系统中物质多少而改变的物理性质,强度性质是尺度不变(英语:Scale invariance)的物理量。相反的,广延性质(英语
  • 梅花旗梅花旗为中华民国1980年代后参与国际运动赛事以及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学校运动会所用的代表旗帜,因外型为梅花而得名。该形式最早出现于1981年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奥林匹克
  • 欣快症欣快或欣快感(英语:Euphoria ,发音: /juːˈfɔəriə/,来源于古希腊语 εὐφορία)(词义与烦躁相反),在医学上把它当做一种精神和情感的状态。心情愉快、无忧无虑、兴高采烈、异
  • 毫米波极高频(英语: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EHF)是指波长短于超高频(SHF)的电磁波,波长由1mm到10mm,又称毫米波。毫米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300GHz。主要应用于气象雷达、空间通信
  • 法夫里西奥·奥韦尔托法夫里西奥·劳尔·赫苏斯·奥韦尔托(西班牙语:Fabricio Raúl Jesús Oberto,1975年3月21日-),生于阿根廷科尔多瓦省,职业篮球运动员,曾随队获得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篮球
  •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或者译为芝加哥罗耀拉大学,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所私立大学,由耶稣会成立于1870年。该大学在芝加哥都会区有多个校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