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小调第6号交响曲,作品54,是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创作于1939年,并于同年11月由穆拉文斯基率领列宁格勒管弦乐团作首演。然而,首演日期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11月5日,另一个则为11月21日-刚好是他的第5号交响曲的首演后两年。
自从肖斯塔科维奇以《第5号交响曲》回应了斯大林对他“混沌取代了音乐”的指控后(刊于1936年1月《真理报》社论,后来历史学者的研究普遍相信这篇文章其实是斯大林所撰写的),并获得官方所接纳后,他就多次和身边的朋友和学生提及,下一首交响曲将会是大规模的“列宁交响曲”。他并且已经有了创作大纲:结合独唱、合唱和乐队的合唱曲;并选取了诗人弗拉基米尔·马雅科夫斯基的一首歌颂列宁的诗。可是,这首诗显然令肖斯塔科维奇感到吃力,使他尝试寻找其他作家的作品。在1939年1月的一次电台访问中,他显然没有再提及“列宁交响曲”的想法。而到了同年9月,他写成了第六交响曲后,向传媒发表了以下的谈话:
《第6号交响曲》的首演相当成功,终乐章更加被要求再加奏一次。之后的评论亦指出这首作品让作曲家对“形式主义”更为疏远了。然而,后来却同样出现相反的评论,认为这首乐曲的写作手法和结构都很笨拙,各种的情绪并列在一起令人感到刺耳。后来在1946年受到了第二次谴责时,这首和随后的第八及第九交响曲都被评为“形式主义”而遭禁演。
本乐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的长度比之后的两个乐章的总长度还要长。值得留意的是,作曲家在三个乐章均采用了ABAB的结构(亦可称为没有发展部的奏鸣曲式)。
f小调第1号,作品10 · B大调第2号“献给十月”,作品14 · 降E大调第3号“劳动节”,作品20 · c小调第4号,作品43 · d小调第5号,作品47 · b小调第6号,作品54 · C大调第7号“列宁格勒”,作品60 · c小调第8号,作品65 · 降E大调第9号,作品70 · e小调第10号,作品93 · g小调第11号“1905年”,作品103 · d小调第12号“1917年”,作品112 · 降b小调第13号“巴比·雅尔”,作品113 · 第14号,作品135 · A大调第15号,作品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