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弗·克伦威尔

✍ dations ◷ 2025-02-23 19:55:13 #1599年出生,1658年逝世,英格兰国家元首,英国国会议员,英格兰加尔文主义者,英国军事人物,剑桥大学悉尼·萨塞克斯学院校友,墓穴遭捣毁者,剑桥郡人,克伦威尔

奥立佛·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国政治人物、国会议员、独裁者,在英国内战中击败了保王党(英语:Cavalier),1649年斩杀了查理一世后,克伦威尔废除英格兰的君主制,并征服苏格兰、爱尔兰,在1653年至1658年期间出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联邦之护国公。

克伦威尔是英国历史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一些历史学家,如大卫·休谟、克里斯托弗·希尔指责他是“大逆不道”的人物。他在苏格兰、爱尔兰残害天主教信徒的行为,被人批评是与种族灭绝无异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视他为英雄,如托马斯·卡莱尔、塞缪尔·罗森·加德纳。在2002年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票选中,克伦威尔名列第十。

1599年4月25日克伦威尔生于亨廷登, 父母分别是罗伯特·克伦威尔(Robert Cromwell)和伊丽莎白·斯图亚特(Elizabeth Steward)。他是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姐姐凯瑟琳·克伦威尔(Katherine Cromwell)的后裔,宗教改革期间克伦威尔家族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凯瑟琳与威尔士军人理查德·威廉姆斯(Richard Williams)结婚,从这一代向下是理查德和亨利·威廉姆斯, 然后就是奥利韦尔的父亲罗伯特(约1560–1617),其父和其母伊丽莎白(约1564–1654)很可能是在1591年结婚。他们十个孩子,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老五,也是唯一一个未夭折的男孩。

克伦威尔出身中层士绅,祖父亨利是亨廷登郡内最富有的两个地主之一,其父自己身份虽然还不差,却只继承了亨廷登的一座房子和少量土地。其地产年收益为300英镑,逼近当时贵族收入的底线。 1654年9月4日克伦威尔说“我生为绅士,如今却身份低微”。

1599年4月29日在圣约翰教堂受洗, 后在亨廷登语法学校读书。之后进入剑桥大学悉尼·萨塞克斯学院学习。1617年其父去世后,克伦威尔没有毕业,就中辍离校而去 ,克伦威尔也有可能回过家,因为当时他母亲新寡,而七个姐妹尚未结婚,需要克伦威尔的帮助,有一些早期传记作家宣称克伦威尔之后进入了林肯律师学院,虽然他的祖父、父亲及儿子都曾在此学院读书,但该学院的档案中并无克伦威尔的入学记录。他可能确实是去过伦敦的一所律师学院读书,但未必是林肯律师学院。

在继承叔父遗产之前,他的生活都和普通农民一样。当时宗教改革运动正盛,克伦威尔也受此影响,成为了清教徒。他是一个虔诚的独立清教徒,深信上帝指引他走向胜利。虽然他从未表明自己的宗教立场,但他强烈赞成容忍各种新教教派。

他曾在1628年的国会担任亨廷登议员,在1640年的短期国会和长期国会(Long Parliament)担任剑桥郡议员,才开始声名鹊起。在英国内战中,他支持圆颅党,并成为了党内重要军事领袖。外号“老铁骑军”的他,很快地由一支骑兵部队的指挥官,晋升为总司令。1649年,他与其他圆颅党领袖一起,做出处死查理一世的决定,他大权在握,罢黜了反对派的议员,使国会变成残缺议会。在1649年至1650年间,他征服爱尔兰,在1650年至1651年间,他又率领军队入侵苏格兰,1653年4月20日,他用武力解散残缺议会,建立了成员完全由他选择的新议会——小议会。他推行了积极有效的内外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英国的未来。

1653年12月16日起,克伦威尔自命为大不列颠的护国公,1658年病死,葬于西敏寺,并把护国公的宝座传位给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但是理查·克伦威尔并无其父的政治与军事实力,立刻被迫流亡,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复辟。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由其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位为护国公。理查无力镇压反叛的贵族与军官,英国政坛混乱,国会声明由君主制复辟,理查流亡法国,查理二世因此得以返回英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即位,下令把克伦威尔的遗体从西敏寺的墓地掘出以英式车裂之刑戮尸:首先命人拖着它穿过伦敦城,然后送到了日常处决普通犯人的泰伯恩法场,在那里被吊上绞刑架,与其他两具尸体一同示众一整天。执刑者把吊尸体的绳子砍断后,就把克伦威尔的头颅砍了下来,并把那颗头颅挑在长矛上游街示众,而尸身则被扔进了坑里草草掩埋。伟大的护国公自此和前国王一样身首分离,再难团聚。克伦威尔的头颅被挑在长矛上四处游街。最后,克伦威尔的脑袋被一根长钉子钉在了西敏寺的屋顶上,在上面一待就是25年。后来一场风暴把它刮了下来,这时它已经完全干燥,胡子仍然长在下颌上。后来克伦威尔的首级不知怎么流落民间,竟成了私人收藏品,并且一度被颇懂生意经的英国人拿去当作古董,辗转贩卖。18世纪后期,罗塞尔家族开办了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克伦威尔的头颅成了这个小小博物馆的中心展品。14年后,一个名叫约西亚·亨利·威尔金森的人花230英镑买下了这颗头颅,并开始抱着它到处炫耀。当时看过这个人头的玛利亚·艾吉沃斯写道:“威尔金森先生是这个人头现在的持有人,他一直以此为荣。那是个极可怕的人头,头上面盖着干透的黄皮,就跟别的木乃伊一样,上面还有栗色的头发,眉毛和胡须都保存得很好,那颗头颅依然插在一个铁杆上。”艾吉沃斯还描述说,客人们可以排着队轮流到窗边抱一抱那个东西。人们可以在它的脑后部看到笨手笨脚的刽子手留下的“斧砍的痕迹”,“有一只耳朵已经按要求砍掉了,他头颅左眼上面还有克伦威尔的独特标志“一个硕大肉疣的痕迹”。”直到多年后的1960年,克伦威尔的头颅才离开了巡回展览,由克伦威尔的母校剑桥大学悉尼学院收回,葬在牛津的一座小教堂旁,这流浪的灵魂总算有了栖身之地。

Coat of Arms of the Protectorate (1653–1659).svg 英格兰联邦-护国公时期

相关

  • 好奇号2012年8月5日, 05:17 UTC SCET(英语:Spacecraft Event Time) MSD 49269 05:50好奇号(英语:Curiosity)是一辆美国宇航局火星科学实验室辖下的火星探测器,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的盖尔
  • 十国集团G10 的会员:G10(Group of Ten),又称为G-10或十国集团,由一群共同参与一般借款协定(GAB)的国家所组成的团体。一般借款协定设立于1962年,内容主要为由当时国际货币基金(IMF)的八国政府
  • 内布卡一世内布卡一世(英语:Sanakht)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的首任国王。(约公元前2661年—公元前2643年在位),作为第三王朝的建立者,他定都孟斐斯。建立孟斐斯帝国。因年代久远,其余具体事
  • 1-十一烷醇1-十一烷醇是一种脂肪醇,为无色且不溶于水的液体,熔点是19°C,沸点是243 °C。1-十一烷醇有类似柑橘的香味,味道也类近脂肪,因此被用作食物的香味剂。它常以一种类近的醛 -1-十一
  • 拉乌尔拉乌尔(法语:Raoul de France;890年-936年1月15日),又名鲁道夫(法语:Rodolphe),本是勃艮第公爵(921年—923年在位),后成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常等同于法国国王,923年—936年在位)。他从他的
  • 美国诉温莎案美国诉温莎案(United States v. Windsor), 570 U.S. 12 (2013),是美国最高法院有关美国同性婚姻的重要案件,该案是对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一审,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二审维持
  • 高情境文化与低情境文化高情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情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是由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在他于1976年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所提出的术语。此词被用以表明
  • 古须塔屋·北亚哥曼古须塔屋·北亚哥曼(Gustav Bergmann,1906年5月4日-1987年4月21日),奥地利犹太裔哲学家,维也纳圈成员之一,主要贡献为本体论。
  • 氧化铯氧化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铯和氧组成,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是Cs2O。已知的二元铯氧化物有:Cs11O3,Cs4O,Cs7O和Cs2O。他们颜色鲜艳。该种氧化铯Cs2O外观为橙黄色六角形晶体。氧化铯可
  • 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萨恩斯·德·奥伊萨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萨恩斯·德·奥伊萨(西班牙语:Francisco Javier Saenz de Oiza,1918年10月12日-2000年7月18日)是西班牙纳瓦拉出身的建筑师,被誉为西班牙建筑界现代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