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道

✍ dations ◷ 2025-07-17 08:22:19 #善道
六道(梵语:ṣaḍ-gatīḥ),又名六趣(趣通趋,意为趋向的轮回道及环境)、六凡、六途或轮回六道等,佛教名词,意指六种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众生的种类型态或者说是境界,也是在凡夫众生轮回之道途,它是佛教宇宙观的一部分。六道(六凡)属于十法界(十界),和四圣合称为“四圣六凡”。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又称三途、三恶趣)。三善道为天、阿修罗、人; 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早期经论说五道,是指除了阿修罗以外的欲界五种众生境界,因为阿修罗事实上遍布在其它的五个道,所以没有特别单独列出,天道阿修罗也是一种神灵,因为好勇斗狠,能与天神争斗,其他道的阿修罗只是指心性残暴的众生,有的有神通。阿修罗虽为善道,拥有神通法力,因德不及天,故又曰非天;以其有愤恨之苦,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四生和六趣(趋)在汉传佛教合称生趣。因欲界(梵语:kāma-dhātu)为欲界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众生杂居之地,故也可以欲界代指六道境界。佛经常说到五道或六道。如:六道是生命轮回的六种大体分类,按照因果报应的自然规律,造善业者终得善报,造恶业者终得恶报。善多恶少者又在因缘和合下,多往生善道;反之善少恶多者多下堕恶道。大善之人多生在天道,大恶之人多下地狱。佛教相信,任何人若严格遵守五戒,来世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若要出轮回,也需要以五戒十善为基础,按四圣谛、八圣道、七觉分、十二因缘等佛法修行,最终取阿罗汉果及成就登地菩萨乃至佛陀果,便能不受后有,脱离轮回。有些特殊的情况使得在三善道中福份不全,如天道中的五衰的天人,人道中贫苦残弱者(例如悭吝不施来世即使生人道也可能得贫穷果报),阿修罗中被天神镇压者等。有些特殊的情况,使得在三恶道中仍得享乐,此辈是生前积德甚多者,如畜生道中的神龙、地龙、金翅鸟,鬼道中的夜叉、罗刹,地狱道中的牛头马面鬼差等。在一些初期佛教经典中,皆只有提到五趣(或五道)。上座部佛教《长部》33经记载五趣是地狱、畜生、鬼、人、天神。部派佛教传统中,皆以五道为主,如说一切有部,以及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等。阿修罗并无独立,依其出生的不同(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纳入天、人、畜生或饿鬼,地狱道没有阿修罗,天道阿修罗也属于天道神灵,但与地居天人居住环境不同,心性也暴躁易怒,常嫉妒天人,与之争战。最早提出六道说法的可能是犊子部,将阿修罗及揵闼婆等列为阿修罗道。大众部支持六道说,大众部中的支派如案达罗派、北道派皆采用六道,故逐渐形成了六道的说法,但《大毗婆沙论》、《俱舍论》、《显宗论》、《正理论》、《杂心论》等诸论,都只设五趣。《楞严经》中,六道加上仙道为七趣:357,是依众生所生的环境而言。有轮(梵语:भवचक्र,转写:bhavacakra;巴利语:भवचक्क,转写:bhavacakka;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a-Uchen Sutung","Qomolangma-Title","Qomolangma-Subtitle","Qomolangma-Woodblock","DDC Uchen","DDC Rinzin",Kailash,"BabelStone Tibetan",Jomolhari,"TCRC Youtso Unicode","Tibetan Machine Uni",Wangdi29,"Noto Sans Tibetan","Microsoft Himalaya"}.mw-parser-output .ume{font-family:"Qomolangma-Betsu","Qomolangma-Chuyig","Qomolangma-Drutsa","Qomolangma-Edict","Qomolangma-Tsumachu","Qomolangma-Tsuring","Qomolangma-Tsutong","TibetanSambhotaYigchung","TibetanTsugRing","TibetanYigchung"}སྲིད་པའི་འཁོར་ལོ་,威利:srid pa'i 'khor lo,THL:sipé khorlo),对六道轮回的视觉表现形式,形象比拟出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犹如转轮不息。常见于藏传佛教唐卡。

相关

  • 种系发生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
  • 结膜结膜(conjunctiva)为眼部的一部分,位于眼睑内,并被覆于巩膜(眼白)表层。结膜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柱状上皮,并含有杯状细胞。结膜可分泌黏液和泪液来润滑眼球,然而其分泌的泪液量比泪
  • 性强迫症性强迫症(英语:Sexual obsessions)是一种与性相关的强迫症,患者会不自觉的非常渴望进行性行为。性强迫症在强迫症患者当中非常普遍,约在两成的患者身上出现。基于这种成瘾症与性
  • 迷迭香迷迭香(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原产于地中海盆地,木本多年生香料植物,野生或种植于白垩土壤中。茎、叶和花都可提取芳香油。多年生常绿小灌木。迷迭香的品种依植株的
  • 超声学超声学(Ultrasonics)是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频率高于人类听觉上限频率(也就是超音波)的声波,像是主要研究超音波的产生、接收和在媒质中的传播规律。
  • 八氮立方烷八氮立方烷也称为“立方氮烷”,是氮元素的一种假想单质,分子式为N8。八氮立方烷与N2、N4等互为同素异形体。八氮立方烷分子由8个围成立方体氮原子构成,可以看作所有次甲基都被
  •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程耿东程耿东(1941年9月-),江苏苏州人,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于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固体力学专业。1964年毕业后考入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力学家唐立民。1968年
  • 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按城市聚居人口大小可以区分城市规模大小,各国的具体分级标准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