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大桥

✍ dations ◷ 2025-11-27 07:53:15 #布鲁克林大桥
布鲁克林大桥(英语:Brooklyn Bridge),原称为纽约与布鲁克林大桥(英语:New York and Brooklyn Bridge)或东河大桥(英语:East River Bridge),是美国最老的悬索桥之一,建于1883年,其1,825米(5,988英尺)长的桥面横跨纽约东河连接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的曼哈顿与布鲁克林。完工时是当时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悬索桥,以及美国第一座使用钢丝索而非铁链的悬索桥(最早的钢丝索悬索桥是法国于1823年由Marc Seguin建造的Passerelle de Saint-Antoine行人步行天桥)。布鲁克林大桥这个名字来源于1867年1月25日写给《布鲁克林鹰报(英语:Brooklyn Eagle)》的一封信中 ,并于1915年正式由市政府采纳。布鲁克林大桥启用后,它已成为纽约市天际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1964年成为了美国国家历史地标。1972年入选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布鲁克林大桥是由一位德国出生的美国土木工程师约翰·奥古斯塔斯·罗布林(英语:John Augustus Roebling)所设计的,他拥有多年建造悬索桥的经验,而布鲁克林大桥也将会是他的杰作之一。不幸的是,在1869年7月6日,当罗布林前往布鲁克林塔的地点勘察时,一艘渡轮撞上了码头,使罗布林脚部受伤,不得不截掉部分脚趾。由于罗布林拒绝接受医生的治疗,令他患上了破伤风,并在同年7月22日逝世,大桥由他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英语:Washington Roebling)负责,担任首席工程师一职。 由于老罗布林的逝世引起很大回响,投资者纷纷退出,并质疑没有经验的小罗布林是否有能力胜任造桥一事,但他们都最终被小罗布林说服。桥塔开始建造时,先在东河里放入两只巨大的沉箱(英语:Caisson (engineering)),然后在沉箱上建造桥塔,直至沉箱沉入河底。接着向沉箱中注入压缩空气,以便让工人进入沉箱清理河底沉积物,直至沉箱完全沉入基岩。整座桥的重量就压在深入沉积物的沉箱上面。布鲁克林大桥于1870年1月3日正式破土动工。然而之后很多工人患上了减压症。当时并不清楚这种疾病,最开始工程内部的医师安德鲁·史密斯称之为“沉箱病”:工人在充有压缩空气的沉箱(英语:Caisson (engineering))中工作,觉得很辛苦,严重的会造成瘫痪,甚至死亡。动工后不久,小罗布林也患上减压症而瘫痪。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所以小罗布林不能再亲自监督大桥的建造工作。因此,小罗布林决定在他的公寓里指导整个建设工程,并重新设计沉箱等器械。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妻子艾米丽·沃伦·罗布林(英语:Emily Warren Roebling)的帮助,她以书面的形式在丈夫和施工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在丈夫的引导下,她学习了高等数学、学会了计算悬链线,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强度,大桥的设计规格,以及绳索施工的细节。 接下来的11年中,她都在协助小罗布林完成大桥建设的监督工作。要建造大桥,首先要把两座桥塔的基岩沉入河床。小罗布林计划用每个长160英尺、宽100英尺的密封式沉箱,桥塔的重量会将沉箱埋到泥土与石块当中,再在沉箱的内部打入压缩空气令水不能进入,而上面的花岗岩的重量会使得沉箱往入深入泥里,再灌入水泥制成实心的基岩。很快地,小罗布林又遇到一个大问题,工人们遇上了一块大石头,可能需要动用炸药,如果爆炸时出现少许错误,可能会破坏沉箱,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沉箱没有损坏。在灌入水泥之前,地面上的工人犯了一个无心的大错,让沉箱里的压缩空气涌上地面,幸好没有人伤亡,随后也完成了基岩,准备竖立第一座桥塔,而另一边的工人亦开始沉箱作业。由于近纽约的基岩深度达160英尺,但在未到达160英尺之前,已经有工人死亡,再加上深度越深,工人可工作的时数越少,于是小罗布林决定不再深入160英尺。如果他错了,桥塔可能会歪斜甚至倒塌,而他将要负起责任。在曼哈顿那一边的桥塔施工现场,沉箱下的铁探头发现基岩的位置比预想的还要深,考虑到减压症的风险,小罗布林当即暂停了建设工作。随后,他确认了基岩上覆盖的9米(30英尺)底土足够坚固,可以支撑塔底,才恢复工程建设。虽然严格来说布鲁克林大桥是悬索桥,但也融合了斜拉桥的设计。桥塔材质为石灰岩、花岗岩和罗森代尔水泥(英语:Rosendale cement)。石灰岩开采自纽约州艾塞克斯县克拉克采石场(英语:Ligonier Point Historic District)。根据与Bodwell花岗岩公司的合同,花岗岩是在缅因州的韦纳尔黑文(Vinalhaven)岛上开采加工的,然后由大篷车送至纽约州。两座桥塔建成之后,主钢索要从一边拉到另一边,然后把巨大的钢索一股一股地缠绕穿越东河。在穿越过程当中,其中一股断了,原因是用了劣质钢索,最后,钢索的承包工作回到小罗布林公司手上。大桥的最大跨度为1,595英尺6英寸(486.3米),建设共花费1,550万美元(此为按1883年的美元计算,如按今日美元计算约NaN美元),共有27人在建造过程中丧生。1972年的书籍《伟大的桥》(The Great Bridge,David McCullough著)和1981年的电影《布鲁克林大桥(英语:Brooklyn Bridge (film))》中,详细讲述了大桥的建设过程。电影内容主要来源于书籍,且书籍作者McCullough在电影中任旁白。 BBC的实况戏剧系列《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中,对此也有所描述。布鲁克林大桥于1883年5月24日通车。几千人参加了启用典礼,许多船只也来到东湾。时任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及纽约市市长富兰克林·埃德森(英语:Franklin Edson)在礼炮声中走过大桥,在布鲁克林一侧的塔楼与布鲁克林市市长塞斯·洛(英语:Seth Low)会合。典礼后,总统阿瑟来到小罗布林家中,跟他会面并握手。小罗布林当时已无法参加典礼(事实上也极少再去工地),但在大桥开放当天,他在家中举行了庆祝晚宴。接下来还有乐队演奏、船只礼炮、烟火表演的庆祝活动。布鲁克林大桥是当时曼哈顿和布鲁克林间唯一的陆上通道。当天,共有1,800辆车和150,300人穿过布鲁克林大桥。艾米莉·沃伦·罗布林是第一个走过大桥的人。1883年5月30日,也即大桥开放后的第六天,有流言说大桥即将倒塌,流言引致了一场踩踏事故,至少12人死亡。1884年5月17日,费尼尔斯·泰勒·巴纳姆带领大象金宝等21只大象,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游行检阅,由此打消了人们对于布鲁克林大桥稳固性的顾虑。在当时和未来的几年中,布鲁克林大桥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悬索桥,比此前任何一座悬索桥都要长50%,因此成为地标。自1980年代起,大桥上夜晚会有泛光照明,以突显建筑特色。大桥采用新哥特式建筑的风格,通道上方标志性的尖拱贯穿塔楼。大桥的漆彩是“布鲁克林大桥棕”和“银”,但有说法称最开始的漆彩是“罗林斯红”。大桥建造时,桥梁建筑中的空气动力学还未得到发展。原先的塔科马海峡吊桥(英语:Tacoma Narrows Bridge (1940))于1940年坍塌后,桥梁才陆续于1950年代开始进行风洞测试。所以,支撑桥面的桁架结构本身就不易出现空气动力学问题实属大幸。小罗布林设计的桥梁及桁架系统比他认为所需的稳固程度还要稳固六倍(小罗布林最初设定的工程余量是所需强度的三倍,但在施工期间于夜间视察工地时,发现有承包商试图将订购的高强度钢索运出,更换为同直径但较廉价的普通产品,以赚取差价。因此小罗布林在施工同期变更设计,将部分钢结构件的工程余量提高至六倍)。因此,在同时期的许多大桥纷纷消失在历史中并被替代的时候,布鲁克林大桥仍然安如磐石。大桥建成初时,主要是供人们步行或骑马渡过东河之用,后期加设了电车专用的路轨,到了1950年,大桥需要重修,加设六条供车辆用的行车线,而电车亦在重修时期暂停服务。继2007年,明尼阿波利斯的I-35W密西西比河大桥坍塌后,公众开始注意美国各大桥的安全状况。据报导,布鲁克林大桥坡道的状况在检查中被评级为“差”。 纽约交通部发言人表示,大桥当时的状况并不一定危险,但既然被评为差就要修缮。耗费5.08亿美元(即今日的NaN美元)的坡道修缮工程于2010年动工,而整座大桥的修缮则于2011年春季开始,原本计划于2014年竣工,但后来延期至2015年4月。修缮工程中,两条入口坡道从一条车道拓宽为两条车道,位于约克街上方278号州际公路(英语:Interstate 278)东行方向的布鲁克林-皇后区高速公路段限高将会增加,生锈的栏杆和安全护栏会进行大规模更换,路面也将翻新。 由于施工的缘故,道路封闭及绕道将持续四年。2016年8月大桥修缮完成后,纽约市交通运输部(英语: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宣布将花费7个月,耗资37万美元以研判大桥是否能支持上层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拓宽。2016年大桥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万名行人和3500辆自行车通过。2017年5月,布鲁克林一侧的行人入口已开始修缮。历史上也有过几位著名的跳桥者。第一个从大桥上跳下的人是罗伯特·埃米特·奥德隆(英语:Robert Emmet Odlum),他于1885年5月19日跳桥,是女权积极分子夏洛特·奥德隆·史密斯(英语:Charlotte Odlum Smith)的兄弟。 他撞向水面后不久便因内伤而死。 史蒂夫·布罗迪(英语:Steve Brodie (bridge jumper))则是最有名的跳桥者,或说是自称的跳桥者(1886年)。漫画家Otto Eppers1910年跳桥但得以生还,后因自杀未遂受审并无罪释放。布鲁克林大桥常做为电影取景地,如:《布鲁克林奇遇(英语:It Happened in Brooklyn)》、《美国往事》、《被俘的女人(英语:Captive Women)》、《第五元素》、《天地大冲撞》、《哥斯拉》、《余震:纽约大地震(英语:Aftershock: Earthquake in New York)》、《纽约黑帮》、《我是传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苜蓿地》、《生人回避2(英语:Zombi 2)》、《奥丽华历险记》、《魔法奇缘》、《舞出我人生3》、《穿越时空爱上你》、《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秋天的童话》、《破产姐妹》等等。

相关

  • 磺胺培林磺胺培林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perin”。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在小鼠(经口服)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为16000mg/k
  •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古希腊语: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
  •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及性质。
  •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TGE)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猪的胃肠炎为主要特征。猪传染性胃肠炎被OIE列为B类疾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的
  • 吸墨纸吸墨纸(Blotting paper)、吸墨水纸,有时也称为吸水纸(bibulous paper)如显微镜学,是用来吸收过量的液体(如墨水、油)的纸。通常用化学木浆或棉布浆制成。纸质粗松、吸水性强。
  • 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51年成立,是一所中国出版社,总资产16.7亿,下属于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广东人民出版社东莞编辑中心挂牌成立。201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北京分社——
  • 玻璃陶瓷玻璃陶瓷,指原始玻璃加入成核剂,经由晶化热处理,物相结构转变为晶相与玻璃相均匀分布的微晶聚集体。玻璃陶瓷的特性:
  • 圣斯德望堂圣斯德望堂(Saint-Étienne-du-Mont)是法国巴黎第五区的一座天主教堂,位于圣女日南斐法山,靠近先贤祠,内有巴黎的主保圣人圣女日南斐法的圣骨匣。布莱士·帕斯卡、让·拉辛和让-
  • 天人天人(梵语:देव,Deva),又称天众、天部、天神,音译为提婆,指佛教中住于诸天界之有情。最早源自古印度神话中的提婆,与之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天人为轮回五道(或六道)之一。天界分为欲界天
  • 木偶玩偶一词泛指模仿人或动物造型的赏玩物品,其中形若人类的称为人偶。人偶、玩偶的外型面貌,从抽象到拟真,涵盖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的外型,因各国、各民族的需求与文化背景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