ハ行转呼

✍ dations ◷ 2025-04-28 18:47:48 #日语,日语音系学,日语历史

ハ行转呼(日语:ハ行転呼はぎょうてんこ )是日语发展史中的一次大的语音流变,指的是语中和语尾的ハ行假名发音向ワ行变化的现象。该流变在平安时代前期便已经开始发生,在镰仓时代普遍化。因通过此流变而读成ワ行发音的音,称作ハ行转呼音。

平安时代初期,ハ行假名的辅音音值是清双唇擦音,而后发生唇音退化的音变,其辅音变化为双唇近音(即ワ行音)。

例如:

由于ハ行转呼的进行,如上例中,本应写作“うへ”却有写作“うゑ”的。反过来讲,作为当时的笔记的一等资料(特别是训点资料)中,可以看到ハ行的假名写法有所摇摆,即说明了当时正是ハ行転呼的进行期。另外,支仓常长的在拉丁语文献中写法是“FAXICVRA”,也能进一步证明,16至17世纪时,日语中仍读作唇音。

另外,词头的ハ行音,除了“フ”以外,后来也因唇音退化现象的发生,变成了不使用唇部发音的清喉擦音。此后,的音从日语中消失,不过近代因导入外来语的需要,又以“ファ”“フィ”“フェ”“フォ”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日语中。

此外,随着之后ワ行假名的进一步的语音变化,“ヰ”“ヱ”“ヲ”最终同化成ア行的“イ”“エ”“オ”三个,变成如今的样子:

但是,受到以往表记形式习惯的限定,实际上ハ行转呼音往往仍写作ハ行的假名。究其原因,若是沿语音变化随意改换写法的话,可能会造成词语识别上的障碍。“恋(こひ)”在文献中固定写为“こひ”,“思ふ”这样有着活用词尾为“ふ”的连体形或终止形的词也类推之,并没有变成“う”。

以藤原定家所著《下官集》为滥觞之定家仮名遣(日语:定家假名遣)中也是同样。不过使用频率比较低的词,也有以ワ行假名书写的。例如在《仮名文字遣》中所见“鯉(こひ)”不同于“恋(こひ)”而写作“こい”“こゐ”之类。以及《伊势物语》起首有

其中“初冠(うゐかうぶり)”本来作“うひかうぶり”而作“うゐ”。因“うひかうぶり”这个词在这个《伊势物语》的起首之外基本见不到,写作“ゐ”也不会产生识别上的障碍。

进入江户时代后,契冲以语音变化之前的上代和平安时代的写法为正而著《和字正滥抄》,其中表述的所谓契冲仮名遣受到日本国学者之间的支持。最终在明治时代,基于此而成的历史假名遣于学校教育中施行,含有ハ行转呼音的词汇也据历史假名遣区分书写。具体地,尽管ハ行转呼音的发音与ワ行假名无异,却依然写作ハ行假名。不过历史假名遣与实际发音乖离,知识负担比较大。战后,保守派退后,施行了现代假名遣,至此为止由“は”“ひ”“ふ”“へ”“ほ”组成的词中词尾的假名文字也忠实于现代音,分别写作“わ”“い”“う”“え”“お”了。

不过助词的“は”和“へ”并没有根据发音写作“わ”“え”作为假名遣保留下来了,这一点往往是日语初学者的最初几个困难之一。

因为这个现象,可以知道在日语词汇上,语中和语尾含有ハ行假名的词(合成语除外),均为自镰仓时代以来形成的词。有一个例外是“はは(母)”,这个词发音也曾变为“はわ”,后来再次变为“はは”。据考证这是为了维持和“ちち(父)”、ぢぢ(爺)”相对应的“はは(母)”、“ばば(婆)”体系而再次变化。此外作为助词的“は”“へ”为一个单独的词,处于语尾也会转呼,变成ワ行音。

在中古汉语中有音节末尾为塞音,称作入声的声类(事实上为塞音中的唯闭音)。日语汉字音读中,在塞音后面加入元音,因此这些汉字音读都以“フ・ツ・チ・キ・ク”结尾。表记入声字就使用假名“フ”。据考证在此时假名“フ”的辅音还是。随后音值变成,再接下来因ハ行转呼的缘故,发音变得与假名“ウ”相同。不过“フ”在清音之前没有插入元音,留下了和原本入声音相近的音,表示成促音。

但是,后来即使在清音之前也出现了词尾为“ウ”的情况。比如汉字合(ゴフ・コフ),原本有如合体(ガッタイ)、合戦(カッセン)这样的发音,而在合成(ゴウセイ)这种词中即使在清音之前,发音末尾也变成了“ウ”。还有,使用汉字甲(カフ)的词“甲子”有“コウシ”和“カッシ”两种读音。

相反的,不在清音之前,有时也没有“ウ”,而使用“ツ”。比如说,“立(リフ)”也有像建立(コンリュウ)这样的词一样向“ウ”变化的词汇体系,但大部分词汇都像設立(セツリツ)、立案(リツアン)那样,使用促音“ツ”。正因此,也有像“押(アフ→オウ)”和“圧(アフ→アツ)”那样原本同音的词后来变成不同音的情况。甚至还有像雑(ザフ)那样“ゾウ”和“ザツ”两种发音并立存在的情况:雑巾和雑菌俩词虽然其后半部分发音都是「キン」,但是前半部分发音并不同。

此外,在现代日语使用者的口中,发生了像单词“十回”不读“ジッカイ”而读成“ジュッカイ”这样的情况。这是原本的清音之前为促音这一规则,和加入“ウ”的变化两者混在一起的结果。

相关

  • 钱永健钱永健(英语: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美国华人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
  • 宏量常量元素,又称宏量元素、大量元素,指在体内含量丰富的元素。常量元素指在体内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化学元素,计有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
  •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英语:denial-of-service attack,简称DoS攻击)亦称洪水攻击,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法,其目的在于使目标电脑的网络或系统资源耗尽,使服务暂时中断或停止,导致其正常用户无法
  • span class=nowrapCuCl/span氯化亚铜是铜(I)的氯化物,化学式为CuCl。氯化亚铜为无色固体,常作为制取其他铜化合物的原料。和其他第一列过渡元素的卤化物不同,它可以和一氧化碳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由于铜(I)
  • 高烧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共同警备区域JSA《共同警备区域JSA》(韩语:공동경비구역JSA,英语:),是一部于2000年拍摄的韩国电影。某夜,位于南北韩边界板门店的共同警备区发生枪击案,两名朝鲜人民军士兵被杀、二名大韩民国国军士
  • 龙华集中营龙华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在上海中学校园内建立的集中营,主要用来关押上海公共租界的欧美侨民。电影《太阳帝国》反映的是这里的生活。
  • 弗拉季斯拉夫·费里奇阿诺维奇·霍达谢维奇弗拉季斯拉夫·费里奇阿诺维奇·霍达谢维奇(俄语:Владисла́в Фелициа́нович Ходасе́вич,1886年5月16日-1939年6月14日),是一名俄罗斯诗人、文学
  • A.C.EA.C.E(韩语:에이스,日语:エース),是韩国经纪公司BEAT INTERACTIVE推出的五人男子组合,成员由东勋、Wow、Jun、金柄官、Chan组成,2017年5月23日以单曲〈CACTUS〉正式出道。团名“A.C.
  • 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拉脱维亚语:Boriss Pugo,俄语:Бори́с Ка́рлович Пу́го;1937年2月19日-1991年8月22日)原苏联共产党中的强硬派。普戈曾担任拉脱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