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瑟夫·巴特勒

✍ dations ◷ 2025-11-11 20:36:41 #1692年出生,1752年逝世,英国神学家,圣公会主教,经验主义者,英格兰纪实文学男作家

乔瑟夫·巴特勒(1692年5月18日-1752年6月16日)是一位英国圣公会主教、神学家、护教家、以及哲学家。出生于柏克郡(现在的牛津郡)的湾堤居。由于父亲是一位长老会的麻布衣商,他似乎理当成为长老会的神职人员。然而在1714年,二十二岁的他决定加入英国圣公会,并且到了牛津大学。历经了几次的调迁,他成为了多为富人居住的史丹霍普教区的牧师。

1736年,他四十四岁那年,在圣公会约克教区的大主教蓝斯洛·布雷克本的建议下,被任命为英王乔治二世的妻子卡洛琳的专属牧师长。两年后升任布里斯托教区主教。1747年,传出他拒绝晋升坎特布雷大主教的谣言,最后在1750年他来到了英格兰东北的杜伦担任主教。

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在1726年发表的“天然人性的十五篇讲道”,以及1736年的“宗教、自然、以及外显之类比”。后者在教会历史上,是一部对抗自然神论观点的重要护教著作。自然神论者主要受新兴的自然科学观察所影响,误认为上帝在创造世界以后便退出舞台,与他所创造的宇宙不再有任何互动,而由自然科学定律来主宰世界。巴特勒护教学说主要在阐明:在神掌管万有的宇宙观里,上帝透过《圣经》的启示所显明的原理,与透过自然科学的观察所得到的原理,在使用类比的方法作一系列的研究之后,可以正当的结论出两种原理背后的作者皆是上帝自己。他结合了许多对上帝信仰的信心的例子,概率性的论证来试图说服自然神论者重新回到正统的信仰。他护教学说的论点也反映在20世纪护教家像是克利夫·史戴普·路易斯(鲁益世,或C·S·路易斯),以及约翰·华威·蒙哥马利等人的作品里。“天然人性的十五篇讲道”则被视为是对霍布斯的利己主义哲学思想提供了解答。这两本书被他的支持者评价为伦理学、护教学、神学领域里最有力、最具原创性的作品之一。他们当然是着眼于其论证的手法,因为就形式文笔而言并无优雅特出之处。

1752年,巴特勒在贝斯去世,得年六十岁。他的追随者称赞他是一位完美的人物,一个勤奋又有良知的牧者。虽然对文学没有什么特殊喜好,但是对于艺术,特别是建筑,具有独到的鉴赏力。按圣公会传统6月16日为他的圣日。

相关

  • 萨马拉萨马拉州(俄语:Сама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Samarskaya oblast)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伏尔加联邦管区。位于东欧平原东南部,伏尔加河在西部流过。面积53,600平方公
  • 瓦伊加奇岛瓦伊加奇岛(俄语:Вайга́ч)面积3383平方公里,只有少量涅涅茨人以渔猎为生。位于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之间,俄罗斯联邦北冰洋沿岸岛屿。南隔尤戈尔斯基海峡与大陆相望,北以喀拉海
  • DFDTDFDT或2,2-双(4-氟苯基)-1,1,1-三氯乙烷(英语:Diflu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和著名的DDT结构类似,除了两个苯环上的氯原子变为氟原子。DFDT是德国科学家
  • 准尉准尉是军人的职衔,地位介于军官与士官之间,经上级选拔推荐、军官教育合格后可晋升为少尉。在某些国家的军队制度中,准尉是士官能够晋升的最高官阶;另外在其他国家的军制中,独立成
  • 骚乱骚乱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或阶层内部的冲突与对立,包括社会底层为争取自身权益与统治阶层的对抗,或因统治阶层不当行为激发民怨,引发的与统治阶层冲突与对立。长时间的持续对立,可
  • 保罗·克列布尼科夫保罗·克列布尼科夫(英文:Paul Klebnikov,1963年6月3日-2004年7月9日)是一名美籍俄裔的记者和历史学家。他曾在《福布斯》杂志工作超过10年,去世时职位是俄文版主编。他2004年在莫
  • 半宿萼茶半宿萼茶(学名:)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50米的地区,常生于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蓉遵高速公路蓉遵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中成都至遵义高速公路的简称,是G42沪蓉高速公路的一条联络线。蓉遵高速公路起于成都,经过仁寿、自贡、泸州、赤水、习水、仁怀,止
  • 伦格普伊伦格普伊(Lengpui),是印度米佐拉姆邦Mami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42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423人,其中男性1232人,女性1191人;0—6岁人口405人,其中男213人,女192人;识字率79.57%,
  • 戈迪菲·德拉萨莱戈迪菲·德拉萨莱(法语:Gadifer de La Salle,1340年-1415年)是一位诺曼人血统的法国骑士和十字军军人。他和探险家让·德贝当古一起,为卡斯蒂利亚王国征服并探索了加那利群岛。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