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Og
✍ dations ◷ 2025-11-27 17:25:49 #Og
5f14 6d10 7s2 7p6(预测)2, 8, 18, 32, 32, 18, 8(预测)第一:860.1(预测) kJ·mol−1
第二:1560(预测)面心立方主条目:鿫的同位素鿫(,英语:Oganesso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Og,原子序为118。在元素周期表上,鿫位于p区,是第7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2002年,一个俄美合作的科学家团队在位于俄罗斯杜布纳的联合核研究所首次合成鿫。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所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在2015年12月确认此项发现。为肯定核物理学家尤里·奥加涅相在超重元素合成工作上的重大贡献,IUPAC于2016年11月28日正式将此元素命名为“Oganesson”。鿫是原子序和原子量最高的已知元素。鿫原子具有极高的放射性,极不稳定。自2005年起,科学家只成功合成了五个(亦有可能为六个)鿫-294原子。正因为如此,科学家很难通过实验来判断其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化合物。不过,科学家仍然能够通过理论计算做出不少的预测,其中包括一些出人意料的性质。例如,18族元素的其他元素均为反应性低的惰性气体,但同族的鿫却可能有非常高的反应性。科学家曾经认为鿫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气体,但因相对论效应,鿫在标准状况下应该是一种固体。最早猜测118号元素有可能存在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他在1922年写道,这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应位于氡以下,成为第七种惰性气体。阿里斯蒂德·冯·格罗塞(英语:Aristid von Grosse)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中预测了118号元素的性质。人工合成元素的方法在1922年还未被研发出来,同样,在1965年还没有出现稳定岛这一理论概念,因此这两项是具有先见之明的理论预测。从玻尔预测至鿫终于被成功合成,经过了八十年。不过,鿫的化学性质是否遵循同族元素的规律,仍有待揭晓。1998年末,波兰物理学家罗伯特·斯莫兰楚克(英语:Robert Smolańczuk)发表了聚合原子核来合成超重原子的所需计算,其中也包括了鿫。他的计算显示,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聚合铅和氪,就能制成鿫,反应的发生几率(截面)和此前合成
相关
- 义位义位(英语:Sememe)是语义学中能够独立存在、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义位是形成语义场的核心。义位可以是一个语素所表达的语义,比如英语的复数语素-s ,对应的义位即其语义为;也可以
- 药物的副作用在医学中,副作用(英语:side effect)是指药品往往有多种作用,作用于不同身体部位受体,治疗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受体作用,其他作用或是受体产生作用即变成为副作用。虽然副作用一词
- 双链DNA反转录病毒双链去氧核糖核酸逆转录病毒(ds-DNA RT)是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中的第七类病毒(Group VII)。这类病毒一般不被认为是DNA病毒(该分类中的Group I&II),而被认为是逆转录病毒(该分类的G
- 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燃烧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叫燃烧。燃烧需要三种要素并存才能
- 水危机水危机是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用来泛指自1970年以来世界性的水资源相对人类需求的状况,主要的危机来源是可用水的匮乏以及水体污染。地球的淡水资源有限,主要出现在蓄水层、表
- 片利共生偏利共生(英语:Commensalism,又称为偏利共栖现象)是两种生物间共生关系的一种。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其中一种的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方的
- 萜烯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
- 杯状病毒科Lagovirus Nebovirus 诺如病毒 Norovirus Sapovirus Vesivirus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又称嵌杯病毒科,是巴尔的摩分类法(Baltimore classification)第四纲病毒,它们具有正股不
- 智慧穿戴装置可穿戴式电脑(Wearable computer)为可穿戴于身上出外进行活动的微型电子设备。此种电脑由轻巧的设备构成、利用手表类小机械电子零件组成,达成像头戴式显示器(HMD)一般,使得电脑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