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

✍ dations ◷ 2025-04-02 08:57:18 #Og
5f14 6d10 7s2 7p6(预测)2, 8, 18, 32, 32, 18, 8(预测)第一:860.1(预测) kJ·mol−1 第二:1560(预测)面心立方主条目:鿫的同位素鿫(,英语:Oganesso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Og,原子序为118。在元素周期表上,鿫位于p区,是第7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2002年,一个俄美合作的科学家团队在位于俄罗斯杜布纳的联合核研究所首次合成鿫。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所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在2015年12月确认此项发现。为肯定核物理学家尤里·奥加涅相在超重元素合成工作上的重大贡献,IUPAC于2016年11月28日正式将此元素命名为“Oganesson”。鿫是原子序和原子量最高的已知元素。鿫原子具有极高的放射性,极不稳定。自2005年起,科学家只成功合成了五个(亦有可能为六个)鿫-294原子。正因为如此,科学家很难通过实验来判断其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化合物。不过,科学家仍然能够通过理论计算做出不少的预测,其中包括一些出人意料的性质。例如,18族元素的其他元素均为反应性低的惰性气体,但同族的鿫却可能有非常高的反应性。科学家曾经认为鿫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气体,但因相对论效应,鿫在标准状况下应该是一种固体。最早猜测118号元素有可能存在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他在1922年写道,这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应位于氡以下,成为第七种惰性气体。阿里斯蒂德·冯·格罗塞(英语:Aristid von Grosse)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中预测了118号元素的性质。人工合成元素的方法在1922年还未被研发出来,同样,在1965年还没有出现稳定岛这一理论概念,因此这两项是具有先见之明的理论预测。从玻尔预测至鿫终于被成功合成,经过了八十年。不过,鿫的化学性质是否遵循同族元素的规律,仍有待揭晓。1998年末,波兰物理学家罗伯特·斯莫兰楚克(英语:Robert Smolańczuk)发表了聚合原子核来合成超重原子的所需计算,其中也包括了鿫。他的计算显示,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聚合铅和氪,就能制成鿫,反应的发生几率(截面)和此前合成

相关

  • 绿脓杆菌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学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运动性。它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对植物亦是机会性感染的。与其
  • 颈部颈(neck),又称脖子,是身体的一部分,通常指在生物中,身体连接头和躯干之间的那一部分。假如颈部被折断,该生物便会死亡。颈头钮 别称-颈喉钮 通常别人称恤衫最顶的那一钮叫颈头钮人
  • 外科手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外科手术,简称手术,凡指透过器械,经外科
  • 过敏性紫癜类过敏性紫斑(Anaphylactoid purpura)又名Henoch-Schönlein紫斑(Henoch-Schönlein purpura),是一种儿童多发的、主要波及小血管的血管炎,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紫斑、消化道表现、关
  • 脑积水脑积水(hydrocephalus、拉丁语:hydrocephalus,希腊语:υδροκεφαλία,又称水脑症,是一种发生于脑部,于脑内积聚脑脊液 (CSF) 的病症,指循环于蜘蛛网膜下腔包围着脑部与脊髓的
  • 霉菌霉菌是非分类学名词,是对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的丝状真菌的俗称。霉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无横隔壁,具多个细胞核,并会聚成菌丝体。霉菌常用孢子的颜色来称呼,如
  • 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是所有陆生植物与某些藻类的生活史繁殖中,有单倍体、双倍体个体(或组织)交替的现象的称谓。某些藻类的孢子体与配子体可能是有相同或不同外观的各自独立的生物体。苔藓
  • 东医宝鉴《东医宝鉴》(韩语:동의보감)是朝鲜宣祖御医许浚所编撰的一部汉文医学著作,成书于1610年,1613年正式刻版刊行。《东医宝鉴》共有25卷,由内景、外景、杂病、汤液、针灸5篇构成:63。
  • 普世主义普世主义是哲学上的一个分支,它强调普遍的事实能够被发现且被理解。在伦理上,普世性就是指能够应用在所有人身上的价值观或事物。这种思想存在于许多宗教或哲学体系之中。普世
  • 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Sodium-ion battery),是一种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相似。钠离子电池使用的电极材料主要是钠盐,相较于锂盐而言储量更丰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