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藩

✍ dations ◷ 2025-09-07 03:08:44 #藩,土佐国,土佐藩,土佐山内氏

土佐藩(日语:土佐藩とさはん  */?)是日本废藩置县实施之前于土佐国(位于四国岛南部的太平洋侧的高知县)一带的统称,属于外样大名的属藩,正式称呼是高知藩(こうちはん),藩厅(类似该地的首府)为高知城(高知市)。

土佐藩一带过去在战国时代末期是由长宗我部氏(氏:家族的意思)所统治。庆长5年(1600年)的关原之战时,长宗我部盛亲以西军身份参战,战后遭贬并去除领地权力,改由山内一丰接替,山内一丰是德川家康的爱将,原有的领地是远江国的挂川城(现在的静冈县挂川市附近),挂川的石高(领地的谷物年产量,是衡量受封赏赐多寡的量化依据)为6.9万石,改封土佐国则拥有20万石,获得大幅提升,如此山内氏一直统领该地到明治时代为止。

领主的家族姓氏虽然替换了,但由于土佐过去施行一领具足制度所以有许多长宗我部氏的旧臣,为了防止旧臣抗拒新统领,高知城内的核心高层为山内系的武士(藩士、上士),而旧臣则被打入外围低层(乡士、下士),这种双层性的治理结构使上下少有往来互动,一直到幕府末年才有了中层接续性。

一开始,山内一丰先在长宗我部氏的旧城:浦戸城发展城下町及沿海狭窄地区,此处成为今日高知市市中心与城外商店街,而藩政的确立大体是从第2代的山内忠义开始,山内忠义采行野中兼山的新田开发政策,然第3代的山内忠丰继任后,过往不满野中兼山过度强严的政敌对其提出弹劾因而失势,之后身故。

土佐藩的财政一直到江户时代的中期才逐渐安定。宝历期(1751年 - 1764年)之后因农民拒缴重税、高利贷而发起一揆(团结的意思,指农民武装起义、武装暴动)使人民向外地逃散,财政因而动摇。

之后,第9代的山内丰雍提倡以节俭朴素为主的藩政改革(天明的改革)使藩政稍有好转,然而到了第13代的山内丰熙因为任用“おこぜ组”的马渊嘉平,以其为中心的改革派来进行藩政改革,但结果失败。

到了幕府末年,第15代的山内丰信(山内容堂)上任,他任用吉田东洋(佐幕派)来进行强势的藩政改革,但此举受到保守派门阀(攘夷派)与乡士的反感,而安政大狱时山内容堂被下令闭门隐居,这时以武市瑞山为首的土佐勤王党暗杀了吉田东洋,之后山内容堂重新掌政对勤王党展开报复,将武市瑞山(藩士)及相关党员进行处决,其中武市瑞山被赐予切腹,经此镇压后勤王党因而解散。此外,吉田东洋门下的后藤象二郎(藩士)、干退助(之后改名为板垣退助)(藩士)、岩崎弥太郎(浪人、三菱财阀创办人)等都成为明治时代的代表人物,还有武市瑞山的知己乡士:坂本龙马及中冈慎太郎也都是杰出人物。

最后,由坂本龙马最先发想出大政奉还构想,之后由后藤象二郎透过前土佐藩主山内容堂向第15代的幕府大将军:德川庆喜提劝,此后结束德川幕府时代,在这个时代转换中土佐藩成为关键性的一角,与另外三个关键影响性的藩合称“萨长土肥”,即是指萨摩藩、长州藩、土佐藩、以及肥前藩。

明治4年(1871年)开始实施“废藩置县”政策,土佐藩被改为高知县,而山内家族在明治17年(1884年)被受封为华族令侯爵。

山内容堂

吉田东洋

后藤象二郎

武市瑞山

板垣退助

中冈慎太郎

在16世纪末,在进行太阁检地时长宗我部氏所申报的土佐国石高只有9.8万石,到了山内一丰成为藩主后对产量重新进行估算,并在庆长10年(1605年)向幕府申报为20.26万石。之后元和元年(1615年)时阿波德岛藩在淡路国的石高申报从17万石增至25.7万石,土佐为了超越也因而增报到25.7万余石,其实石高申报的原意是给幕府日后有征役需求(如大工事或战争)时的一项依据(例如每百石征召5人),不过土佐的增报是为了藩主的面子,山内家必须维持四国第一的地位,因此高报谷产、谷获量,不过幕府没有承认山内家的增报,正式的记载依然是20.26万石。此外常言的24.2万石其实是根据《武鉴》的俗闻而有。


外样大名 20万2千6百余石

中村藩(なかむらはん)为土佐藩的支藩。

从江户时代初期开始到中期,共有3代、33年的统领。最初是在明历2年(1656年)时由土佐藩的第2代藩主:山内忠义的次子:山内忠直,受封幡多郡中村(四万十市)附近的3万领地而开始立藩。元禄2年(1689年)第3代的山内丰明因受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纲吉所宠而破例提拔担任若年寄的要职,但之后德川纲吉再提拔其担任更高位的老中时山内丰明却以病为由而推辞,德川纲吉对此大怒,不仅扣减了他3千石的俸并就此废藩。

不过,中村藩在尚未立藩前,土佐藩的第1代藩主:山内一丰的弟弟:山内康丰以及他的儿子:山内政丰,经过康丰与政丰的2代治理,从庆长6年(1601年)到宽永6年(1629年)间有了2万石的政绩,此也为日后的立藩打下奠基。

山内(やまうち)家

2万石 (1601年 - 1629年)

3万石 (1656年 - 1689年)

土佐新田藩(とさしんでんはん)为土佐藩的支藩,是在江户时代后期安永9年(1780年)由中村藩的子孙:山内丰产由本藩中切割了1.3万石的领地而开始立藩,新田藩的藩主不需要参与参觐交代(1635年开始实施),属于定府大名,新田藩共传承了6代、90年,到了明治3年(1870年)重新编回土佐藩,称为高知新田藩。

相关

  • 头皮屑(英语:Dandruff)是头皮表层的角质皮质细胞老化、剥落形成的,一般为薄片状。一般的皮肤代谢会有稳定的代谢周期,在健康状态下的皮肤本来就有生长、角质化、死亡脱落的情形,因
  • 进化 (消歧义)演化、演变、演进、是翻译自英文“Evolution”,这个字有许多意义,其中包括许多作品。以下名单为列举 ,关于更多以Evolution为名的事物,可参考其他语言版本。
  • Dawkins R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FRS, FRSL(英语: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生于内罗毕,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学传播者、作家,1990年任牛津大学动物学正教授,199
  • 沃尔特·雅各布·格林沃尔特·雅各布·格林(德语:Walter Jakob Gehring,1939年3月20日-2014年5月29日),瑞士发育生物学教授,他曾经在巴塞尔大学担任教授。1965年,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年后在耶鲁
  • 陈润生陈润生(1941年6月-),中国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生于天津,原籍天津。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情人爱人,在中国大陆通常用来作为夫妻之间的称呼,在台湾泛指第三者不伦恋人意味,爱人则常用称呼交往中情侣。爱人在中国大陆曾是专用于对婚姻配偶的称呼,对人的爱情亲密对像,为未婚恋
  • 道学道学一词,可指:
  • 天象天文现象是天体到了某个特定位置(客观上的位置)或状态而造成的特殊现象。有些天文现象是占星术上的热门话题,事实上观测天文现象是研究和拍摄天体的好机会,例如小行星掩星的联合
  • 下酒菜 (안주)下酒小吃又称佐酒小吃,一般指喝酒时食用的小菜或小吃,古称酒肴、肴(保留在现代日语)、按酒(保留在现代韩语)。熟食则可称为下酒菜之意。一般用来调节喝酒时的口感,很少当主食作裹腹
  • 哲学家小径 (多伦多)哲学家小径(Philosopher's Walk)是加拿大多伦多一条风景优美的小径,位于多伦多大学市中心校区的校园内。这条小径为南北走向,沿着已经被埋入地下的Taddle溪延伸。哲学家小径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