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时,以西兖州改置,治所在左城县(隋朝改济阴县,今曹县西北);取古曹国为名。隋朝大业初年,改为济阴郡。唐朝武德初年复为曹州,曾改济阴郡。户十万三百五十二,口七十一万六千八百四十八。下辖六县:济阴县、考城县、宛句县、乘氏县、南华县、成武县。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菏泽、曹县、成武、东明及河南省兰考、民权等地。
北宋崇宁初年,升为兴仁府。金朝天会八年(1130年)复为曹州;大定八年(1168年)移治乘氏县(后改济阴县,即今菏泽市)。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移治安陵城(今曹县西北),二年移治盘石镇(今曹县);四年降为曹县;正统十年(1445年),又在乘氏县复置。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曹州府,治所在菏泽县。1913年废除。
唐末在此爆发黄巢起义;清初在此爆发榆园军暴动;1865年赖文光率领捻军败清军,杀清将僧格林沁于此。隋唐以来牡丹为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