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球

✍ dations ◷ 2024-07-05 10:11:19 #颗粒球
粒细胞是一类细胞质中包含颗粒体(英语:Granule_(cell biology))的白细胞,又因其细胞核形态多样而称多形核白细胞,(PMN或PML)。术语多形核白细胞通常特指最常见的中性粒细胞。粒细胞由补体调节蛋白调控从骨髓中产生。粒细胞可由其在瑞氏染色(英语:Wright's stain)下的表现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类。其他不属于粒细胞的白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Neutrophils)中性粒细胞通常可在血液中发现,为最常见的吞噬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到60%。中性粒细胞在人血中含量约为2500 - 7500个/mm3,直径约10~15μm,寿命半衰期约为6天。一旦收到对应信号,中性粒细胞可在30分钟内经血液到达感染发生处。 中性粒细胞可快速包围并猛烈吞噬由补体和抗体覆盖的异物。在吞噬结束后,中性粒细胞并不返回血液中,而是转化为脓细胞并死亡。 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比单核细胞小,且拥有分为两到五区的细胞核,每个分区之间由染色质丝连接。在感染发生时骨髓并不直接产生中性粒细胞,而是中性粒细胞的前身髓细胞和前髓细胞(英语:promyelocyte)。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中性粒细胞细胞内颗粒体具有蛋白质降解能力并可杀菌。中性粒细胞可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刺激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促进吞噬作用和与细胞内杀伤有关的活性氧化合物合成 。中性粒细胞有两种颗粒体:在较幼细胞中发现的基本颗粒体或嗜天青颗粒体和在成熟细胞中发现的特殊颗粒(英语:specific granules)。基本质粒包含用于杀菌的阳离子蛋白与防御素、用于降解细菌蛋白质的蛋白质水解酶与组织蛋白酶G(英语:cathepsin G)、用于破坏细菌细胞壁的溶菌酶和用于生成杀菌物质的髓过氧化物酶.。基本颗粒体还可激活对与IgG抗体结合细菌的吞噬作用 次级颗粒体包含生成毒性氧化物的相关化合物、溶菌酶和从细菌中抢夺必要铁元素的乳铁蛋白。(Eosinophils)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核同样分为多叶(2到4叶)。因在血液中有较强脱粒(英语:degranulation)倾向,嗜酸性粒细胞众的颗粒数目不定。。,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中包含了特殊的毒性蛋白以及组织蛋白酶(英语:cathepsin),在杀灭如寄生性线虫等寄生虫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细胞上与IgE结合的受体也参与了此过程。嗜酸性粒细胞在吞噬过程中也起到了有限的作用。该细胞颗可进行抗原呈递并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如CD4+ T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的功能。)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肿瘤细胞的消灭并促进损伤组织的的的修复。由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5(英语:interleukin-5)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成长及分化。(Basophils)嗜碱性粒细胞是骨髓和血液中最不常见的细胞之一,其数量小于细胞总数的2%。该细胞也也具备分叶的细胞核,但其细胞核仅有两叶,连接两叶之间的染色质不明显。嗜碱性粒细胞具有与IgE、IgD(英语:IgD)、补体系统和组胺结合的受体。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质包含不定数目的颗粒;一般而言,颗粒数目足以遮挡其细胞核。其颗粒富含组胺、肝素、硫酸软骨素(英语:chondroitin sulfate)、过氧化物酶、血小板激活因子(英语: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和其他物质。感染发生时,成熟嗜碱性粒细胞会离开骨髓并抵达感染处。嗜碱性粒细胞受伤后释放组胺而引发炎症反应以抵抗感染。组胺使嗜碱性粒细胞附近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使其渗透性增强。受伤的嗜碱性粒细胞和其他白细胞会释放前列腺素以加快感染处的血液流动。上述两过程将凝血物质运至感染处,阻止微生物进入身体并开始恢复过程。血管渗透性增强还令更多吞噬细胞进入感染处吞噬微生物。粒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该分化过程为粒细胞生成(英语:granulopoiesis)。该过程中包含包括原粒细胞(英语:myeloblast)、早幼粒细胞(英语:promyelocyte)等在内的若干中间细胞。下述列表为粒细胞脱粒过程中产生或释放的有毒物质的样例:粒细胞减少是一种血液中粒细胞含量异常低的症状。此症状降低了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相似术语还包括粒细胞缺乏症(英语:agranulocytosis)(完全缺失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缺乏中性粒细胞)。通过输血补充粒细胞是其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因粒细胞在血液中寿命仅约10小时(在脾脏与其他组织中可达数日),此方法无长期效果。此外该方法还有其他并发症。1型糖尿病罹患者的粒细胞通常缺乏趋化性。血细胞演化血细胞生成表位(线性、构象)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安吉县安吉县在中国浙江省西北部、西苕溪流域,是湖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以产竹闻名,有“中国竹乡”之称。安吉县境内有亚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下辖8个镇、3个乡、4个街道:递铺
  • 苏维汇人苏维汇人(拉丁语:Suebi或Suevi,其族名可能来自于原始日耳曼语*swēbaz)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在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蛮族入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苏维汇人最早出现于史册中是在尤利
  • 线粒体DNA线粒体DNA(英语:mitochondrial DNA,缩写作mtDNA)指一些位于线粒体内的DNA,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虽然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线粒体
  • 沃伯格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语:Otto Heinrich Warburg,1883年10月8日-1970年8月1日),德国生理学家和医生。1931年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及作用方式”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
  • 原生菌类原生菌类,如黏菌 (slime molds) 和水霉菌 (water molds),他们的外表特征与真菌界的成员相似,且皆为异营,储藏肝糖,细胞壁含纤维素与几丁质 (chitin),因此有些分类学家仍将黏菌与
  • 婆婆纳婆婆纳(学名:Veronica didyma)是一种车前草科植物,也称“双肾草”。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有短柔毛。有蓝、白、粉三种颜色。茎自基部分枝,下部匍匐地面。三角状圆形或近圆形的叶子在
  • 七味唐辛子七味唐辛子,简称七味、七味粉或SHICHIMI,是日本料理中一种以辣椒(唐辛子)为主材料的调味料,是由辣椒和其他六种不同的香辛料配制的。而在以前的江户,亦有称之为七色唐辛子或七种唐
  • 长辈长辈狭义中对血缘关系上的尊长的统称,包括祖父、祖母、母、父、伯、叔、姑、姨、舅等;例如兄、姊。广义则包括一切年龄可以做自己父母的人。长辈包括亲属长辈、老师及其他长辈
  • 减肥药减肥学(ba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目的在探讨肥胖症的起因、预防及治疗。一般简称为减肥、纤体、瘦身或秀身,是指采用人为手段故意降低体重,特别是减少体内的脂肪。减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