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脱构造

✍ dations ◷ 2025-04-04 05:44:08 #构造地质学

滑脱构造(Detachment structure)是岩石圈内部的一种构造。由于岩石圈本身并不是一个均质的圈层,而是由许多平行的小圈层组成,当它受到地应力作用时,相邻的小圈层之间会发生滑动、脱离的现象,从而形成各种滑脱构造,两个小圈层之间也从而形成滑脱界面。岩石圈中多级分层及滑脱构造的发现是构造地质学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滑脱界面的原初性质多种多样,可以是断层、岩系界面、岩层不整合面、高塑性层、高孔隙层、盖层与基底界面、地壳与上地幔界面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强度相对较低,剪应变较高,因此在受力的时候较为软弱。但是,一旦在这些界面上发生滑脱作用,所形成的滑脱界面的性质也就和断层类似,因此滑脱界面也可称作滑脱断层。仿照断层的描述术语,滑脱界面以上的部分也称为上盘,以下的部分则称为下盘。上盘和下盘的岩石的应变特征和力学性质是不同的。

根据变形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又可将滑脱构造分为两类。一类是伸展型滑脱构造,又称拆离构造,这类滑脱构造在形成时,上盘受到伸展(拉伸)的作用力发生破裂,形成一系列正断层,岩石沿正断层发生近水平或低角度的滑移,但下盘则不参与滑移运动,只形成糜棱岩带。这时的上盘特称为上拆离盘,下盘特称为下拆离盘。另一类是压缩型滑脱构造,或称挤压型滑脱构造,这类滑脱构造在形成时,上盘受到压缩(挤压)的作用力发生破裂,形成一系列逆断层,岩石沿逆断层发生近水平或低角度的滑移,形成推覆体,但下盘也不参与滑移运动,只形成糜棱岩带。

如果滑脱构造的上盘发生明显的拆离或推覆,而下盘变形不大,这种滑脱构造又特称为薄皮构造(英语:thin-skinned structure)。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滑脱构造。由于印度板块在此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欧亚板块的表层岩石圈受挤压而形成了一系列的逆掩断层,其中最大型的有喜马拉雅主前缘断层带、喜马拉雅主边界断层带、喜马拉雅主中央断层带、定日-洛扎断层带等。在主中央断层带和定日-洛扎断层带之间,因为地壳上隆形成了喜马拉雅山的主山脊,在这里又出现了拆离构造,形成喜马拉雅主拆离断层带。

相关

  • 效应值在统计学中,效应值(effect size,或译效果量)是量化现象强度的数值。效应值实际的统计量包括了二个变数间的相关程度、回归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不同处理间平均值的差异……等等。
  • 小行星15760小行星15760(英文:15760 Albion)是继冥王星与查龙之后,被发现的第一颗外海王星天体,小行星编号为15760,临时编号为1992 QB1。在1992年发现之后,已经成为古柏带中主要类别QB1天体的
  • 蒂科钦大屠杀蒂科钦大屠杀是1941年8月25日发生在波兰蒂科钦的屠杀犹太人事件。在屠杀事件中,该镇的犹太居民被德国别动支队(英语:Einsatzkommando)杀害。苏联和德国入侵波兰期间,蒂科钦镇依据
  •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西班牙工人社会党(西班牙语:Partido Socialista Obrero Español),简称工社党(PSOE),是西班牙的一个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工人社会党是西班牙现时历史最悠久的政党。西班牙
  • 曲鼻龙曲鼻龙属(学名:Sinusonasus)又译窦鼻龙,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属于伤齿龙科,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义县组,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模式种是巨齿曲鼻龙(S. magnodens,又译大牙窦鼻龙),是
  • 以阿战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是指以色列立国后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五次大规模战争。冲突至今尚未平息。犹太人是一个源自古代近东地区的民族。
  • 烧是烹调方法之一。是先将主料用煮、炒、煎、炸等方法烹熟后,加调味品和清汤,煮沸后用中到小火烧入味至酥烂,再旺火收汤。有的时候勾芡,不勾芡者称为干烧。烧的分类有:红烧、白烧
  • 家庭经济学家庭经济学(英文:Family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家庭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一般经验学概念在家庭中的实践,例如劳务分工、财产分配、决策程序等;以及家庭独有的经济现
  • 蔡维泽蔡维泽(1997年1月28日-),男,出生于台湾新竹市。《明日之子 第二季》参赛选手。目前就读于国立台北大学应用外语系,为“傻子与白痴”乐队主唱兼词曲主创。2018年7月参加综艺节目《
  • 李标 (明朝)李标(?-1633年),字汝立、号建露、建霞,京师真定府高邑县(今河北省高邑县)人,明朝内阁首辅。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升任编修。泰昌年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