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

✍ dations ◷ 2025-02-23 11:58:49 #棕熊
棕熊(学名:Ursus arctos)是熊属的一种极为庞大的熊,古称罴,各亚种体重在130–700公斤(300–1500磅)之间,最大的亚种是科迪亚克棕熊。棕熊有毛茸茸的毛皮,呈白色、棕色、黑色或杂色;虽然叫棕熊,但是它们的毛色通常偏灰褐色,头大且圆。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块鼓起来的肌肉,当它们挖洞时,那块肌肉便给予棕熊前肢的力量。它们有一双有力的前肢,一掌拍下去足以杀死一头和自身一样大的马鹿,也足以拍碎美洲野牛的脊椎。虽不像狮子或老虎那般可自由伸缩爪子,但巨大的力量才是最致命的武器。阿拉斯加棕熊是体型最大的熊,有不少雄性阿拉斯加棕熊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680公斤。棕熊曾经遍布于亚洲、非洲的阿特拉斯山脉、欧洲和北美洲。现在棕熊在许多地方都已灭绝,全球种群数量约在20万左右。它们最喜欢住在高山草原或山林。在北美洲,棕熊的分布是:从阿拉斯加州东部到加拿大的育空地区、西北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亚伯塔省西部。除此之外,也有少数棕熊生活在美国的华盛顿州、爱达荷州北部、蒙大拿州西部和怀俄明州西北部。科学家们至今还不知道棕熊到底在这个世界上统治了多长时间。虽然科学家知道北美洲的棕熊在冰河时期晚期就已经出现,但那时棕熊不是处于北美食物链顶级的动物。当时该地区的统治者是更为高大的短面熊。短面熊不经常狩猎,而经常去抢棕熊捕回来的食物。一头普通大小的短面熊的体重是棕熊的2倍。除此之外,棕熊的其他竞争对手斯剑虎、似剑齿虎和美洲拟狮也比棕熊强壮。但剑齿虎只吃大型食草哺乳动物(例如滑距兽),而棕熊却以较小的动物为主食,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捕食大型动物。棕熊不像剑齿虎和短面熊那样挑食,它们几乎吃任何自己能捕到的东西,棕熊也吃植物。食物范围狭窄会导致一个物种容易灭绝,当剑齿虎、短面熊和美洲拟狮的主食灭绝后,它们自然就灭绝了。等比棕熊强壮的动物都灭绝,棕熊自然就成为食物链顶级的动物了(指在同一栖息地力比自己强壮的动物,但这并不代表其它地方就没有比棕熊强壮的动物)。此外狼、美洲黑熊和美洲狮也能捕食非常大型动物。科学家至今不确切的了解人类在北美生活了多长时间,但北美洲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冰河时期晚期的古印第安人。古印第安人用克罗维斯枪头去打猎。如果冰河时期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是由古印第安人引起的,那么冰河时期的大型食肉哺乳动物的灭绝对棕熊是有好处的。在欧洲,棕熊比其近亲洞熊存活的时间更长,但是洞熊灭绝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欧洲早期的人属物种尼安德特人经常捕杀洞熊,而属于现代智人的克罗马侬人则很崇拜洞熊,他们经常举行洞熊礼拜,另一方面尼安德特人的数量不是很多。尼安德特人灭绝后,洞熊又存活了18000年,到10000多年前灭绝。洞熊的食物基本都是植物,所以至今无法解释洞熊是怎么灭绝的。世界上共有20万只棕熊。其中俄罗斯的棕熊最多,共12万头。其次是美国,共32500头。其次是加拿大,共21750头。在美国的棕熊中,有95%的棕熊都在阿拉斯加州。其中北美洲西海岸地区棕熊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落基山脉和北美大草原的棕熊数量也不再下降。在欧洲,共14000只棕熊生活在十个被隔离的地区,从西班牙到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英国的棕熊已灭绝,法国的棕熊处在极危状态,中欧的棕熊也处在濒危状态。棕熊是芬兰的自然界标志物中的国家动物。喀尔巴阡山脉的棕熊是欧洲的棕熊仅次于俄罗斯最多的地方,大约4500到5000头棕熊。不过北极附近地区的棕熊数量正在减少,北极变暖的问题使生活在较温暖地区的动物移居到北极,使北极的动物日趋濒危。由于棕熊在冬眠6个月时会消耗掉100万大卡的卡路里,相当于1个美国人1年所需的热量,因此当它们从冬眠中醒来时会拼命吃草和冻死的动物尸体(所以遇到熊绝对不可以装死)来恢复体重和体力,到了初夏则会开始追逐、捕食(棕熊能以近35英哩的速度跑100英尺)年幼的白尾鹿(当季是白尾鹿的繁殖期)。秋季时鲑鱼会洄游产卵,此时棕熊会聚集在河口及瀑布捕食鲑鱼,有时会为了捕鱼的地点而大打出手,鲑鱼多的时候棕熊可以只挑热量最高的鱼头、鱼皮及鱼卵,因为一颗鱼卵的热量和蛋白质是一颗浆果的25倍,因此常有熊会为了争夺鱼卵而起冲突。到了快秋末时,棕熊会开始大量摄食浆果作为冬眠前最后的补充,在冬眠时它们的体温、心跳甚至是排毒系统都会停止运作,以减少热量及钙质的流失,防止失温及骨质疏松,公熊在交配时期会发生冲突,能和母熊交配的公熊通常都是地方的首领,首领在几十年后换成其它的公熊。母熊会在冬眠的洞穴中产下不超过2只的小熊,小熊需要依赖母熊两年才能独立。棕熊的唯一天敌只有老虎(东北虎),遇到老虎通常会选择回避,但是被逼到绝境,也会大胆反击。也有些例子中,棕熊有时会袭击并杀死老虎当猎物吃掉。所以老虎也会进入棕熊的食谱中。尽管它们看起来很笨重,当他们跑快时时速可达56公里/时(35英里/时)。棕熊不仅快,而且很有耐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跑几十分钟。当然棕熊也有弱点:尽管棕熊已经够快了,但是它们的主要食物之一:鹿,可以以67公里/时的速度跑几十分钟。就像人类时常侵入熊的自然栖息地一样,人类所丢弃的厨余以及垃圾会吸引熊冒险进入人类的住宅区觅食。举例来说,熊有时会捕食农场所畜养的动物。一旦熊养成了依赖人类食物的习惯并且将人类的活动范围视为食物来源,这将会大大增加人与熊相遇的几率,并且最后导致熊的死亡。因此在美国极力地推广‘喂食熊,就是害死熊’这个观念。把习惯在人类居住地觅食的熊重新安置到其他地点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因为这样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人类破坏熊的栖息地。而且这种安置方法会扰乱原本安置地点栖息的熊族,使得熊只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更加地剧烈,进而伤害到该栖息地较弱小的熊只。另外,某些已经习惯在人类住宅区寻找食物的熊即使被重新安置,还是会不断的返回同一地区觅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种熊只通常会遭到射杀以避免人类遭到熊的伤害。美国西半部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和周遭的国有林地是现存主要的北美棕熊栖息地之一。然而不幸的是,每年数以万计前来黄石公园参观的游客以及许多为追求西部风光而迁入该地区居住的民众,让熊越来越习惯与人类接触。因为许多重新安置熊只的地点与这个地区重叠,再加上熊的习性都是由公熊支配栖息地的核心精华地带,迫使较居弱势的母熊只好迁移到栖息地的边缘甚至离开栖息地,结果造成许多母熊不断地侵入人类的活动范围。为了公众安全的理由只好将它们射杀。这已经深深危害了棕熊的生存。虽然美国普遍认为北美棕熊是这种情形最大的受害者,但是其他的熊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欧洲,一部分的问题却是来自于畜牧业。过去两百年来,欧洲牧羊业者已经逐渐舍弃传统的牧羊方式,不使用牧羊犬来保护羊只反而放任羊只随意地四处走动吃草。这样一来羊只很容易进入熊的活动范围并且遭到熊的猎杀。牧羊业者为了保护牲口只好枪杀熊。棕熊的亚种尚有一些争议,可能包括:由于各国保护政策的进步,现在棕熊的数量正在慢慢地增多,但部分棕熊仍然处于濒危状态。棕熊杀人或使人严重受伤的事件很少发生,但致命的遭遇还是有的。平均每年有2起致命的事件。在20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只有3个人被棕熊杀死。棕熊伤人的事件大多数发生在当人离小熊太近时,母熊为了保护小熊而杀人。棕熊不会无缘无故去攻击人类,他们攻击人一定是有原因的,以下是比较可能发生的情况会让棕熊发动攻击:凡事小心的人都会尽量地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当一个人在森林中走路时可以带一个熊铃铛,用来警示,告知熊你是存在的。如果你去野外露营时,绝不能把食物带进账篷中,在睡觉前将所有的垃圾与食物妥善打包好后,置于防熊桶中,或者用绳子挂钓于树上。如果突然遭遇一只熊时要保持镇定,慢慢的以战斗蹲姿蹲下,让熊了解你没有威胁的意图,然后再慢慢的向后走开。切记千万不要逃跑,熊本能会判断你是猎物,立即追上攻击。任何惊吓熊的举动,像是大声吼叫、过大的姿势,都有可能刺激到熊作出攻击的反应。很多人以为装死或爬树可以躲过熊的攻击,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因为熊也是会爬树的,而且熊并不排斥腐肉,因此装死也是很危险的错误方法,即使它们已经吃饱了,但熊生性贪玩,看到尸体也会去抓起来玩弄,就算没被它咬死,也很可能会被严重抓伤、拍/压断骨头,所以遇到熊绝对不能装死。

相关

  • 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英语:Third Way),又称新中间路线(Middle Way),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它由中间派所倡导,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个流派,英
  • 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王国(法语:Royaume de France)为西欧法国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987年至1792年,并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间复辟。987年,法兰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贵族推举为
  • 专门立法许多国家政府制定语言政策来鼓励或压抑民众对某一特定语言的使用。虽然国家经常透过语言政策的制定来推行官方语言,但亦有许多国家借助语言政策来保护地区性语言或濒危语言。
  • 声波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是一种平行波,由物体(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传播的空间就称为声场。在气体和液体介质中传播时是一种纵波,但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可能混有横波。任何器官所
  • 侏罗纪侏罗纪(Jurassic,符号J)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2亿零13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0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
  • 合弓纲合弓纲(Synapsida)意为“固定的颧弓”,也被称成兽形纲(Theropsida),是羊膜动物的一纲,包含羊膜动物中所有与哺乳类关系较近的物种。合弓纲是羊膜动物的两个主要演化支之一,另一个演
  • 峡谷峡谷乃指由峭壁所围住的山谷,一般由河流长时间侵蚀而形成。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最广为人知的大峡谷之一,其长度为446公里,平均深度达1200米。太阳系里最大的峡谷
  • 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指体现出文化与创意的产业,包括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或合称文化创意产业),为“克拉克大分类法”(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其他产业)与
  • 哈伯-博施法哈伯法(也称哈伯-博施法,德文:Haber-Bosch-Verfahren,英文:Haber Process,也称Haber-Bosch process或Fritz-Haber Process)是通过氮气及氢气产生氨气(NH3)的过程。氮气及氢气在200个
  • 鲛齿鲸鲛齿鲸(学名Squalodon),又名原鲛鲸或鲨齿鲸,是一属已灭绝的鲸鱼,属于鲛齿鲸科。鲛齿鲸最初由Grateloup于1840年所命名,并被认为是属于禽龙类的恐龙,但后来被重新分类。鲛齿鲸的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