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斯布鲁克

✍ dations ◷ 2025-02-23 15:13:21 #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德语:Innsbruck)位于奥地利西部群山之间的因河畔,是蒂罗尔州的首府。穿越阿尔卑斯山通往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的布伦纳山口从这里开始。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来自于因河和德语中的Brücke(桥)。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第五大城市,整个都市地区约有18.4万居民。因斯布鲁克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曾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在此举办。慈善组织SOS儿童村总部即位于因斯布鲁克。因斯布鲁克位于卡文德尔山脉的南边,阿尔卑斯山脉主脉帕切科弗尔山的前沿山脉的北边。在因斯布鲁克的西边因河的河谷被一座高峰分为东西两谷。因斯布鲁克的市区主要以因河河谷为主,从东向西拉长。此外卡万德尔的南坡的一部分也属于市区地区,这里也是因斯布鲁克的最高点,此外通往这里只有一条道路。向南到帕捷科菲尔峰的北坡开始也属于因斯布鲁克,但坡地本身已经不属于市区了。因河是流经因斯布鲁克的最重要的河流,在因斯布鲁克有八条溪流注入因河。此外市区内还有一个挖掘砂石造成的人工湖。因斯布鲁克被因斯布鲁克地区围绕。因斯布鲁克分九个市区,这些市区过去是独立的城镇,今天它们已经没有自己的管理机构了。不过一般村庄地区以及离因斯布鲁克比较远的伊格尔斯还有自己的市区议会。市景,向西眺望这九个市区是:内城区、Wilten、Pradl、Hötting、密劳、阿姆拉斯、Arzl、Vill和伊格尔斯。市景,向北眺望因斯布鲁克年平均降雨量为875毫米,平均温度为10.0°C(一月平均气温为-1.0°C,七月的平均气温为20.3°C)。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平均日照时间为1,835小时。因斯布鲁克市区内发现的最早的考古遗迹是新石器时代留下的。市内有些地方的地名显然是从罗马时期以前留下来1的,此外一些那时留下来的墓地也证明从三千年前开始因斯布鲁克就不断有人居住。4世纪罗马帝国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兵营来保护从维罗纳跨越阿尔卑斯山脉去奥古斯堡的道路。这个兵营在600年左右在民族大迁徙的时候被毁。1138年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不但拥有因河周围的所有土地,而且还拥有在因河上摆渡的唯一权利。因此整个从这里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权利全部掌握在这个修道院手中。1165年当地的伯爵建造了一座跨越因河的桥。1180年他又通过土地交换从修道院手中换取了因河两岸的土地。1187年这个居民点获得设立市场的权利,在颁发这个权利的证书上首次出现了因斯布鲁克的拉丁语名字:Oeni Pons(oenus是因河的拉丁语名字,pons是桥的意思)。1187年和1205年之间因斯布鲁克获得城市权利。由于它控制着南北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道,它很快就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非常富有的城市。因斯布鲁克的印章和市徽是从1267年留下来的。1281年通过又一次土地交换因斯布鲁克得以扩展。1300年左右通过布仑纳山口的道路被加强,马车可以在上面行走,当时其它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道路还只能使用驮马运输。1420年奥地利公爵腓特烈四世将因斯布鲁克设为他的首都并建造宫殿、市政府、庭院、金屋顶和城堡。1485年后来写《巫术之秘》的海因里希·克雷默在因斯布鲁克发动迫害巫师的审判,但由于他的证据不足审判被中断。1500年左右因斯布鲁克有约5000名居民。1629年至1630年在因斯布鲁克开设了德语地区第一座剧院。今天这个位置上是因斯布鲁克的会议中心。1665年最后一位蒂罗尔大公无子逝世,哈布斯堡王朝的蒂罗尔支灭绝,蒂罗尔归并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因此也丧失了它首都的地位。1669年10月15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开办因斯布鲁克大学,当时该大学共有四个系。1858年从因斯布鲁克通往慕尼黑的铁路造好,此后继续有去往其它地方的铁路建成,旅游业也随之发展。20世纪以来因斯布鲁克与外部的交通继续不断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军队占领因斯布鲁克。意军直到1924年才撤出,但是没有在市内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斯布鲁克21次被轰炸。因斯布鲁克是少数不经过战斗就向美军投降的奥地利城市之一。1945年二战结束后因斯布鲁克属于法占区。1948年后因斯布鲁克开始重建。1964年和1976年因斯布鲁克两次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84年和1988年又举办了两次冬季残疾人奥运会。这样因斯布鲁克成为世界上唯一间隔12年举办两次奥运会的城市。1990年代中因斯布鲁克还打算申请第三次,但是民意调查时市内大多数人反对不了了之。据道格拉斯·亚当斯自己回忆他1971年在因斯布鲁克旅游时产生了写《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主意。1973年因斯布鲁克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会议中心。1960和1970年代试图使得南蒂罗尔从意大利分离出来与奥地利合并的恐怖主义分子利用因斯布鲁克地区作为其基地。美国为此在因斯布鲁克设立了一个领事馆,传说该领事馆也从事间谍活动,帮助一大批打击在该地区的恐怖分子。1980年因斯布鲁克原有的小机场扩建后开始设立通往维也纳的班机,今天从因斯布鲁克出发每天有多部班机连接欧洲的大城市,尤其在冬天这个机场是许多旅游者到来的工具。夏季则有许多奥地利旅游者从这里去希腊。1988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因斯布鲁克举行露天弥撒。2004年初原来的因斯布鲁克大学医学系独立为因斯布鲁克医学大学。2005年冬季大学生运动会在因斯布鲁克举办。2008年由瑞士和奥地利一起举办的欧洲足球锦标赛中,因斯布鲁克也是赛场之一。因斯布鲁克是一个天主教教省的省会,这个教省包括蒂罗尔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神学系非常著名。除天主教外市内还有新教、摩门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信徒。因斯布鲁克的市长不是市民直接选出的,而是由市议会选举产生的。因斯布鲁克的市议会有40席。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西部的经济、管理和文化中心,它冬夏均为旅游地(每年过夜人次达一百万以上),此外它有两座大学,是召开会议的优良选地。2001年市内共有7964家企业,其中41家有200名以上职工,2001年5月15日市内共有78,186名职员和工人。约3.45万人每天从市外进入上班,其中75%的人来自因斯布鲁克地区。2004年因斯布鲁克的失业率为5%。市内最重要的行业为资产管理(占经济总值的32%)、公共服务(14%)和交通与通讯(13%)。农业主要集中在市北,那里还有高山畜牧业。因斯布鲁克有地区法院、州法院和州上诉法院。其它公共设施有州和市的管理机构、联州的管理机构、学校、大学和大学附属医院。旅游业是因斯布鲁克重要的收入来源,最重要的旅游点是老城和滑雪场。因斯布鲁克机场位于城市的西部,处理阿尔卑斯山周围地区前往欧洲航班及季节性国际航班。奥地利12号高速公路(因河河谷高速公路)通过因斯布鲁克,向东这条高速公路与通往慕尼黑和萨尔茨堡的高速公路相连。向南奥地利13号高速公路(布仑纳高速公路)从因斯布鲁克出发通往意大利。相北有一条联邦公路通往加米施帕滕基兴。因斯布鲁克位于从维也纳通往苏黎世的铁路线上,因斯布鲁克还有一条通过格拉茨通往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在南北方向,因斯布鲁克位于从慕尼黑通往维罗纳的铁路上,一条铁路通往加米施帕滕基兴。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的铁路的交叉点是因斯布鲁克中央火车站。因斯布鲁克市内的交通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与周围村镇之间有轻轨和长途汽车连接。从2003年开始市内的有轨电车线路在此后10年中现代化和扩建。因斯布鲁克还有通往周边山峰的缆车。

相关

  • 泌尿外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泌尿外科是专门研究男女泌尿系统与男
  • Ho4f11 6s22, 8, 18, 29, 8, 2蒸气压第一:581.0 kJ·mol−1 第二:1140 kJ·mol−1 第三:2204 kJ·mol主条目:钬的同位素钬(旧译作錵)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Ho,它的原子序数是
  •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
  • 积极治疗积极治疗(英文:Curative care)指的是所罹患的疾病因仍有痊愈(英语:Cure)机会,故而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采取的积极治疗策略。积极治疗与预防性治疗(预防性医疗)及和缓医疗不同。预防性
  • 颚胃动物门颚胃动物门(学名:Gnathostomulid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这类无体腔的动物体型很小,生活在浅海细砂间,于1956年发现。目前已记录了18个属,大约有100种。
  • 朱利安·施温格朱利安·西摩·施温格(英语:Julian Seymour Schwinger,1918年2月18日-1994年7月16日),犹太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与理查德·费曼、朝永振一郎共获1965年诺贝
  • 沃尔夫冈·莱昂哈德沃尔夫冈·莱昂哈德(德语:Wolfgang Leonhard 1921年4月16日-2014年8月17日)德国政治作家、苏联、东德、共产主义史学家,生于德国共产党家庭,母亲与为德国共产党创始人罗莎·卢森堡
  • 李罗权李罗权(英语:Louis Lee,1947年4月20日-),台湾地球科学家,专长太空物理及地球物理学。生于台湾彰化县田尾乡。曾经担任中华民国国家太空中心主任一职,任内经历福尔摩沙卫星二号的成功
  • 托马斯·哈里奥特托马斯·哈里奥特是一位英国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翻译家。一些资料表明他还使用其他的姓,比如Harriott 或 Hariot。他有时被享誉有将马铃薯引入英国和爱尔兰。最近的研究表明哈里
  • 钓鱼钓鱼,又名垂钓,是一种捕鱼方法,也是一种运动或娱乐的方式。六七千年前的先民就开始钓鱼。周文王曾和儿子们在灵沼钓鱼取乐。战国时范蠡也爱钓鱼,常把所钓之鱼供给越王勾践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