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丹危机发生在伊朗国有化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的资产及驱逐阿巴丹炼油厂的西方企业后的1951年至1954年间。
英伊石油公司是英国“唯一且最大的海外资产”,又是英国艾德礼及埃内斯特·贝文战后时期的“民族自豪泉源”。即使到“1940年代及1950年代初,一些英国高官仍理所当然地相信波斯石油就是英国石油,因为当地的石油是英国发现的,由英国资本发展,并且是透过英国的技术和才能开采”。
对此相对,伊朗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认为英伊石油公司在1933年与伊朗达成的协议是“不道德和非法的”,摩萨台“指责英国在伊朗境内从事的所有商业活动”。英国担忧摩萨台的政策一旦变得普遍,“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也会废弃与英国达成的共识”。
1951年3月,伊朗国会通过国有化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受到大批伊朗民众的支持,伊朗石油被视为久久未能兑现的可靠国家财富,用以消除国内的贫穷问题。英国则视之为违反协约,不能够接受。英伊石油公司被国有化后,英国驻美国外交人员认为容许伊朗国有化英伊石油公司“会被看作是俄国人的胜利”,也会“造成每年数以十亿英镑计的国际收支损失,严重影响我们的整军计划及生活质素”。
英国军舰于是封锁阿巴丹。同年8月22日,英国对伊朗实施一系列的经济制裁,禁止糖、钢等英国主要的商品出口到伊朗,又将在伊朗油田工作的所有英国人及阿巴丹的300名行政人员撤走,冻结伊朗在英国银行开立的硬货币户口。
1951年秋,在英国工人撤离后,伊朗人自信可以雇用非英籍的技术人员以保持石油产业的运作,并训练本国人逐渐替代他们。不幸地,美国、瑞典、比利时、荷兰、巴基斯坦及德国都拒绝派出可用的技术人员投身被国有化的伊朗石油业,只有意大利予以援手,说明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伊朗国有化争议上支持英国。
1952年7月,英国皇家海军拦截了一艘意大利油轮“罗丝玛莉号”,指称油轮运载的石油是被盗的财产,迫使油轮驶进英国的保护港亚丁。运载伊朗石油的油轮被英国皇家海军拦截这个消息传开后,其他油轮都被吓跑,有效地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
伊朗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因阿巴丹危机而下台,中央情报局及军情六处在这次代号为阿贾克斯行动的政变里扶植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上台。1954年8月,英伊石油公司由一个国际财团控制,股权分配的份额如下:40%股权由五家美国企业平均瓜分(每家占8%)、英国石油占40%股权、壳牌占14%股权、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占6%股权。伊朗原本与英伊石油公司达成的协定收取20%利润也修改成25%。在同一时间,在沙特阿拉伯及其他产油国与美国石油企业合作可以获得50%利润。
航空 · 阿拉斯加 · 阿莫科 · am/pm · 亚拉 · ARCO · 澳洲 · BP连接 · 不列颠 · 伯麦 · 加拿大 · 嘉实多 · 伊拉克 · 国家 · 壳牌麦克斯英国 · 俄亥俄 · 海湾信托 · 俄罗斯 · 太阳能 · 运输
油田 · 芝加哥怡安中心 · 新奥尔良阿莫科大厦 · 能源广场 · 亚特兰蒂斯PQ ·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 · 太阳神之屋 · 金斯伯里 · 伊俄莱尔钻井平台 · 麦道格钻井平台 · 北极星 · 里奇菲尔德塔 · 桑格切尔 · 海洋搜求钻井平台 · FPSO赛尔利恩号 · 萨洛姆湾 · 雷马
力量平衡球场 · BP福特世界拉力车队 · BP国家锦标赛 · BP自然世界书籍奖 · BP步行桥 · BP人像画奖 · 有机化学BP教授 · MTN8杯 · BP雅典卫城拉力赛
罗伯特·安德森 · 西尔维娅·巴卡 · 约翰·布朗 · 鲍勃·达德利 · 威廉·弗拉泽 · 威廉·达西 · 托尼·海沃德 · 罗伯特·霍顿 · 道格·萨特尔斯 · 思文凯
阿巴丹危机 · MT港口号 ·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件 ·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 英苏入侵伊朗 · 伊朗政变 · 托里坎荣号 · 普拉德霍湾泄漏 · 德克萨斯市爆炸
英伊石油公司 · BP美国生产公司诉伯顿案 · BP撞击坑 · 伯麦石油公司诉苏格兰检察总长案 · 达西协定 · 利安达西 · 北海撞机 · 英伊石油公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