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层

✍ dations ◷ 2025-04-25 09:22:26 #中间层
中间层(英语:mesosphere)为地球大气层的一层,又称为中气层,其高度在50—85 km,下方是平流层,上方是热层。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因此其大气存在相当强烈的垂直方向的运动。由于它位处于飞机所能飞越的最高高度及太空船的最低高度之间,只能使用亚轨道飞行的火箭进入,从而造成它是人类认知最少的一层大气。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升至80 km左右时气温降至160—190 K,在中间层顶部的气温可以低至173 K(−100°C即−146°F),当中又会因纬度及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中间层底部,高浓度的臭氧会吸收紫外线使平均气温徘徊在−2.5°C左右,甚至会高达0°C左右。但随着高度增加臭氧浓度会随之减少,所以在中间层顶的平均气温又会降至−92.5°C的低温,这也是大气垂直结构内最低温的部分。由于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中间层会发生较为强烈的垂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但由于中间层的平均气温递减率比对流层的小,虽有少部分的对流活动发生,但相对地都较稳定,甚少发生高气压、低气压的现象。亦因为中间层的大气密度非常之低,所以这层的热力构造主要由氧分子把太阳的紫外线吸收进而把大气加热,与及二氧化碳放射出红外线而冷却两者的平衡去决定。在中间层比较有趣的是,夏季会比冬季处于一个气温更低的状态。这是因为冬季时,大气重力波破碎在这一层输送向西的动量,如同施加向西的拖曳力。为了平衡这一拖曳力,大气必须朝极地经向运动获得朝东的科氏力。这一由夏极地到冬极地的经向运动造成了夏极地的大气上升,绝热膨胀冷却;冬极地的大气则下沉,绝热压缩加热。这一环流对温度的影响超过了太阳辐射加热,因此中间层顶的温度反而是阳光直射的夏极地最冷,无阳光的冬极地最热。因此,夏季中间层顶的气温可以低至−100°C以下。如此低温之下,像夜光云般的特殊薄云也有可能被观测到。而在中间层顶以上的大气所蕴含的原子・分子因受到太阳的紫外线影响而进行电离,增加了自由电子。这样地大气进行电离的一层称作电离层,而当中最底的一层D层就位于中间层顶附近,即离地面50至90公里的高空,所以中间层顶部的电子密度处于一个比较多的状态。正如前述一样,中间层不会发生高・低气压。但因为中间层的大气密度非常之小,故像行星波之类的长周期波动,会以一个大的震幅从底层传递上来。根据这样的波动现象,在震幅极端大的地方会形成力学上不稳定的部分。再者,这种波动现象亦同样对其附近的大气循环造成较大影响。中间层连同平流层被视为地球大气层的“中层大气”。所以位处于离地80公里上空的中间层顶刚好与地球大气层中最外的第二层-热成层作分隔。这个高度亦同样是湍流顶层的所在,在此之下各种化学物质都会因湍流旋转之下而混和。超越这个高度后,各种化学物质的标高会有所不同。每天均有数以百万计的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在中间层里被燃烧。流星体进入中间层后,会与中间层的气态粒子相撞,引致铁或其他金属原子的高度集中。这种相撞大多会产生足够热力使这些下坠物会在它们到达地表前被燃尽。夜光云也出现于中间层。

相关

  • 低毒性病毒科低毒性病毒科(Hypoviridae) 又译作次毒(性)病毒科或轻毒(性)病毒科,是双琏RNA病毒中的一科,该类病毒主要感染菌类。下有一属:*次毒病毒属(Hypovirus,又译作低毒性病毒属)直径50-80nm,
  • 沿海州份美国沿海州份(Coastal states)指的是美国所有拥有海岸线的州,包括了海岸、湾岸和湖岸。美国有二十三个州位于海岸或湾岸,另外有八个州濒临五大湖。但纽约州两者皆备,故实际有三十
  • 额叶额叶(Frontal Lobe)是脊椎动物的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前半部(顶叶前方、颞叶上方),在人类大脑当中,比起其余脑中的“叶”,这是最大的一部分,而有些动物的脑几乎不存在额叶。这个结构和
  • 萨利希语系萨利希语系,若根据当地华民对原住民的称呼,亦可作沙利殊语系。它是北美原住民的一个语系,一共包括23种语言,现时分为以下三个分支:贝拉库拉语族、海岸萨利希语族及内陆萨利希语族
  •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概念和语言来对一个系统的描述。创建数学模型的过程叫做数学建模。数学模型不只用在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宇宙学)和工程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
  • 宇宙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英语: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简称CMB,又称3K背景辐射)是宇宙学中“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热辐射。在早期的文献中,“宇宙微波背景”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R
  • 马尔纳拉科屈埃特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马尔讷拉科凯特(法语:Marnes-la-Coquette)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上塞纳省的一个市镇,属于布洛涅
  • 旁氏表旁氏表(Punnett square),又称棋盘法,是用于预测特定杂交或育种实验结果的一种图表。这种图表以发明者Reginald C. Punnett的姓名来命名,并被生物学家用于确定后代中拥有特定基因
  • 科比尔卡布莱恩·科比尔卡(英语:Brian Kobilka,1955年5月30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和细胞生理学教授和博士。他也是ConfometRx,一家专注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共同创办人
  • 木村资生木村资生(日语:木村 資生,1924年11月13日-1994年11月13日),日本生物学家。他因提出分子水平的中性演化理论和对理论群体遗传学的完善而闻名于科学界。他的《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