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09-07 08:43:17 #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太平洋飓风季,2019年气象

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19年6月开始。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台风,并被列入2019年太平洋台风季。在东、中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分别是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英语:NHC)及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英语:CPHC)命名,国际编号分别为xxE或xxC。更多关于东、中太平洋的飓风,请参见太平洋飓风季。

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一个气旋生成于2019年6月26日的飓风阿尔文(Alvin)。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6月23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3E。

6月26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1E。晚间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阿尔文”(Alvin)。

6月28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6月29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6月28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

6月30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芭芭拉”(Barbara)。

7月2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7月4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

7月5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月6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7月7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3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

7月6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科斯梅”(Cosme)。

7月8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7月9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15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7E。

7月22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5E。

7月23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达利拉”(Dalila)。

7月24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7月25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E。

7月27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6E。

7月2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埃里克”(Erick)。

7月30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认为埃里克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飓风发报。晚间,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

7月31日凌晨,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晚间,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

8月1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下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8月2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4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5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7月28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7E。

7月29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弗洛茜”(Flossie)。

7月31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1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3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认为弗洛茜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热带风暴发报。

8月5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6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2日凌晨,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8月3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8E。

8月4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吉尔”(Gil)。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5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9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

8月12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9E。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亨丽埃特”(Henriette)。

8月13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1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

8月21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0E。

8月22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伊沃”(Ivo)。

8月25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31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8E。

9月1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茱丽叶”(Juliette)。

9月3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

9月4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E,不久后,国家飓风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更于30分钟后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2E。当晚,12E进入中太平洋海域,因此改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接续发报。

9月6日上午5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阿科尼”(Akoni)。同日晚间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10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

9月12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3E。

9月13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基科”(Kiko)。

9月15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9月16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

9月17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9月1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9月25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9月1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

9月17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洛雷娜”(Lorena)。

9月19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9月20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一级飓风。

9月22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9月16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9月17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4E。

9月1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马里奥”(Mario)。

9月22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24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27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

9月28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判定其为一潜在热带气旋,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6E。

9月29日凌晨(当地时间9月28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纳尔达”(Narda)。

9月30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热带风暴。

10月1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热带低气压。稍晚,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2日傍晚,一个低压在夏威夷西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C。晚间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评定为一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1C,并于一小时后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命名为“艾玛”(Ema)。

10月14日凌晨,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下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7日上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10月1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8E。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奥克塔夫”(Octave)。

10月19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10月20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9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

10月20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9E。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普里西拉”(Priscilla)。

10月21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1月13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3E。

11月15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20E。晚间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雷蒙德”(Raymond)。

11月17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1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除了被国家飓风中心和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7月12日凌晨,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7月13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4E。

7月14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4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8E。

10月16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判定其为一潜在热带气旋,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7E。

10月17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1月15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

11月16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21E。

11月19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下面的名字将被用于于2019年在东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风暴。如果有退役名称的话,将由世界气象组织在2020年春天宣布。在这个名单中未退役的名字将在2025年的风季中再次使用。黑色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黑色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未使用之名字则以灰色字体表示。

下列名称将用于2019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风暴。

以下图表显示了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登陆资料(如有)。在括号内的死亡人数属于非直接,但仍与风暴有关的死亡。所有破坏及死亡数字都包括风暴在扰动及温带气旋阶段时的资料。


相关

  • 痳疯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威廉·蒂莫西·高尔斯威廉·蒂莫西·高尔斯爵士,KBE,FRS(英语:Sir William Timothy Gowers,1963年11月20日-),英国数学家、作家,1998年菲尔兹奖得主。高尔斯早年受教于英格兰剑桥郡的国王学院(英语:King's C
  • 高层云高层云(英语:(As)Altostratus (cloud))是中云的一类,于2000米以上高空形成,像一种带有条纹的幕,颜色多为灰白色或灰色,有时有一点微蓝色,有时较为均匀,但云底没有明显的起伏。高层
  • 净符净符,是道教、佛教、中国民间信仰所用的一种符箓,有去煞避邪的功用。通常,“净符”使用前,须向庙宇或者家中奉祀之神明祷告,绕过香炉三圈,方生效力。如实在无法取得,亦可自制“简易
  • 大坪期大坪期(Dapingian)是奥陶纪的第三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70–467.3百万年前。
  • 中脑边缘通路中脑边缘通路,又称奖赏途径,是脑中的多巴胺通路。此通路连接中脑的腹侧被盖区以及前脑基底核内的纹状体。纹状体中包括有伏隔核及嗅节结(英语:Olfactory tubercle)。隔核(内侧隔核
  • 狍,即中国狍、中国东北狍,又称野狍、狍子、麅子、狍鹿、羊鹿、野羊、矮鹿,在生物分类学上是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狍亚科狍属的一种动物。是东方狍之下的亚种。狍属中型鹿类,无獠牙
  • 卢卡斯Marcia Lucas(1969年-1983年) Mellody Hobson(2013年-)小乔治·沃尔顿·卢卡斯(英语:George Walton Lucas Jr.,1944年5月14日-),是美国电影导演、制片人和编剧,代表作是史诗式作品《星球
  • 271<< 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 271是270与272之间的自然数。网上有人说温家宝家族拥有27亿!所以叫271!另外还被人称为“星空大师”。
  • 榕属榕属(学名:),又名无花果属,是桑科内的其中一属也是无花果族(学名:)的唯一属,内里包含近八百种的树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等。它们原为热带雨林的原生品种,但也有部分延伸至暖温带,常被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