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10-17 10:23:29 #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太平洋飓风季,2019年气象

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19年6月开始。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台风,并被列入2019年太平洋台风季。在东、中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分别是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英语:NHC)及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英语:CPHC)命名,国际编号分别为xxE或xxC。更多关于东、中太平洋的飓风,请参见太平洋飓风季。

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一个气旋生成于2019年6月26日的飓风阿尔文(Alvin)。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6月23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3E。

6月26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1E。晚间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阿尔文”(Alvin)。

6月28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6月29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6月28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

6月30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芭芭拉”(Barbara)。

7月2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7月4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

7月5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月6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7月7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3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

7月6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科斯梅”(Cosme)。

7月8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7月9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15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7E。

7月22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5E。

7月23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达利拉”(Dalila)。

7月24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7月25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E。

7月27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6E。

7月2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埃里克”(Erick)。

7月30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认为埃里克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飓风发报。晚间,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

7月31日凌晨,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晚间,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

8月1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下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8月2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4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5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7月28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7E。

7月29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弗洛茜”(Flossie)。

7月31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1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3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认为弗洛茜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热带风暴发报。

8月5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6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2日凌晨,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8月3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8E。

8月4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吉尔”(Gil)。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5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9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

8月12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9E。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亨丽埃特”(Henriette)。

8月13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1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

8月21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0E。

8月22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伊沃”(Ivo)。

8月25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31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8E。

9月1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茱丽叶”(Juliette)。

9月3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

9月4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E,不久后,国家飓风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更于30分钟后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2E。当晚,12E进入中太平洋海域,因此改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接续发报。

9月6日上午5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阿科尼”(Akoni)。同日晚间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10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

9月12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3E。

9月13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基科”(Kiko)。

9月15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9月16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

9月17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9月1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9月25日上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9月16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

9月17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洛雷娜”(Lorena)。

9月19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9月20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一级飓风。

9月22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9月16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9月17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4E。

9月1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马里奥”(Mario)。

9月22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24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27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

9月28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判定其为一潜在热带气旋,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6E。

9月29日凌晨(当地时间9月28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纳尔达”(Narda)。

9月30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热带风暴。

10月1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热带低气压。稍晚,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2日傍晚,一个低压在夏威夷西方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C。晚间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评定为一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1C,并于一小时后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命名为“艾玛”(Ema)。

10月14日凌晨,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下午,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7日上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10月18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8E。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奥克塔夫”(Octave)。

10月19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10月20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9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

10月20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19E。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普里西拉”(Priscilla)。

10月21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1月13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3E。

11月15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20E。晚间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雷蒙德”(Raymond)。

11月17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晚间1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除了被国家飓风中心和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7月12日凌晨,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7月13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4E。

7月14日晚间,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0月14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8E。

10月16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判定其为一潜在热带气旋,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7E。

10月17日凌晨,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11月15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

11月16日下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21E。

11月19日上午,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下面的名字将被用于于2019年在东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风暴。如果有退役名称的话,将由世界气象组织在2020年春天宣布。在这个名单中未退役的名字将在2025年的风季中再次使用。黑色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黑色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未使用之名字则以灰色字体表示。

下列名称将用于2019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风暴。

以下图表显示了2019年太平洋飓风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登陆资料(如有)。在括号内的死亡人数属于非直接,但仍与风暴有关的死亡。所有破坏及死亡数字都包括风暴在扰动及温带气旋阶段时的资料。


相关

  • 工业工程学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和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研究如何分析复杂系统并建立抽象模型从而改进系统的学科。与传统工程学及数理
  • Kr3d10 4s2 4p62, 8, 18, 8蒸气压第一:1350.8 kJ·mol−1 第二:2350.4 kJ·mol−1 第三:3565 kJ·mol主条目:氪的同位素氪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Kr,原子序数是36,是一种无色
  • 燃素说燃素说(英语:Phlogiston theory),是一个已被取代的化学理论,起源于17世纪。这个理论假设,任何物质在燃烧时,都会释放出一种名叫燃素(Phlogiston)的成分。这个学说被安托万-洛朗·德·
  • 少精液症少精液症(Hypospermia)是指男性在射精时,精液量少于1.5 ml的症状,和精液过剩症是相反的症状。少精液症和少精子症(英语:oligospermia)不同,后者是指精子计数太低的症状。男性正常情
  •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 大气力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天气 (分类) · (主题)气候 (分类) 气候变迁 (分类)大气科学研究[[大汽”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
  • 地图绘制暨地籍局地图绘制暨地籍局(葡文: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Cartografia e Cadastro, DSCC),前身为地图绘制研究委员会,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属下的局级部门,隶属澳门运输工务司。地图绘
  •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马来语:Universiti Utara Malaysia,简称 UUM),是位于马来西亚吉打州古邦巴素县新笃镇的一所公立大学。该校系依据1984年的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法令,于1984年2月16日
  • 放射药理学放射药理学是关于研究和制备放射性药物的一门学科。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中,核医学领域将放射性药物作为示踪剂来使用。其中,许多放射性药物采用的都是锝(Tc-99m)。在Klaus Schw
  • 琉球汉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安陵国安陵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今在河南省鄢陵县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战国策·楚策》唐雎不辱使命即讲述安陵国与秦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