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噪声

✍ dations ◷ 2025-11-09 04:23:25 #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随机性

如果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细胞的时候,尽管细胞的遗传背景是相同的,即便是在同一个组织中,细胞内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的大小和胞内结构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这种随机的可变性被称为细胞内噪声。这些明显的随机差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细胞内噪声通常描述在基因的表达层面,比如细胞内或者细胞间某些基因产物的浓度或者拷贝数。因为基因表达水平对细胞的很多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的物理特征、对刺激的响应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基因表达存在差异这种特性已经被证明对细胞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义细胞内噪声最常用的是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η X = σ X μ X , {\displaystyle \eta _{X}={\frac {\sigma _{X}}{\mu _{X}}},}

其中, η X {\displaystyle \eta _{X}} 是在一定数量下的 X {\displaystyle X} 所对应的噪声, X {\displaystyle X} , μ X {\displaystyle \mu _{X}} 是数值X对应的平均值, σ X {\displaystyle \sigma _{X}} X {\displaystyle X} 的标准差。这种测量方法是没有单位的,因为它只是对噪声的重要性做一个相对的比较,所以就没有必要知道知道它的绝对含义。

其它定量的方法是数学上的Fano因子(英语:Fano factor):

F X = σ X 2 μ X . {\displaystyle F_{X}={\frac {\sigma _{X}^{2}}{\mu _{X}}}.}

标准化后的方差是:

N X = η X 2 = σ X 2 μ X 2 . {\displaystyle N_{X}=\eta _{X}^{2}={\frac {\sigma _{X}^{2}}{\mu _{X}^{2}}}.}

细胞噪声通常被细分成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两类。内部噪声指的是在一个细胞内起响应的元件的数量差异,比如在一个细胞中,两个基因在相同的条件下,仍有着表达量的差异。而外部噪声描述的是不同的单个细胞在相同条件下,特定基因的表达所具有差异。这两种噪音可以通过双荧光报告系统(dual reporter studies)进行研究,比如将绿色荧光蛋白和黄色荧光蛋白(英语: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成像的手段去进行研究。

相关

  • 输血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可算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出现场合包括了外科手术备血以防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等。输血可以针对不同血液成分(或称“血品”)进行输入,包括了全
  • 萨瓦河萨瓦河(塞尔维亚语:Сава,克罗地亚语:Sava,德语:Save, 匈牙利语:Száva)是流经东欧的一条河流。萨瓦河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赫塞哥维纳和塞尔维亚,在贝尔格莱
  • 墨西哥鼠尾草墨西哥鼠尾草(学名:Salvia divinorum),俗名预言者鼠尾草(Diviner's Sage)、先知鼠尾草(Seer's Sage)、Ska María Pastora,鼠尾草属植物,它能引发幻视以及其他幻觉,是一种精神药物。原
  • 丙酸杆菌等丙酸杆菌属(学名Propionibacterium)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
  • 纯电动车纯电动车,又称电瓶车(英语: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缩写:BEV),多被简称为电动车,是指以事前已充满电的蓄电池(大容量电瓶)供电给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的车辆,而电池的电量由外部电源补
  • 胡桃醌胡桃醌,一种含萘核的醌类。从苯+石油醚中结晶出的胡桃醌为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热水,可溶于乙醇、乙醚,以任意比溶于苯、氯仿。溶于碱液呈紫红色。可升华,可随水蒸气蒸发。胡桃
  • 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指人类社会在进餐时的各种公认礼貌标准,相反有些举止行为,在进餐时被认为是无礼,或影响别人食欲的。各国人们由于文化各异,所以餐桌礼仪在各国都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死
  • 2019冠状病毒病梵蒂冈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梵蒂冈疫情介绍梵蒂冈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发生的情况。2019冠状病毒病于2020年3月5日波及梵蒂冈。 方济各教宗于2020年2月26日(圣灰礼仪星期三)举行的弥撒
  • 葛 (植物)葛(学名: var. )是葛属山葛的变种。其根部为中草药葛根(中药拉丁名),又名鹿藿、黄斤、鸡齐根,主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颈僵)、烦热消渴、泄泻、痢疾、麻疹不透、高血压、心纹痛、耳聋
  • 囊尾蚴囊尾蚴(Cysticercus)指的是带绦虫属动物的幼虫,可以导致囊虫病。囊尾蚴发现于17世纪晚期。囊尾蚴的中间宿主为猪、牛、羊等动物,囊尾蚴寄生于这些动物的肌肉中,并通过食物传播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