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

✍ dations ◷ 2025-10-28 18:45:20 #呋喃
呋喃(英语:furan)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呋喃环的化合物即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液体,沸点接近于室温。呋喃具有毒性且为2B类可能致癌物质。它常作为合成其他复杂有机物的起始原料。呋喃性质与苯相似,可由松木蒸馏得到,可溶于多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包括丙酮、醇、醚,微溶于水。为多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与药物的前驱体,如常被作为溶剂使用的四氢呋喃。“呋喃”的英文单词 furan 来自于拉丁文单词 furfur ,即米糠。 第一个被发现的呋喃衍生物是卡尔·威廉·舍勒于1780年发现的2-糠酸。另一种重要衍生物糠醛,由德贝莱纳于1831年报道。而呋喃本身是在1870年被德国化学家制备成功。工业生产呋喃可由糠醛在钯的催化作用下脱除羰基而得,或在氯化铜水溶液催化下将1,3-丁二烯氧化:实验室中,制取呋喃可以先将糠醛氧化为呋喃-2-甲酸,再对之脱羧。它也可由戊糖的热分解获得,也包括固体纤维素,尤其是松木。呋喃的经典合成线路是Feist–Bénary合成。而最简单的合成法之一是帕尔-克诺尔合成,用1,4-二酮与五氧化二磷 (P2O5)反应。另外,通过回收噻吩的合成工艺中, 1,4-二酮和劳森试剂反应所得到的副产品也可以得到呋喃。由于其分子中氧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在共轭轨道平面内形成大Π键,使得共轭平面内共6个电子,符合4n+2规则,所以呋喃具有芳香性(见休克尔规则)。芳香性使得呋喃具有“易取代难加成”的性质。氧的另外一对孤对电子向外伸展。氧原子本身符合sp2杂化。由于芳环的存在,呋喃的化学行为就与其它不饱和杂环不太相似。呋喃和被盐酸浸过的松木片作用,松木片会显绿色。

相关

  • 传统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之前在不同的
  • 埃伦伯格克里斯汀·戈特弗里德·埃伦伯格(德语: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年4月19日-1876年6月27日),生于德国德利慈(Delitzsch),著名博物学家、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地理学家、
  • 病毒包膜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失温症失温症(Hypothermia,源自希腊文“ὑποθερμία”),又称低温症、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 °C(95.0 °F)时的现象。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温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
  • 卡尔·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迪乔治综合征迪乔治综合征(DiGeorge syndrome;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疾病,会导致鼻及鼻梁基部宽大、人中短、上唇薄、耳廓异常、颚裂、心脏容易出现多重异
  • 灵长类灵长目(学名:Primates)是哺乳纲的一个目,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细分原猴及简鼻亚目(包括人)。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热带雨林的树上,许多灵长目的特征表现了其适应三维立体环境的能力,大部
  • 小肠小肠(英语:small intestine、拉丁语:Intestinum tenue)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从在胃部后面一直延伸至大肠,是进行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对于无脊椎动物而言,一般会采用消化系统
  •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血管母细胞瘤累及小脑、脊髓、肾脏以及视网膜。其若干病变包括肾脏血管瘤
  • 医病关系医患关系、医病关系(英文: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是指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在现代医学伦理的概念中,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赖合作之基础。大多数医生从实习开始,甚至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