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投降

✍ dations ◷ 2025-04-10 07:44:12 #无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是指在作战结束时战败的一方允许战胜方完全控制其政治和社会,对其中的事务进行任何处理。一般来说,提出无条件投降会延长战争的时间,因为这样的要求排除了任何要求双方都做出妥协的停战的可能性。1943年初,同盟国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当时同盟国担心西方国家与苏联的同盟会分裂,威胁到对纳粹德国的胜利。由于无条件投降排除了任何进行停战谈判的可能性,西方国家可以以此向苏联保证它们会与苏联一起直到最终战胜纳粹德国。苏联决定参加这个要求。当时纳粹德国宣传部以此声称同盟国的目的在于完全摧毁德国来激励德国人民背水一战。阿道夫·希特勒排除了任何投降的可能性,于1945年4月30日自杀。他通过遗嘱指定的帝国总统卡尔·邓尼茨发表电台演讲说:“我最重要的任务是防止德国人民被入侵的苏维埃敌人消灭。只因此军事战斗继续下去。”此时许多地区的德军已经投降,但是邓尼茨依然试图与西方国家达成一个部分停火。由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带领的德国代表团于5月6日在法国兰斯盟军最高指挥部提出这个要求时立即被盟军最高指挥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拒绝。邓尼茨一开始只授权约德尔“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部签署一个停火协议。”但艾森豪威尔拒绝后他通电下令约德尔签署彻底无条件投降。这个投降于5月7日2:41签署,从5月8日23:01开始生效。由于这个无条件投降只是由约德尔,而不是由德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签署的,因此于5月9日夜0:16在柏林苏军指挥部德德军陆海空三军指挥官代表邓尼茨再次签署证实了德国的无条件投降。西方盟军的签署人是亚瑟·泰德将军,苏军签署人是朱可夫元帅。由于在苏联德国投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生效,因此直到今天,5月9日在俄罗斯依然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庆祝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通过玉音放送发表《终战诏书》;9月2日,日方代表与同盟国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签署《降伏文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75年4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军队完成对越南共和国(南越)的攻势、占领其首都西贡,总统杨文明在独立宫(今统一宫)向北越上校裴信表示无条件投降,越南战争结束,越南全国统一。

相关

  • 积雨云积雨云(拉丁语:Cumulonimbus,符号:Cb),又名雷雨云,属于直展云族。积雨云可以单独从积云状态发展出来,也可能是伴随冷锋面产生的,通常会产生强阵性的降水,并伴有大风、雷暴等。积雨云是
  • 以色列历史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哈兰地区的闪族人,后来因神要求亚伯兰(后改名为亚伯拉罕)迁至“应许之地”的原故,迁居至迦南(Canaan),并结合当地的游牧文化,定居至约旦河西岸,即
  • 箭毒蛙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树棘蛙科或丛蛙科,是细小及白天活动的青蛙。它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当地部族将它们身上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过175
  • 潜意识潜意识人之某些欲望常不为现实社会所接受,该欲望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无法实现而消失于无形,该欲望一方面受到接踵而来的众多欲望所挤压,以至将其挤压至意识无法察觉的深处,另一方面
  • 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英语:Enantiomer (/ɪˈnæntiəmər, ɛ-, -tioʊ-/ ə-NAN-tee-ə-mər)),又称对掌异构物、光学异构物、镜像异构物或旋光异构体,不能与彼此立体异构体镜像完全重叠
  • 石墨石墨(Graphite),又称黑铅(Black Lead),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碳的其他同素异形体有很多,为人熟悉的例如钻石)。作为最软的矿物之一,石墨不透明且触感油腻,颜色由铁黑到钢铁灰不等,形状可
  • 无宗派基督徒非宗派教会(英语:Nondenominational Church),也叫独立教会(英语:Independent Church),是基督教教会组织的一种。 在教会组织体制上与传统教会、宗派、神学、信条等没有共融或隶属关
  •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国立高雄科技大学(英语译名: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高雄科大、高科大、高科 、NKUST。 是一所位于高雄市的国立科技大学,为台湾学生人数
  • 类别类别可以指: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MMA)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H2=C(CH3)COOCH3,无色液体,是将甲基丙烯酸(MAA)与甲醇酯化形成的,它是生产透明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