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犬

✍ dations ◷ 2025-09-06 22:08:58 #IUCN易危物种,澳大利亚哺乳类

澳洲野犬(学名:)或丁格犬(英语:dingo)是一群史前已经野化的犬,是狼的次级亚种,可能源自伊朗狼(),尽管叫做澳洲野犬,但其分布并不限于澳大利亚,也不是澳大利亚的原生物种。

澳洲野犬生活在澳洲各处,可居住在草地、沙漠、森林甚至湿地里。

考古证据显示澳洲野犬至少在3,500年前,就随着来自亚洲的南岛民族来到澳洲,然后从此在澳洲独自演化下去,直到十八世纪欧洲人带着狗进入澳洲为止。欧洲来的博物学家听到当地人描述澳洲野犬的长相后,认为它们是一种新的犬科动物,给了它这个学名。至于被人类驯化的狗,学名则叫做 ,一看就知道是一种狼的亚种(狼的学名是)。

不过科学家对澳洲野犬在生物学上的定位一直有意见,因为始终没有找到早期的实体样本,当初光靠几张画像跟口述外观定下的学名,很难说就是正确反映了它的出身。目前科学家最为普遍接受的澳洲野犬学名是,认为它们是从亚洲狼演化而成的一个亚种;最近的研究则指出澳洲野犬、狗跟狼,全都是源自同一遥远先祖的表亲。

不过长年研究野生澳洲野犬的雪梨大学野生动物学家马休•克罗瑟 (Mathew Crowther) ,对这样的分类法并不满意。他认为从澳洲野犬直立的耳朵、浓密多毛的尾巴、以及可以回头狂吠的颈子研判,澳洲野犬应当视为一种澳洲特有的独特物种。然而由于这三百年来,澳洲野犬跟欧洲移民带来的狗交配,现在很难分辨出纯正跟混血的澳洲野犬。

澳洲野犬是一个从未被彻底驯养的狗种。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在偏远的地方,与世隔离,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人类较少干预。它们没有距离相等的牙齿,也没有缩短了的吻突,这些特征可以把其他狗及其祖先伊朗狼区别过来。与狼一样,雌性澳洲野犬每年只有一次繁殖期。

已知最早的澳洲野犬颅骨在越南发现约有5500年的历史,在东南亚其他区域有发现澳洲野犬的化石自5000到2500年之久,而澳洲最早的纪录是在3500年前。

澳洲野犬的起源始终无法确定,但应跟西南亚的狼只有关,并可能崛起于人类开始发展农业的同时。现代的看法认为现代的狗是由数支在不同时期和地区驯养的狼的混种,现代的澳洲野犬应是一种早期驯养的相当纯血统的狗品种后裔。在以色列发现14000年之久的类似澳洲野犬的骨骸,在美洲发现9000年的骨骸是人狼共生关系的证据,当东迁时半驯的犬只伴随他们,在美国东南发现的卡罗莱纳犬类似澳洲野犬,并拥有其他犬种没有的共同基因特征。

相关

  • 沙勒姆·亚拉克姆沙勒姆·亚拉克姆(意第绪语:שלום־עליכם‎, 俄语和乌克兰语:Шолом-Алейхем,1859年3月2日-1916年5月13日),又译肖洛姆-阿莱汉姆,原名Solomon Naumovich Rabinovi
  • 姚开泰姚开泰(1931年4月11日-),中国病理生理学家。原籍江苏昆山,生于四川南充。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湖南医科大学(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授、肿瘤研究所所长。1991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年9月9日9时,在中华民国南京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东部战区大礼堂)举行,大日本帝国陆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签署投降书,向同
  • 的士数第 n {\displaystyle n} 个的士数(Taxicab number),一般写作 Ta ⁡ ( n
  • 天蚕蛾姬透目天蚕蛾(学名:Antheraea pernyi)即柞蚕,为天蚕蛾科目天蚕蛾属下的一个种。可产柞蚕丝。喜食壳斗科植物的树叶,特别是栎属及栗属的植物。
  • 明智光秀明智光秀(1528年-1582年7月2日),出身于美浓国的土岐源氏支脉。通称十兵卫,雅号咲庵。其父明智光纲(日语:明智光綱)早逝,受叔父明智光安照顾。正室为妻木熙子(实为光秀第二任妻子),嫡男是
  • 李梅树纪念馆李梅树纪念馆(The 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位于台湾新北市三峡区,在1995年4月成立,是一间以纪念台湾画家李梅树和展出其作品为宗旨所设立的纪念馆。目前由李梅树的儿子李景
  • 稻草人《稻草人》(英语:Strawman)是一部于1987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王童担任执导。此电影的主要内容以描述日治时期台湾农村人民生活作为背景,细腻描述台湾人遭遇,是“台湾近代三部曲”之
  • 更衣 (消歧义)更衣的意思有:
  • 溶胶凝胶溶胶凝胶技术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胶-凝胶化和热处理形成氧化物或其它固体化合物的方法。溶胶是一种胶状悬浮液,可借由胶化作用得到固体,而凝胶则是介于固体与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