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鹈鹕

✍ dations ◷ 2025-02-22 16:45:58 #美洲鹈鹕

美洲鹈鹕(学名:)为鹈形目鹈鹕科下的一种大型水鸟,以各种水生小动物为食。其身体大部分为白色,仅在飞行时能看到黑色的发翔羽。该鸟于夏季在美洲内陆繁殖,而在冬季会迁徙至南方沿海地区越冬,最远可抵达尤卡坦半岛[2]。在20世纪,该鸟的种群曾因人类捕杀以及环境污染而显著下降,但目前由于立法保护和民众意识增强,其种群已经十分庞大,故IUCN将其评为无危。

1785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莱瑟姆根据三只采集于纽约州哈德逊湾的标本描述了一种他称作“rough-billed pelican”(意为“糙嘴鹈鹕”)的物种[3][4] 。1789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动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订并扩充的《自然系统》中基于莱瑟姆的描述正式命名了美洲鹈鹕[5]。他将其划入鹈鹕属,并选择作为种加词。该词由古希腊语的ἐρυθρός(红)和ῥύγχος(鸟喙)二词组合而来[6]。美洲鹈鹕是没有亚种的单型种[7]。

美洲鹈鹕是北美洲体长最长的水鸟之一,与黑嘴天鹅体型相仿。该鸟羽翼丰满,全长130-180厘米,翼展2.4-2.9米,是除去加州神鹫外北美洲翼展最大的鸟类[8],其中雄鸟的翼展较大。雄鸟的鸟喙长29-39厘米,雌鸟则是26-36厘米[2]。美洲鹈鹕体重3-13千克,但大部分个体均在5-9千克之间,平均体重则是6.9千克[8]。其翅长52.5-63厘米,跗骨长10.8-13厘米,尾长13.5-16.7厘米,三者均是雄性略长于雌性[2]。

美洲鹈鹕全身羽毛几乎全为白色,仅有只能在飞行时看到的初级和次级发翔羽是黑色。每年自春季起直至交配后,其胸前的羽毛会有黄色光泽,而在自繁殖季过渡至非繁殖季时头部会有灰色羽毛[2]。

美洲鹈鹕的鸟喙巨大,上部扁平,下方有一个大喉囊。在繁殖季,其鸟喙会变为和其结膜一样的橙红色,并在上端长出角状物,具体位置约是鸟喙最前端三分之一处。这些角状物在交配后即脱落,鸟喙也会变成黯淡的黄色。其面部、喉囊和足部等没有羽毛覆盖的身体部位均是橙色[2]。

除去体型不同外,不同性别的美洲鹈鹕外观几乎一致。雏鸟在出生的前数周没有羽毛,之后会逐渐长出覆盖全身的白色绒羽。未成年个体的发翔羽和颈部羽毛为暗褐色,而裸露的部分则是暗灰色[2]。

美洲鹈鹕多在水草茂密的沼泽、湿地和河流附近成群筑巢繁殖[9]。其繁殖地多为北美洲内陆地区,包括加拿大的草原三省以及美国的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10]、明尼苏达州、爱达荷州,以及犹他州、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和科罗拉多州等州份北部[11]。其最北的繁殖地约为零度等温线,而最东的繁殖地则是苏必利尔湖[2]。

一般而言,美洲鹈鹕会在1月最低温度高于4℃的地区越冬[12]。其越冬地多是温暖的沿海地区,例如加利福尼亚州中南部和墨西哥湾沿岸,一部分种群也会在加州内陆、亚利桑那州南部、墨西哥高原以及密西西比河下游越冬[2]。该鸟最南的越冬地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北部,但部分个体会在迁徙途中被飓风吹离,并因此出现在其越冬范围以外的地区,像是伯利兹、牙买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巴拿马和洪都拉斯[1]。目前,最南的目击记录位于哥伦比亚的卡拉马尔[13]。越冬地位于美洲大陆分水岭不同侧的个体之间鲜少会有互动[2]。

此外,得克萨斯州南部及塔毛利帕斯州北部有一支不进行迁徙的种群[14]。

绝大多数美洲鹈鹕为候鸟。其有两条迁徙路径,分别对应繁殖地在落基山脉两侧的种群。其中,西侧种群多向南前往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15],而东侧种群则会向东南飞往墨西哥湾沿岸[16]。

美洲鹈鹕抵达繁殖地时间各地不一,一般是在当地河冰融化之时[17]:在内华达州繁殖的美洲鹈鹕会在每年二月末至三月初抵达[18];犹他州繁殖的种群则是三月上旬[15];怀俄明州黄石公园内的种群一般于四月抵达[19];而在加拿大繁殖的种群则要迟至四月末至五月方会抵达[17]。其南下的时间则取决于其越冬地点和繁殖地温度[17]。

美洲鹈鹕会成群迁徙,其鸟群一般最少有180只个体。在白天,美洲鹈鹕会借助上升的热气流以节省飞行所需的能量[2],飞行高度约为12-15米[15];而在晚上,美洲鹈鹕会停下休息并在次日黎明再次出发[2]。

美洲鹈鹕的捕食地点多为湿地、沼泽或是河畔,水深一般不超过2.5米[20]。在觅食时,美洲鹈鹕会站立于岸边或漂浮于水上,寻找水里的小鱼、鳌虾和两栖类。找到猎物后,该鸟会立刻将鸟喙伸入水中将猎物舀起并将其吞入喉囊中。美洲鹈鹕一般在昼间捕猎,但在繁殖季也会于夜晚捕食[21]。美洲鹈鹕有集群捕猎(英语:Pack hunter)的习性:数只美洲鹈鹕会一起通过扇动翅膀或是将鸟喙插入水中等方式将成群的猎物驱赶至岸边以便捕食[20]。其狩猎群规模可达20只[22]。此外,美洲鹈鹕会从其他水鸟处掠夺(英语:Kleptoparasitism)猎物,其目标包括其他美洲鹈鹕、褐鹈鹕、大蓝鹭、角鸬鹚和各种鸥[2]。

美洲鹈鹕在抵达繁殖地数日后就会开始求偶。确认配偶后,双亲均会参与筑巢。其巢穴略高于地面,由砂砾、泥土以及植被筑成[23],宽度多在60厘米上下,深约20厘米[15]。雌鸟会在鸟巢建成后4-5天内产下一枚蛋,并在1-2天后产下第二枚。其蛋约需30天孵化[24]。其鸟蛋为黯淡的白垩色,呈椭圆形[25],长宽为90×56.5毫米[2],重量约为母鸟体重的2-3%[15]。孵化会持续约一个月,期间父母双方会轮流孵蛋和捕食[23]。新孵化的雏鸟视觉尚未发育完全,运动协调能力亦极差,只能勉强抬起头部以接受父母的投喂或爬行数英寸[2]。由于幼鸟没有羽毛,其无法恒定自己的体温,故会不停颤抖。已有一定运动能力的幼鸟会在夜间抱团取暖[26]。较为年长的幼鸟会用鸟喙啄击同一巢穴中的其他幼鸟,将其驱赶至巢中较靠后的位置并因此更难被父母投喂而死亡率更高[27]。

在破壳1-2周后,幼鸟便可在巢穴周围爬行[26],而至20-24天大时更可站立行走,26天大时则能游泳[19]。2月龄的幼鸟已具有飞行能力,并会在此前几天一边振翅一边奔跑[2]。父母一般会在幼鸟破壳后17-25天后离开,只会在喂食时返回。期间幼鸟会形成由2-3只个体组成的小群体[23]。同一群体的幼鸟会彼此通过摩擦身体或肢体动作进行交流,尤其是在父母投喂结束后获得食物不足的幼鸟会向其他幼鸟寻求食物。如果对方拒绝分享食物,则可能会出现互相攻击的情况[27]。

破壳11-12周后,幼鸟会追随其父母迁徙至越冬地,并在2岁大时开始繁殖[28]。美洲鹈鹕不会重复利用去年的巢穴,但会拆除旧巢的材料来建筑新巢[2]。美洲鹈鹕的寿命一般为15-20岁[29]。

成年美洲鹈鹕只会在交配时发出低沉的咕噜声,而雏鸟则会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发出嘈杂的叫声[30]。

美洲鹈鹕对人类活动极度敏感,当人类靠近时会四散飞离,甚至会因此弃巢[31]。正因为此,有学者认为绝不应当贸然进入美洲鹈鹕的繁殖地[27]。

美洲鹈鹕曾在20世纪中叶因其食鱼的习性而被认为是害鸟并被大量射杀[2]。此外,其蛋壳亦会如其他鸟类一样受DDE等农药的影响而变得更为易碎 [32]。美洲鹈鹕种群因此在1960年代大量减少,但随后因政府的立法保护及民众保护意识的增加其种群不再下降[2]。目前美洲鹈鹕种群庞大且正在缓慢恢复,IUCN将其评为“无危”(LC)[1]。

相关

  • 焦磷酸四乙酯焦磷酸四乙酯(TEPP)简称特普,是一种含磷的有机化合物,是焦磷酸酯的衍生物,是一种无色有吸湿性的剧毒液体。是由法国化学家菲利普·克莱蒙(英语:Philippe de Clermont)所合成,是最早发
  • 约翰内斯·司各特·爱留根纳裘安纳·斯哥德·艾儒吉纳(英语:Johannes Scotus Eriugena, c. 815 – c. 877),又称爱留根纳(Eriugena)是爱尔兰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与诗人。他因为译注亚略巴古的伪丢尼修(Pseudo-
  • 网络时间协议网络时间协议(英语:Network Time Protocol,缩写:NTP)是在数据网络潜伏时间可变的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分组交换进行时钟同步的一个网络协议,位于OSI模型的应用层。自1985年以来,NTP是
  • 施理华施理华(葡萄牙语:Carlos Eugénio Correia da Silva,1834年12月17日-1905年11月5日),葡萄牙政治人物。出生在里斯本。其父是一个高级军官,曾参加葡萄牙内战。其母出生在富有的地主
  • 伊达·诺达克伊达·诺达克(Ida Noddack,1896年2月25日-1978年10月29日),娘家姓塔克,德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她与丈夫瓦尔特·诺达克一起发现了第75号元素铼,并且首先提出了核裂变的概念。诺达克
  • 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旨在告知使用者在某些特定时间或地点之特定运具状况或规定,并引导或指导使用者采取适当之措施或行为,避免发生延滞或意外事故。为达成此目的而设置的称为“交通管制设
  • 星云奖 (日本)星云奖(日语:星雲賞)是日本的奖项活动,给予SF作品奖赏。每年举办一次,由日本科幻大会的参加者投票,给予于上一年度完结之作品。类型包括小说、电视或电影动画、漫画、艺术等相关奖
  • 罗伯托·包蒂斯塔·阿古特罗伯托·包蒂斯塔·阿古特(西班牙语:Roberto Bautista Agut,1988年4月14日-)是一位西班牙职业网球运动员。他曾参加2009年地中海运动会,获得男子单打金牌和男子双打铜牌。他也参加了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李世达李世达(1533年-1599年),字子成,号渐菴,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泾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左都御史。壬子科(1552年)陕西乡试第二十一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吏部观政,授户部主事。四十二年改任吏部考功司主事,隆庆元年升任稽勋员外郎、考功司员外郎,隆庆二年,担任考功郎中,与陆光祖等人受到重用。隆庆初年,遇上曾祖父丧事回家守孝。复起为文选司郎中,三年(1569年)六月升为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给假归。隆庆六年七月起复,仍以原官提督誊黄,十二月调任南京太仆寺卿。万历二年(1574
  • 巴瑞《巴瑞》(英语:)是一部美国黑色犯罪(英语:Crime comedy)悲喜剧剧情喜剧(英语:Dramedy),由比尔·哈德尔和亚历·柏格创作和执行制作,于2018年3月25日在HBO首播。比尔·哈德尔同时担纲男主角,出演一名误打误撞爱上表演的抑郁职业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