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塔贝尔·潘克斯特

✍ dations ◷ 2025-09-12 04:38:16 #克里斯塔贝尔·潘克斯特

克里斯塔贝尔·哈里特·潘克斯特(Christabel Harriette Pankhurst)(1880年9月22日—1958年2月13日)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女权运动活动家、妇女社会政治联盟(英语: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WSPU)的创始人之一、英国女权运动领袖艾米琳·潘克斯特的长女。她与大妹妹西尔维亚、小妹妹阿迪拉(英语:Adela Pankhurst)是20世纪初著名的英国女权运动三姐妹。1918年英国实现妇女选举投票权之后,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批参加竞选议员的女性,在竞选失败之后,1921年她退出了政坛并移居美国,到了美国之后投身于基督教传教事业。

1880年9月,克里斯特贝尔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她的家庭是女权运动的世家,外祖母和外祖父对女权运动的关注影响了她的母亲艾米琳,而克里斯特贝尔的父亲理查德·潘克斯特(英语:Richard Pankhurst)也是一位热衷于女权运动的自由主义者。这又影响了克里斯特贝尔和她的两个妹妹。

在克里斯塔贝尔上学之前,就学会了阅读。在她的两个妹妹稍稍长大后,她和两个妹妹一起进入到曼彻斯特女子中学(英语:Manchester High School for Girls)学习。之后,她和家人的一个朋友在日内瓦生活了几年。1898年她父亲去世之后,她回到了母亲身边照顾家里。在20岁之后,克里斯塔贝尔进入到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她26岁那年她虽然获得了法学学士(简称LLB)的学位,但在当时律师行业却不允许女性涉入,因此她无法因此而得到法律方面的工作。

还在大学时代的克里斯塔贝尔就投身于女权运动。1903年10月,她和母亲在曼彻斯特家中与当时一些女权运动活动家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

1904年12月6日,克里斯塔贝尔在的演讲中说到了她自己因为性别原因,被拒绝进入律师界。因此,她呼吁要接纳妇女进入法律界。她认为现在存在着阻碍妇女进入法律界的多种障碍,她举例说:有些妇女虽然获得了伦敦的法学学位,却不被允许获得律师资格;有的女性虽然不被允许做律师代理人,但却从事繁忙的律师文书工作,实际上就是为男人“打杂”。

1905年,为争取妇女投票权,在一次自由党的会议上,她和女权运动活动家安妮·肯尼(英语:Annie Kenney)一起大声呼吁妇女投票权而打断了会议,为此她们两个人遭到逮捕,法庭判她们有罪,要么支付罚款,要么入监坐牢,两个人选择宁可进监狱也不支付罚款。因而,她们的行为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以及进一步激发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的声援活动。她的母亲艾米琳在女儿被捕并开庭受审之后,开始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抗议行动,因而她本人也遭到多次逮捕。

1906年,克里斯塔贝尔来到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伦敦总部,被任命为该组织的秘书。她被人们戏称为“暴民女王”。在这期间,她多次遭到逮捕。1907年在议会广场被捕并被判监禁,1908年,她和母亲艾米琳以及弗洛拉·德拉蒙德(英语:Flora Drummond)在弓街治安法院(英语:Bow Street Magistrates' Court)受到审判,罪名是散发传单、指使妇女社会政治联盟成员冲击下议院,审判结果三人被判三个月监禁。

但是,克里斯塔贝尔和她母亲以及妇女社会政治联盟的抗议活动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升级。在这之后的几年期间,由于妇女社会政治联盟采取的手段越来越激进,例如:砸破伦敦市政的窗户,纵火等行为。导致了警察突袭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办公室,并将她母亲等活动家再次逮捕入狱,克里斯塔贝尔本人也遭到了通缉,并逃到了巴黎。

1913年至1914年期间她住在巴黎,以逃避《猫捉老鼠法令》对她的起诉。但是她在巴黎没有停止活动,而是以巴黎为活动据点与本国国内的女权运动活动家保持沟通,并继续为《女权报》做编辑工作。

1914年8月一战爆发之后,法国成为战争前线,克里斯塔贝尔只好回到了英国。回到英国之后,她遭到了逮捕,为此她曾进行了绝食抗议。但还是被判处了3年监禁。而战争的爆发使她的母亲艾米琳认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面临来自德国的威胁,此时应该与英国政府合作。并说服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停止所有的激进活动,为此英国政府与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达成协议,释放了包括克里斯塔贝尔在内的所有在押的“WSPU”成员。

出狱之后的克里斯塔贝尔,9月8日在出现在英国皇家歌剧院并发表了“来自德国的威胁”的演讲,呼吁所有英国人放下歧见,团结一致。这次集会是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与新成立的英国爱国团体“大英帝国联盟(英语:British Empire Union)”一起发起的,这也是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在战争立场上与政府站在一起。在此期间,她和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重要成员诺拉·埃拉姆(英语:Norah Elam)一起,在英国全国各地发表演讲,号召青年男人应征入伍。她和支持者们还发起了“白色羽毛运动”,她们将象征着羞辱意味的白色羽毛塞给每一个遇到的平民着装的年轻男人,以此激励他们报名参军。

1915年10月,作为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的宣传报刊《女权报》改名为《不列颠报》。克里斯塔贝尔在报刊发表文章,呼吁男人当兵上前线,妇女去工厂做工,以此作为对国家的奉献。同时还在海德公园高举“把他们抓起来”的标语牌做宣传活动,号召人们保持对敌警惕,无论男女老少,如果在海岸线上发现可疑人,都予以拘捕。她还要求外相爱德华·格雷、内阁成员罗伯特·塞西尔、艾尔·克劳以及陆军将领威廉姆·罗伯逊(英语:Sir William Robertson, 1st Baronet)等人辞职,因为她认为这些人做事优柔寡断而不称职。

1918年2月6日,英国通过了《人民代表法》,这项法律当时尽管有条件限制,但是终于承认了妇女的投票权和参选权。在这之前的1917年11月,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宣布改为“英国妇女党(英语:Women's Party (UK))”。当该法律通过后,克里斯塔贝尔宣布,她代表英国妇女党参加12月14日举行的作为斯梅斯维克选区(英语:Smethwick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的1918年英国大选,这也是英国妇女在历史上首次参与投票和竞选。在竞选过程中,她提出了“胜利的和平”、“德国人必须为战争付出代价”、“英国为英国人”等竞选口号。最后在选举中,克里斯塔贝尔以775票败给工党候选人约翰·戴维森(英语:John Davison (politician)),一年之后“英国妇女党”也宣告解散。

随着1918年竞选的失败以及英国妇女党的解散,克里斯塔贝尔退出了英国政坛。1921年她移居到了美国。在美国,她最终成为“普利茅斯弟兄会”的传道人,并成为“耶稣重现”运动的重要成员。在1920年代期间,她在美国出版了不少有关基督福音的书籍。1928年身在加州的克里斯塔贝尔听到母亲在伦敦去世的消息之后,精神受到很大打击,为此,她特意将母亲收养的女孤儿贝蒂(Betty)接到了自己家,通过与贝蒂的朝夕相处从丧母的悲痛中逐渐恢复过来。

1930年代,克里斯塔贝尔曾返回英国居住了一段时期,在英国居住期间,作为“1936年新年荣誉(英语:1936 New Year Honours)”获奖者,英国授予了她“大英帝国勋章”,以表彰她为公共社会做出的贡献。二战爆发后她回到美国。在此之后,克里斯塔贝尔全身心地投入传播福音事业,20世纪50年代,她经常被邀请到美国各电视节目做演讲。

1958年2月13日,克里斯塔贝尔在家中去世,享年77岁。她去世之后,被下葬在加州圣莫妮卡的伍德劳恩纪念公墓(英语:Woodlawn Memorial Cemetery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相关

  • 弘文馆弘文馆,是朝鲜的行政机关与研究机关,是正二品的衙门。也称玉堂、(玉署/옥서)、(瀛阁/영각)。弘文馆成立于1463年,以取代原本的集贤殿。负责图书的管理与帮助王宫保管书库。1907年,
  • BMG 音乐版权管理公司BMG 音乐版权管理公司(BMG Rights Management GmbH,前身为贝塔斯曼音乐集团)是贝塔斯曼旗下的一家音乐公司,于2008年创立,业务为音乐发行及音乐录制。该公司的前身为贝塔斯曼音乐
  • 浴血擒魔《眼镜蛇》(英语:)是一部1986年美国动作片,由乔治·柯斯麦托斯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编剧兼主演,其他演员包括布里吉·尼尔森(英语:Brigitte Nielsen)、兰尼·桑托尼(英语:Reni Santo
  • 诺门罕 (地名)诺门罕(蒙古语:Номонхан)位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南部的新巴尔虎左旗。西面为哈拉哈河及外蒙古,东面为阿尔山市。1939年苏联红军与日本关东军在该处开战,结果苏联以立
  • 乔尔·科特克乔尔·科特克(1958年-)(Joël Kotek)是一名比利时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出生于根特,祖先是来自奥匈帝国的波兰语人口。1980年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取得现代史学位,1992年再以从巴黎政治
  • 曼努埃尔·阿马多尔·格雷罗曼努埃尔·阿马多尔·格雷罗 (西班牙语: Manuel Amador Guerrero, 1833 - 1909) 巴拿马医生、保守主义政治家、1904年至1908年任巴拿马共和国首任总统。格雷罗于1833年出生于
  • 2011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2011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为第2届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是中国国内最高级别的羽毛球俱乐部比赛。为迁就奥运积分赛的赛期,本届赛事于
  • 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 Stuart Blackton,1875年1月5日-1941年8月13日)是一名英国裔美国人。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1875年出生于英国英格兰谢菲尔德。1885年,詹姆斯随家人移民到美国,姓氏也从“Blacktin”改为“Blackton”。1896年,詹姆斯加入了爱迪生的电影放映机公司,习得电影制片技术,成为了一名电影制片人。1897年,詹姆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维塔格拉夫制片厂(英语:Vitagraph Studios)(Vitagraph Studios)。维塔格拉
  • 许振祎许振祎(1827年-1899年),字仙屏,江西奉新人。晚清政治、军事人物。咸丰初年,许振祎以拔贡生身份加入曾国藩军幕。当时湘军在江西对抗太平军不力,都邑相继,振祎偕内阁中书邓辅纶招募乡勇,在进贤、东乡击败敌军,不久收复吉安。论功以同知(副知府)铨选。同治二年(1863年),振祎考中癸亥恩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出任陕甘学政。当时河州降清回族重新起事反清,西宁一带回、汉民互相仇杀,科举久停。振祎组织补行八次岁科试,入学者数千人,多录降人子弟,安抚回民,并在泾阳建味经书院,教化民众。又申请陕、甘两
  • 节奏组 (语言)节奏组是应用法语讲话和朗诵的一种特点,因为法语和英语不同的是,在法语中,单词的重音不代表一种音位,重音的变化不会影响对语言的理解。英语一个单词中同样发音但重音在不同的音节时,表示不同的单词,法语每个单词的重音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所以串成一句话时,节奏可能和各个单词单独发音时重音分配有所不同,由轻重音节分配形成一句话中的各个节奏组。而英语每个单词的重音都在固定的音节上绝对不能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