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颗粒酶
✍ dations ◷ 2025-11-19 23:30:25 #颗粒酶
颗粒酶(英语:Granzymes)是由杀伤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质颗粒释放出的丝氨酸蛋白酶。颗粒酶诱导靶细胞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借此可以清除癌细胞以及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颗粒酶亦可杀灭细菌和防止病毒复制。在NK细胞和T细胞中,颗粒酶与穿孔素一起被包装在细胞毒性颗粒之中。颗粒酶可在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反式高尔基网中检测到。细胞毒性颗粒中的内容物的作用是允许颗粒酶进入靶细胞的细胞质。颗粒被释放到与靶细胞之间的免疫突触之中,其中穿孔素介导颗粒酶传递到靶细胞的内体之中,继而最终进入靶细胞的细胞质中。颗粒酶属于丝氨酸酯酶家族。颗粒酶与先天性免疫细胞表达的其他免疫丝氨酸蛋白酶较为类似,如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G。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相关
-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文:Ἱπποκράτης,前460年-前370年),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之医师,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后世人普遍认为其为医学史上杰出人物之一。在其所身处之上古时代,
- 基因遗传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
- 尼氏征尼氏征(Nikolsky's 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是皮肤科常见触诊项目之一。
- 貂另见内文貂属(学名 Martes)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一属。大部分貂属动物都居住在树上,以松鼠为食,它们的食物还包括小鸟和蛋。貂在中国主要产于东北地区,有多个品种。
- 犹太法典《塔木德》(希伯来文:תלמוד,Talmud,为教导或学习之意)是犹太教中认为地位仅次于《塔纳赫》的宗教文献。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间,记录了犹太教的律法、条例和传统。其
- 医疗科学医疗卫生科学(又称:医疗科学、健康科学、保健科学)与应用科学息息相关,旨在运用理工及技术之知识,解决与生物健康有关的问题。除了传统的医学外,此类学科还包括护理、公共卫生等学
- 食用色素食用色素(英语:colors, pigments),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又称着色剂,用于改善物品外观的可食用染料。常用于食物加工品、饮料、药物、口红与化妆品的染色上。由于各地的定义不同,有些
- 爱德华·珀塞尔爱德华·珀塞尔(英语:Edward Purcell,1912年8月30日-1997年3月7日),美国物理学家,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1979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珀塞尔担任过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福斯特法则福斯特法则(英语:Foster's rule),又称为岛屿法则(英语:island rule)、岛屿效应,是演化生物学中的一种规律,指物种会因为环境资源的变化而变得更大或更小,这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核
- 即时PCR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英语: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萤光染剂侦测每次聚合酶链锁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此实验法已被众多科学家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