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色新星

✍ dations ◷ 2025-09-12 08:39:53 #玻色新星

玻色新星或玻色超新星(Bosenova)是一种极小规模的、类似于超新星的爆炸。这种爆炸可以通过改变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的外加磁场实现。 由于费什巴赫共振,"自散射"作用从排斥力变为吸引力导致BEC“崩溃并反弹”或“震荡”

尽管爆发的总能量非常小,“崩溃并反弹”的描述在性质上很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版本的超新星核心坍缩,因此被称为“玻色新星”。其英文名称用了巴西音乐流派巴萨诺瓦(Bossa Nova)的梗。

实验中首次发现玻色新星,是在BEC内爆和收缩到小于光学探测器最小分辨率时,其自相互作用(Self-interaction)从斥力变为吸引力,并突然“爆炸”。这一爆炸中,凝聚体表面半数的原子似乎“消失”了,也就是说,它们既不存在于剩下的冷粒子中,也不存在于爆炸产生的气体云中。

几乎可以肯定,这些“消失”的原子就在附近某处,但并不在我们当前实验可以探测的形式下。可能的两种解释分别是,它们要么变成了两个铷原子粘合成的分子,要么它们已经从某处获得了足够的能量,从而以足够快的速度在我们观测前飞出我们的视野

在当前的BEC理论中,组成BEC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计算得十分粗略。这使得玻色新星尚未得到解释,因为孤立的原子团那几乎接近绝对为0的能量并不足以导致这种观测到的内爆。不过,一些平均场理论已经尝试将玻色新星解释为涌现。

BEC的玻色新星现象或许可以为中子星的演化研究提供灵感,也可以引导人们猜测尚处在假设阶段的玻色子星的可能性质,并促进将量子理论中的集体涌现推广。

相关

  • 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语: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DA)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直辖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对美国国内生产及进口的食品、膳食补充
  • 阿纳托利·布戈尔斯基阿纳托利·布戈尔斯基(或译阿纳托里·邦格里斯基,俄语:Анатолий Петрович Бугорский,1942年6月25日-),是苏联物理学家,毕业于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英语:Natio
  • 费迪南·艾森斯坦费迪南·哥德霍尔特·马克斯·艾森斯坦(Ferdinand Gotthold Max Eisenstein,1823年4月16日-1852年10月11日),德国数学家。艾森斯坦的数学才华很早便显露了,他在一篇自传式的文章写
  • 克劳斯·金斯基克劳斯·金斯基(Klaus Kinski,1926年10月18-1991年11月23日),原名克劳斯·君特·卡尔·纳克辛斯基(Klaus Nakszynski)德国演员,以在萤幕上的强烈演出及暴烈的性格著称,共演出超过180
  • 阳光电城根据国际能源总署的定义,阳光电城是以可再生能源来替代核能与化石燃料供应电力的一个城市或社区,以降低温室效应所造成的伤害,达到与环境永续共存的目标。阳光电城以太阳光电系
  • 饭沼欲斋饭沼欲斋(1782年-1865年),日本江户时代的科学家。他在江户研究荷兰科学(兰学),是其将西方植物学研究引入本草学之中。1856年,他完成20卷的《草木图说》,他在书中采用林奈分类系统,取代
  • 亨利·阿尼奥亨利·阿尼奥(芬兰语:Henri Aarnio,1993年7月9日-),芬兰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015年8月,亨利·阿尼奥出战斯洛伐克公开赛,赢得男子单打比赛亚军。只列出曾进入半决赛的国际赛事成绩:
  • 常文森常文森(1935年5月-),辽宁绥中人,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磁浮技术首席科学家。现任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国家863计划磁浮重大专项专家组副组长,解放军少将军衔。1935年生于辽宁省绥中
  • 洼寺昭洼寺昭(日语:窪寺 昭/くぼでら あきら ,1977年1月20日-2020年11月13日)是日本一名男演员,出身于东京都。他生前是自由职业者,其经纪业务委托平田事务所(日语:ヒラタオフィス)代为签订合约。洼寺昭在就读日本大学期间便开始了模特儿生涯,毕业后则以舞台剧为中心展开了演艺生涯。2003年,他在电视剧版《美少女战士》中饰演反派角色昆扎特并由此进入电视剧表演行业。2020年7月31日,洼寺昭与原本所属的经纪公司SR制作(日语:SRプロダクション)解约并成为自由演员。在成为自由演员后,洼寺昭将平田事务所
  • 帝王陵墓帝王陵墓,或称帝王陵园,简称“皇陵”或“帝陵”,是指君主的坟墓。陵墓中深深渗透着礼法的内容,天子死后的埋葬地称“陵”,诸侯称“封”,大夫称“坟”。坟丘的大小、衣襟棺椁、墓葬仪式都是按等级严加规定的。一些历史久远的帝王陵墓,可能由史料缺失、具体位置失传,而存在错误认知。中国清朝学者毕沅担任陕西巡抚期间,在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帝王陵墓前都树立了标记墓主人的石碑。而由于当时考古技术缺失,毕沅只能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来确定陵墓所在,结果所立石碑“对的和错的同样多”。中国在丧葬方面有“视死如生”、“事死如事生”(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