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塔涅耶夫

✍ dations ◷ 2025-09-12 16:58:47 #1856年出生,1915年逝世,浪漫主义作曲家,俄罗斯作曲家,罹患肺炎逝世者,弗拉基米尔省人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塔涅耶夫(俄语: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Танеев,1856年11月25日-1915年6月19日),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

塔涅耶夫出生在弗拉基米尔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随父母移居莫斯科,九岁就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后又从柴科夫斯基学作曲。尽管他们两人创作思想大大不同,但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友谊。相反地,他与强力集团和他们的支持者们就经常产生矛盾。1875年塔涅耶夫毕业,并获得作曲和钢琴金奖,成为学院历史上第一人。之后他随尼古拉·鲁宾斯坦到欧洲旅行,回国后到母校接替柴科夫斯基的作曲教授职位,还曾短时间担任过院长,直到1905年由于支持参加革命的学生而辞职。1915年,他在参加完斯克里亚宾的葬礼后感染了肺炎,不久后逝世。

塔涅耶夫是俄罗斯作曲家中少见的对位法大师。他的音乐很少民族主义成分,更接近于德奥传统。在他的第四交响曲和第六弦乐四重奏等重要作品中可以明显地察觉到贝多芬的影响。他常常力图在作品中表达深刻、崇高的哲学思想,如歌剧《奥列斯蒂亚》和清唱剧《圣诗读后》等。但他的作品常令人感到形式重于内容,有堆砌技巧之嫌,故流传范围不广。

塔涅耶夫和多位俄罗斯作家,如屠格涅夫,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和列夫·托尔斯泰都是好友。有一年他到托尔斯泰的别墅度夏,引起了托尔斯泰妻子的爱慕之心,使托尔斯泰大为嫉妒,此事后来成为作家创作著名小说《克鲁采奏鸣曲》的起因。

塔涅耶夫之叔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塔涅耶夫(1850-1918)也是作曲家,其风格更接近强力集团,创作成就较为有限。

相关

  • 噪声噪音,又称噪声,从物理角度上看,是声波的频率、强弱变化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绝大部分噪音都是准随机波,如果符合数学上的随机过程,那就属于白噪声:55。噪音是令人生理或心理
  • 博伊西博伊西国家森林(英语:Boise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8年7月1日建立,位处爱达荷州,占地面积约2,203,703英亩(8,918.07平方千米),最近的城市为博伊西。
  • 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朝鲜战争老兵(阵亡将士)纪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于1995年建于华盛顿特区,为纪念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和联合国士兵。建立一个这样的“朝鲜战争老兵(阵亡将士)纪念
  • 带狸属长颌带狸(学名:Chrotogale owstoni)为灵猫科带狸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东南部)等地,一般栖息于多栖息在热带雨林的林缘。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北部的YenB
  • 负鼠目负鼠目(学名:Didelphimorphia)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一目,属于美洲有袋总目,目前仅包含负鼠科一科,大部分生活在南美洲,只有北美负鼠生活在北美洲。
  • 2017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2017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7年7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伊戈·保迪沙伊戈·保迪沙(Igor Budiša,1977年09月23日-),出生于克罗地亚,克罗地亚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后卫。
  • 曹文轩曹文轩(1954年1月-),江苏盐城人,中国当代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54年出生
  • 野波罗蜜野波罗蜜(学名:)又可称野菠萝蜜、猴面果、拉哥加树为桑科波罗蜜属下的一个种。原生于亚洲热带地区。本种原生于南亚、华南到东南亚一带,包括安达曼群岛、阿萨姆邦、孟加拉、婆罗
  • 大今良时大今良时(1989年3月15日-),日本女性漫画家。出身于岐阜县大垣市。小学时期开始喜欢临摹绘画高田裕三的漫画《3×3EYES》和游戏《超时空之钥》中的角色。然后从小学到中学一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