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炮兵第六旅

✍ dations ◷ 2025-09-12 20:03:28 #国民革命军的旅,中华民国炮兵,东北军,1936年建立,1944年废除

国民革命军炮兵第六旅(第一战区炮兵指挥部),是东北军炮兵的最后旅级炮兵指挥机构,也是张学良的起家部队,精英部队;这支部队在西安事变拒绝了张学良的命令,却在抗日战争中不折不扣的饯行了张学良的理想,一直战斗到抗战胜利,于黄河西岸各炮兵阵地迎来日军投降的一刻。

1935年3月,国民革命军成立炮兵整理处。同年6月9日,蒋中正命全国骑兵、炮兵、工兵等特种兵,均归陈诚督导整理。关于炮兵部队,陈诚决定把炮兵将现有可用火炮457门编成两团制独立炮兵旅4个、独立团5个、独立营4个。

1936年春天,国民革命军炮六旅成立,旅长黄永安集中了编余的全国之克虏伯1903式75mm野战炮(包括仿造的三八式75野炮),共两团72门(占全国75mm以上火炮总数六分之一),分别是中央军炮七团(驻河南彰德府)、原东北军炮12团(驻洛阳西工)。

炮12团是张学良的起家部队,装备克虏伯式75mm野炮,其为东北军发展的母体之一。东北军的一大特点是极其注重教育,不爱用行伍出身的军官,喜欢有文化的学生,所以其技术兵种素质冠于全国。张学良是讲武堂一期炮兵科出身,而且得到了邹作华这样的炮兵人才,任命其为炮四团团长(炮12团),隶属于起家部队第二旅,炮四团在各方面都成为了三方面军的标杆团队,后东北军成立炮兵军,邹作华任军长。与此同时大批炮兵军官亦随之走上前台,如吴克仁(保定炮五期)、刘翰东(保定炮八期)、黄永安(保定炮八期)、王和华等人。

“东北军最厉害的是炮兵(张学良语)”,在东北军经历一系列挫折之后,十团之炮兵剩下了五个,三个炮兵旅变为两个,重炮八旅缩编为独立重炮十七团,炮八旅原旅长黄永安转任炮六旅旅长,下辖中央军炮七团和原独立炮兵第六旅的主力:炮十二团。

西安事变时炮十二团与炮十七团均驻扎于洛阳西工营房,随黄永安拒绝执行占领洛阳的命令,保境安民。其间炮十二团有些不稳,因旅部紧挨着洛阳之各军政指挥机关,刘歭强烈要求先将炮六旅缴械,而黄永安与之相持不下;经不断祝绍周奔走折冲,与12月21日以捐赠的名义将枪械存于洛阳军校,而75野炮以训练为名拒不上交;第二天洛阳民众纷纷于旅部慰问炮六旅官兵,洛阳之各机关也终于松了口气,向南京报平安。

西安事变东北军炮兵损失很大,如炮十五团被包围缴械,连长以上除一人外均撤换。

王以哲将军被刺,黄永安赴西安料理丧事,将其副官杨之彦带回,安置在炮12团一营当连长;王以哲灵柩去北京路过洛阳,炮六旅全体军官前往悼念。

双十二事变之后半年是77事变,张学良之起家部队终于越过了门槛,投身于洪流之中。抗战开始后炮七团闹独立,炮兵管理处将其调出,以重炮十七团补入,如此炮六旅实际上成为原东北军重炮八旅(旅长亦黄永安)与炮六旅的合编,精华尽收其内。

该部于七月七日早晨九点得到军政部命令北上保定抗敌。旅长黄永安因曾授课于平汉路沿线车站站长副站长,均是熟人,火车将炮六旅直接运至离保定最近之区域(保定遭日军轰炸)。第二天得到刘歭命令,配属于黄杰第二师;各部于保定开始撤退后,炮六旅才得到参谋次长林蔚之命令,撤往石家庄组织防御。

因道路阻塞,重炮行动迟缓,炮六旅逐渐成为后卫,路遇东北军53军万福麟部,骑兵,步、骑、炮挤在路上无法通行,只得停下继续等待。黄永安命炮17团机枪营之24挺机枪与炮十二团两门克虏伯野炮组成6队骑兵,干脆以自己力量独自断后,日军先锋被野战炮和机枪突然打击不敢冒进,炮六旅于夜间缓缓而行;一门野炮陷入泥中经一夜抢救无效放弃。

至石家庄后稍作休整参加正定之战,20集团军司令商震为东北军旧部,正定守城141师师长宋肯堂为黄永安保定军校同班(保定八期炮科),此战炮六旅终于放开手脚。

宋肯堂为正定本地人,陪黄永安一起勘察地形,炮六旅建立测地网,进行了三天以上的充分准备,将炮兵观测所设于城东北角,而后日军发现这一点,将此处作为突击的主要方向。

十月7日起,炮六旅以150mm重炮营和75mm野战炮全团参战,75野炮二营进入正定城,一三营在滹沱河南岸布防,归炮十二团团长刘震寰统一指挥;炮六旅炮弹充足,打击敌(14师团)一昼夜,对面之土肥圆十四师团炮兵亦强大。

10月9日日军全力攻上北面城墙,然后沿城墙攻击城东北角炮六旅观测所,炮兵军官有的被日军炮火埋于土中,随后与日军展开近战,二营营长张兴华持手枪不退,后弹尽战死。</ref>

旅长黄永安最担心的是撤离问题,野炮营之75mm克式野炮须六匹马才拉得动,重炮营之150mm榴弹炮干脆连桥都过不去。黄永安提前请求参谋次长林蔚再架一座便桥,于夜间将野炮营从桥上通过;重炮营则直接下水,用长挽绳浮渡。炮六旅夜间撤退颇顺利一炮未丢;到石家庄后林蔚当面告诉黄永安,此战炮七团撤退时将全部参战火炮丢在了北岸。

1937年十一月初,重炮营随商震部参加安阳之战。

随后12团一营配属139师再战于卢氏;接下来一路艰难撤退,于野鸽营北面被横在路上的几百辆废弃车辆阻于路上,但官兵无人弃炮,经一夜忙碌清理道路,安全撤至黄河南岸;而中央军炮兵此战连轻便的山炮都弃之不顾,炮六旅官兵对此颇为不解。

随后炮六旅才得到命令,集结于郑州,属第一战区作战序列,受程潜指挥。

炮六旅以旅部兼第一战区炮兵指挥所,1939年训练总监部命令陕西一带炮兵统归第一战区炮兵指挥官训练校阅。

1943年夏,旅部撤销,至1944年一月第一战区炮兵指挥所(炮六旅)率所属炮兵保有河南腹地,日军自己也对重新修复黄河铁桥失去信心,同时第一战区炮兵在豫西与山西日军对峙,保护陇海线。

此间,因陇海线运输方便,巩县兵工厂炮弹供应便利,国军炮兵部队在第一战区炮兵麾下颇为活跃,先后参战的有炮五团、炮六团、炮九团(驻洛阳)、炮11团(原东北军炮兵,驻潼关与陕灵之间)、炮15团(原东北军,驻陕灵)等部。

而炮六旅原隶属的炮12团,或因野炮机动逊于山炮,且野炮优势在于射程较远,所以主力入陕,布置于韩城至潼关黄河西岸炮兵阵地;炮十七团仍在河南境内,守卫洛阳北部的黄河渡口。确定的分布为:

1944年1月获军政部命令,各战区炮兵指挥部一律撤销,无任何后续安排,炮六旅指挥机构由此走向终结。旅长黄永安遣散人员后赴宝鸡任第九军副军长,各部随之调整;于此同时,日军架桥机运抵北岸重新架设黄河铁桥,三月底通车,五月份席卷河南,六月兵锋抵达潼关外围;此时原炮六旅各部随第八战区部队云集于灵宝前线,或驻守陕西河防,继续与日军作战;这支西安事变未执行张学良命令的东北军炮兵部队,虽在抗战中被不断拆分,但都顽强坚持到抗战胜利,随后湮没,再无人提及。

相关

  • 顾逸东顾逸东(1946年9月-),江苏淮安人,中国航天应用技术和浮空飞行器专家,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院副院长,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1970年毕业于清
  • 溶质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溶于水中的糖)、液体(如溶于水中的酒精)、或气体(如溶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其实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只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
  • 艾利森山大学艾利森山大学(或称蒙特埃里森大学;英文:Mount Allison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于加拿大东部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交界处萨克威尔镇(英语:Sackville, New Brunswick)的公立文理学
  • 务安郡务安郡(朝鲜语:무안군/務安郡 Muan gun */?)是位于大韩民国全罗南道西部的一郡行政区,也是全罗南道的首府。务安郡的南西端接壤著韩国西海岸的港都木浦市,务安郡处于木浦市的近
  • 李椿 (朝鲜)李椿(?-1342年),蒙古名孛颜帖木儿(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
  • 热电效应热电效应(英语:Thermoelectric effect)是一个由温差产生电压的直接转换,且反之亦然。简单的放置一个热电装置,当他们的两端有温差时会产生一个电压,而当一个电压施加于其上,他也会
  • 利益输送利益输送,泛指政治人物利用其职权的影响力,以绑标或其他非法手段,将公共财产搬予私人。
  • 跨媒体制作跨媒体制作是将知识产权透过不同传播媒体(载体)制作,以提升广告效应、增加经济规模、或回馈消费者、扩大促销商品等。内容包括原始作品的角色、设定、商标。英语称为“媒体连锁
  • 危情三日《危情三日》()是一部2010年上映的美国剧情片,由保罗·哈吉斯导演,罗素·克劳主演。翻拍自2008年的法国电影 。 保罗·哈吉斯正在制作一部有关马丁·路德·金的电影,但未能获得融
  • 杰森·奥尔迪恩杰森·奥尔迪恩(Jason Aldine Williams;1977年2月28日-)是美国的一位乡村音乐歌手。他在2005年出道,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六张个人专辑。他在2001年和他高中时代的女友结婚。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