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磷酸甘油酸

✍ dations ◷ 2025-04-03 12:22:49 #2,3-二磷酸甘油酸
2,3-二磷酸甘油酸(英语:2,3-Bisphosphoglyceric acid,简称为2,3-BPG或2,3-DPG)是糖酵解中间产物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的一个三碳异构体。2,3-二磷酸甘油酸存在于人的红细胞中,浓度约为5 mmol/L。较之于结合氧气的血红蛋白(如当红细胞接近肺部时),这种物质对厌氧血红蛋白具有更大的结合亲和力(如当红细胞接近呼吸中的组织时),所以可以透过跟之结合导致氧气的亲和力降低,来使得红血球放出氧。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3-二磷酸甘油酸(其尺寸大约9Å)的尺寸正好适合于脱氧气血红蛋白构象(11Å),但是不适合于结合氧气血红蛋白(5Å)。通过降低脱氧气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2,3-二磷酸甘油酸与脱氧气血红蛋白β亚基相互作用,通过构象改变,它推动了剩余结合到血红蛋白上的氧气释放出来,因此增强了红细胞在接近最需要氧气的组织时释放氧气的能力。因而可以说2,3-二磷酸甘油酸是一种别构调节物。

相关

  •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
  • 语素语素(Morpheme)又称形态素、义基,在语素构词学里指最小的语法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在口语中,语素是由音位这一种能区别的最小声音单位所组成的,而在文字形式语言中,语素则
  •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光合自养一种生物的基本营养类型可以根据其代谢所采用的碳、还原剂和能量来源划分。多数化能营养生物的能量代谢的基础,是在将电子从还原剂(电子供体,electron donor)到氧化剂(电子受体,el
  • 孔道蛋白结构 / ECOD2fgrA:21-351 2fgqX:20-351 1pho :27-351 1iivA:27-378 1osmA:27-363 1opfD:28-362 1mpf :28-362 2omf :28-362 1gfm :28-362 1hxuA:28-362
  • 产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期、分娩期
  • TNF-α1A8M, 1TNF, 2AZ5, 2E7A, 2TUN, 2ZJC, 2ZPX, 3ALQ, 3IT8, 3L9J, 4TSV, 5TSW· cytokine activity ·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 protein binding · id
  • 生理学生理学(英语:physiology/ˌfɪziˈɒlədʒi/; 来自古希腊语 φύσις (physis),意即:“nature, origin”,和 -λογία (-logia),意即:“study of” ) 是生物学的一门子领域,研
  • 口臭口臭指人张开口时发出的臭味,普遍视为一个表面的病征。其起因可以有很多种,大多来自口腔的问题,例如蛀牙和牙周病,亦有可能因为扁桃腺结石,或因为吃了味浓的食物(如蒜头、洋葱、肉
  • 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作用(英语:Biomagnification),也叫生物富集作用。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害的物质含量沿生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的现象。例如DDT或汞的浓度沿生物链的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