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那·迦叶

✍ dations ◷ 2025-02-24 08:29:38 #富兰那·迦叶

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sapa,?-?),又译为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不兰那迦叶、补刺那迦叶、布赖那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子。约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思想家,在后世佛教传说中,他是六师外道之一。

富兰那迦叶是一位道德虚无主义者,在佛教中对其观点有两种极为类似的记载:在一种记载中,人在世间的各种行为,都没有功德,也没有罪业;没有善,也没有恶,不管你是行善或是作恶,即使把世间众生都剁为肉泥,也是虚无的;在另一种记载中,在否定了世间法善恶之外,还强调了实行道德的善法并不导致可获得解脱,并否定出世间的沙门果。

佛教因其主张否定了布施等行为有功德,而将其列为邪见之首恶并称为“无作见”,因他主张无后世而称其教派为断见外道或空见外道。富兰那迦叶称终生裸形苦行者为“极白胜生类”,故而他自己也应是其中一员。

《长部·沙门果经》记载的富兰那迦叶所持观点,亦见于《长阿含经·沙门果经》:

和《杂阿含经·一六二经》,迦多衍尼子《发智论》判定其为邪见,《大毘婆沙论》按照《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认定其为删阇夜毗罗胝子的观点。

《杂阿含经·八一经》中记载的富兰那迦叶所持的观点,在《长阿含经·沙门果经》中记载其为彼浮陀伽旃延的二个观点之一,在《长部·沙门果经》中记载为末伽梨瞿舍罗的三个观点之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记载富兰那迦叶为无作论者:

《大毘婆沙论》判定其中的死后五大分离说为我所常住之常见,此记载亦见于东晋译《寂志果经》,对这组观点的不同记述中,有的增加了“乃至活有命者,死已断坏无有”否定了“有后世”,而总体上成为断灭见。《长部·沙门果经》记载这是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观点。

相传富兰那·迦叶与提婆达多破僧有关。莲华色比丘尼死后,提婆达多心中甚忧,以手支颊,退在一边,愁思而坐。富兰那·迦叶以其教义,促成其离开佛教僧团。

相关

  • 印度哲学家印度哲学已具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印度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基本时期:在第一个时期,哲学思想逐渐从记录在人类最古老的文献—吠陀里的神话观念中分化出来。这一过程最集中地表现
  • 光线转换矩阵分析光线转换矩阵分析(又称ABCD矩阵分析),是用于某些光学系统,特别是激光领域的一种光线追踪技术。它包含一个描述光学系统的光线转化矩阵(ray transfer matrix),这个矩阵与一代表
  • 蔡士实蔡士实,字文光,福建福清县(今属福州市)人。明初官员。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开会试,蔡士实考中吴伯宗榜三甲进士。官河南遂平县县丞。
  • 技术标准规定技术标准规定(Technical Standard Order,TSO)是指主管机关所订定的最低性能标准,包括原料,部件,制程,和在民用客机上的应用。在台湾,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援用了部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技
  • 叁巴酱叁巴酱(马来语:Sambal),也作叁峇酱,是一种广泛流行于东南亚(马来世界)以至南亚地区的一种特殊辣椒酱,其经常运用于娘惹菜以及街边小吃之中(例如咖喱叻沙)。由于叁巴酱源自家常菜的调味
  • 雷霁霖雷霁霖(1935年5月24日-2015年12月16日),福建宁化人,海水鱼类养殖学家,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
  • 朱亚诺·马托雷尔朱亚诺·马托雷尔(巴伦西亚语:Joanot Martorell,1413年-1468年)是一名出生在甘迪亚的巴伦西亚骑士,著有骑士小说《骑士蒂朗》。小说以巴伦西亚语白话文(马托雷尔称其为“vulgar lle
  • 徐少华 (演员)徐少华(1958年-),中国大陆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齐鲁晚报青年话剧团团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因出演《西游记》的唐僧为观众熟知。之后在《唐玄奘》、《降妖罗汉》、《大唐情史》都饰演唐僧(玄奘)。
  •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马来语:Muzium Negara),是一座集马来西亚历史及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白沙罗路,附近有吉隆坡湖滨公园。 博物馆于1963年8月31日对外开放,其建筑设计是吉打州的Balai Besar 的建筑设计和Palatial结构,涵盖了传统马来和现代元素。 1982年8月23日,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在国家博物馆为配合马来亚独立25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主持开幕。马哈迪在致词时表示,独立的意义看到不仅仅是国家的财富,更重要的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这项展览会由首相
  • 卢瓦-谢尔省公路网卢瓦-谢尔省公路网是法国卢瓦-谢尔省境内公路设施的统称。截止2020年2月,卢瓦-谢尔省境内共有高速公路165公里,国道47公里,省道3424公里以及其它公路6402公里。卢瓦-谢尔省的第一条公路出现于18世纪末,最初仅供马车行驶,工业革命后开始出现机动车辆。1930年,卢瓦-谢尔省境内的公路系统进行了统一编号。1972年和2006年,法国的国道系统两次大规模拆分,其中卢瓦-谢尔省境内的法国国道N51线、N76线等均改为省道,并重新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