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

✍ dations ◷ 2025-08-13 22:30:40 #羰基配合物,有机铁化合物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系统命名为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0)(化学式:(C4H4)Fe(CO)3)是一种中心铁原子与环丁二烯和羰基形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种特殊的配合物是有机化学中制备环丁二烯的主要前体之一。

它最早由罗兰·佩蒂特(Rowland Pettit) 在1965年以环辛四烯为原料成功制备:

环辛四烯氯化并重排生成7,8-二氯双环-2,4-辛二烯,后者继续与含碳碳三键的丁炔二酸二甲酯发生Diels-Alder反应,然后在200°C下热解,通过逆向Diels-Alder反应得到顺式二氯环丁烯。

该化合物与九羰基二铁(可由五羰基铁光解制得)反应最终生成目标产物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表现出芳香性,因为它参与的一些反应可归属于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与乙酰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酰基衍生物2;与甲醛和盐酸发生氯甲基化反应生成氯甲基衍生物3;在Vilsmeier-Haack反应中,它与N-甲基甲酰苯胺和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甲酰基衍生物4;而它的Mannich反应可制得胺的衍生物4。

这些反应的反应机理与芳香亲电取代反应是相同的: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还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例如它与二溴苯醌一起被硝酸铈铵氧化,再进行光化学反应形成基本骨架,再经过Favorskii重排反应形成四元环,最后脱羧得到立方烷:

注:右下方物质少画了一根键

施密特和格拉布斯分别独立研究了这个反应,以确定该分子间环加成反应过程是产生了游离的环丁二烯还是以金属配合物进行反应。他们都认为该反应经历了一个非手性的中间体,因此只能得到外消旋的产物。后来雷贝克的三相测试证实了环丁二烯中间体的存在。

三羰基环丁二烯合铁能够释放出活泼的中间体,经过很少的几步操作就可以生成所需的环系。一些问题还处于研究之中,例如该化合物作为双烯体或亲双烯体的反应,以及环丁二烯二聚机理的竞争等等。

相关

  • 七宗罪七宗罪(拉丁语: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语: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称七罪宗,或称七大罪或七原罪,属于天主教教义中对人类恶行的分类。归入这一类别的,能够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
  • 抗雄激素抗雄激素(anti-androgens),或称为雄性激素拮抗剂(androgen antagonists)。于1960年代时被发现,借由阻断特定的受体而抑制雄性激素的作用。可以竞争细胞表面的接受器或是影响雄性激
  • 四元素说元素或古典元素(英语:Classical elements),在古典哲学中,是一种构成世界上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实体,或是能量。在历史上,许多不同的民族,都曾经建构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元素思想,最著名的代
  • 厄尔兰格约瑟夫·厄尔兰格(Joseph Erlanger,1874年1月5日-1965年12月5日)是一位美国生理学家,由于发现了多种不同的神经纤维,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生于旧金山,逝世于密苏里州的圣
  • 纳豆纳豆是日本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由黄豆通过Bacillus subtilis natto(枯草杆菌亚种之一)借由菌种发酵所释放的酵素转化蒸煮过黄豆的营养成分所制成的豆制品,气味浓烈,有黏性,不仅保
  • 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Dadra and Nagar Haveli)是一个位于印度西部的一个中央直辖区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和达曼-第乌的三区之一。其中纳加尔哈维利夹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及古吉拉
  • 食疗食疗是一种中医及印度医学等的固有医学概念,而现代医学则归类为替代医学。以日常饮食作滋补强身甚至医疗,研究食物对维持健康及防治疾病的作用,即所谓“医食同源”。在中国及亚
  • 运输部坐标:40°6′33″N 125°53′47″E / 40.10917°N 125.89639°E / 40.10917; 125.89639 (Onjong-ri)英国交通部(英语:Department for Transport,通常叫作DfT)是英国负责英格兰海
  • 西格陵兰暖流西格陵兰洋流(West Greenland Current)为一个弱小的冰冻洋流,沿着格陵兰西岸向北流动。西格陵兰洋流的起源为东格陵兰洋流在格陵兰南端的绕流。
  • 劳勃·阿特曼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1925年2月20日-2006年11月20日)是一位美国电影及电视导演,曾经5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于2006年获得奥斯卡荣誉奖。知名的作品包括《陆军野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