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濬

✍ dations ◷ 2025-07-07 00:40:22 #潘濬

潘濬(?-239年),字承明,武陵汉寿人,汉末三国时代东吴重臣,官至太常,与东吴后期左丞相陆凯齐名。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

潘濬二十岁时师事于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山阳人王粲赏识,因而知名,不到三十岁就被刘表任命为江夏太守黄祖从事。当时沙羡县长贪污腐败,被潘濬审查处死,全郡惊恐。后担任湘乡县令,治理颇有名声。

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统治荆州,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211年去入蜀后又将潘濬留下管理荆州事务。

潘濬与关羽不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军袭杀关羽,占荆州,将官全都归附,潘濬却称疾不见。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濬涕泪交横,伏床不起,孙权以观丁父、彭仲爽等俘虏出身的楚地先贤为例安慰潘濬,又派人以手巾帮他擦脸,潘濬才下地拜谢,并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被拜为辅军中郎将,之后又升迁至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奋武中郎将芮玄死后统领他的军队,屯夏口,之后主要与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述,王甫说潘濬“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然而史书中潘濬在失荆州后称病不见,并以败军之将为由而哭泣,这说明潘濬有知耻之心。

武陵从事樊伷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孙权询问潘濬,潘濬认为派五千人就够了,孙权问为何轻视他,潘濬回答:“樊伷颇能卖弄唇舌,实际上却没有辩论之才,先前曾为州中人士准备宴会,但是到了中午都还没有东西吃,十几个人就自行离开了,这就如同只看到侏儒的一部分,就可以得知全貌一样。”孙权大笑,派遣潘濬统领五千人前往,果然斩杀平定樊伷。

孙权称帝后,官拜少府,进封刘阳侯,随后又担任太常,黄龙三年(231年)二月,带着吕岱、施绩、吕据、锺离牧等,率领五万人平定五溪蛮夷的叛乱。潘濬治军严明,斩杀、俘虏的敌军数以万计,是以五溪蛮夷衰弱,一方宁静。当时骠骑将军步骘屯沤口,请求招募诸郡以增加兵力。孙权问潘濬意见,潘濬说:“豪将在民间,耗乱为害,加上步骘有名有势,是被身边的人谄媚,因此不可同意。”于是孙权听从潘濬的建议。

孙权喜欢射雉,潘濬劝谏,孙权说:“上次与你相别后,就没有像以前那么常射雉了。”潘濬说:“天下未定,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射雉又不是什么要紧事。弦和弓坏了都能造成伤害,请您为臣停止这种行为。”接着就亲手将用雉鸡羽毛做的车盖弄坏,于是孙权就戒了射雉的喜好。

潘濬奉行法律而不畏他人议论,如中郎将豫章人徐宗虽然是名士,但放纵部下,不奉节度,于是潘濬杀了他。潘濬亦观人于微,降臣隐蕃以辩才而令豪杰向他交好,潘濬之子潘翥也跟他结交,潘濬知道后,写信痛骂儿子一顿,当时的人都觉得潘濬莫名其妙,直到隐蕃图谋叛变被杀,众人才信服。

235年,潘濬的表哥蒋琬升任蜀汉大将军,有间谍谣传潘濬派遣密使联络蒋琬,打算投奔蜀汉。武陵太守卫旌上表告诉孙权,孙权说:“承明不会做这种事。”并且免除卫旌官位。

孙权宠信校事吕壹,吕壹为人刻薄,用法严酷,又操弄权势,潘濬与陆逊对于他的作为有所忧虑,说到伤心处还以泪洗面,感到不安恐惧。吕壹门客犯法,被建安太守郑胄收押并且烤问至死,吕壹怀恨在心,诽谤郑胄,孙权大怒,召回郑胄,有赖潘濬、陈表请命才释放。

236年,吕壹弹劾丞相顾雍和左将军朱据,二人下狱。黄门侍郎谢厷问吕壹:“顾公的事如何?”吕壹回答:“情况不太可能好。”谢厷又问:“那么顾公被免职,谁会代替他?”吕壹没回答,谢厷说:“会不会是潘太常?”吕壹良久才说:“你说的很有可能。”谢厷说:“潘太常恨你切齿,只是路远没机会。他一旦接替顾公,恐怕明天就打击你。”吕壹大为害怕,于是顾雍的事便不了了之。

潘濬请求朝见孙权想极力劝谏,听说太子孙登早就说过多次不被接受,于是大宴请百官,打算宴杀吕壹,事迹败露,吕壹藉病不去。潘濬每次见孙权力陈吕壹奸险,使吕壹受到的宠幸逐渐衰微,最后吕壹被诛。潘濬为人刚正不阿,重安县长陈留人舒燮因罪下狱,孙权堂侄孙邻劝解,潘濬才打消念头。

赤乌二年(239年)潘濬逝世,儿子潘翥继承爵位。

陈寿:“潘濬公清割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步骘:“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宜各委任,不使他官监其所司,责其成效,课其负殿。此三臣者,思虑不到则已,岂敢专擅威福欺负所天乎?”(《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陆机:“政事则顾雍、潘濬、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辨亡论》)

杨戏:“古之奔臣,礼有来逼,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自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苏辙:“权克荆州,将吏悉降,而浚独坚卧不屈,权舆致之,浚伏床而泣,悲不自胜,其于所事,何其厚也。既而樊伷欲以武陵自拔归蜀,浚为权画策,自将讨平之,其于所厚,又何薄也。意者在君为君有,不得不然者乎?吾闻乐毅去燕适赵,赵欲与之伐燕,毅泣曰:‘昔之事燕,犹今之事赵也。毅若获戾,放于他国,终身不敢谋赵之徒隶,况其国乎。’使乐毅愚人也,则可乐,毅少知事君,则浚不得为无罪矣。”(《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七》)

萧常:“濬逞憾于舒燮,岱滥刑于士民,鲂谲诈以成功,牧矫激以取名,固不足道。然濬切齿奸人,岱倾心益友,而赞不以疾发而志于勋业,亦可尚也。”(《续后汉书》)

郝经:“潘濬方严疾恶,义形于色,梗梗有大节,有吴之栋石也。”(《续后汉书》)

胡三省:“郝普、麋芳、傅士仁之在吴,未有所闻也,而潘濬所以自见者,与陆逊、诸葛瑾班,识者当于此而观人。”(《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八·汉纪六十》)


相关

  •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笃爱父亲者)(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世称“埃及艳后”或
  • 高士奇高士奇(1644年-1703年),字澹人,号江村,谥文恪,清初文人,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人。祖居余姚(今浙江省余姚)。以诸生供奉内廷,为清圣祖赏识,官詹事府詹事,任“南书房行走”差使。康熙二十八年
  • 杨珮杨珮(?-?),字仲玉,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云贵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三百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八名进士。曾祖杨政;祖父杨春;父杨勋,曾
  • 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历史。戈公振于1927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报学史》(分六章,28.5万字),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报业发展史的专著。1930年代林语堂用英
  • 尤华瑞国家森林尤华瑞国家森林(英语:Uwharrie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受美国联邦政府管控的国家森林地区,主要位于北卡罗来纳州中南部的蒙哥马利县,但在兰道夫县和戴维森县也有少许分布。尤华瑞
  • 林东海林东海(?-?),字世观,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四年(1525年)福建乙酉科第一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登己丑科进士。嘉靖十四年(1535年),接替谷继宗,担任直隶常州府宜兴县知
  • 危情危情 指危险情形或危机情况,尤其是指可能危及正常次序的突发情形或状况。危情的出现常常会导致混乱、毁坏、无序、不整齐、不确定等状态。导致危情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灾害,
  • 马里安·雷耶夫斯基马里安·亚当·雷耶夫斯基(Marian Adam Rejewski,1905年8月16日-1980年2月13日),波兰数学家和密码学家,20世纪30年代领导波兰密码学家率先对德国使用的Enigma密码进行了系统性的研
  • 管易文管易文(1896年8月-1995年12月2日),原名关锡斌,男,广东廉江人,中国政治人物,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先祖关天培。父亲关在田。儿子关愚谦。
  • 电解水机电解水机(Water-Ionizer)是依据电化学与电解原理,采用钛白金(铂)素材或其它合金材质作为电解槽之电极板,其间配置陶瓷离子分离膜的透析与分离作用。依操作需要,电解槽使用钛白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