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角野牛

✍ dations ◷ 2025-11-15 02:16:44 #野牛属,更新世哺乳类,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更新世偶蹄目

长角野牛(学名:),或称作宽额野牛,是一种已绝种的美洲野牛属,生活于 200,000 年前更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大约于 21,000 至 30,000 年前末次冰盛期开始时灭绝。

长角野牛的肩高可达 2.5米(8.2英尺) ,体重则可达 2,000千克(4,400英磅) 。体型与生存于非洲的Pelorovis(英语:Pelorovis)匹敌,而体重则超越现存的长颈鹿。长角野牛的角两角角尖相距可达213厘米(84英寸),而现存美洲野牛的两角角尖相距仅有66厘米(26英寸)。而身体尺寸也明显超越现存所有的牛,包括目前仅存的两种野牛 - 美洲野牛与欧洲野牛。根据长角野牛与美洲野牛肢骨长度的比较,推算出长角野牛可能比美洲野牛还重上25%–50%。事实上,长角野牛可能是所有已知种类中体型最大的牛。

长角野牛被认为演化自生活于中部北美大陆的西伯利亚野牛族群,这些野牛在 240,000 至 220,000 年前透过白令陆桥从西伯利亚迁徙至北美洲。长角野牛属于在第四纪灭绝事件中绝种的北美洲巨型动物群之一,大约绝种于 21,000 至 30,000 年前(大约在威斯康辛冰期)。长角野牛绝种后的区位由体型较小的古风野牛取代,并在约 10,000 年前演化成体型更小的美洲野牛。

长角野牛为草食动物,在北美大平原与林地上行小群体放牧生活。长角野牛喜欢较温暖的气候,在现今加州的圣地牙哥有化石纪录出土。雄性巨大的长角被认为是用来同性之间性展示或是用来抵御当时的大型掠食者(包括斯剑虎以及巨型短面熊)用。在2014年,国立人类学暨历史研究学院(英语:Institut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在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的奇尔潘辛戈发现长角野牛的遗骸。

相关

  • 上升流上升流,或称为涌升流,是一种海洋学现象,是由风力驱动温度较低、密度较大、通常富含营养的海水流向海表面,取代温度较高、通常缺乏营养的表层海水。上升流至少有五种类型:沿岸上升
  • 山梨醇山梨糖醇(Sorbitol),是一种己六醇,是一种能缓慢代谢的糖醇。山梨糖醇分子式C6H14 O6,与单糖的结构相似,可通过还原葡萄糖上的醛基为羟基来获得。山梨醇最早是从花楸树(学名Sorbus p
  • SSTAR小型、密封、便携式自控反应堆(英语:Small, Sealed, Transportable, Autonomous Reactor,缩写:SSTAR)是一种已提出的由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为主体设计及研发的一款设计
  • 极性溶剂溶剂是一种可以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而所谓有机溶剂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溶剂。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
  • 黑豆黑豆可以指:
  • 信任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着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尼克拉斯·卢曼给信任定义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
  • 彝文彝文(彝语:ꆈꌠꁱꂷ,nuosu bburm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朱佛定朱佛定(1889年3月16日-1981年7月13日),名文黼,号黻廷,字佛定。中国著名法学博士、外交家、教育家、作家、书法家;邓传楷之大姑父。毕业于苏州高等学堂,钦命奖给举人,授职大清朝廷中书
  • 浣熊属浣熊属(学名:Procyon)是食肉目浣熊科的一属,包括以下几种:
  • 三氧化二锫三氧化二锫是锫已知的两种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Bk2O3。它可由二氧化锫在600°C的氢气流中加热还原得到。它是浅棕黄色的固体,属于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10.880±0.005。它在氯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