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记(希伯来语:מגילת רות,阿什肯纳兹希伯来语发音:,)是圣经旧约中的篇章。这一篇是圣经中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内容之一。这本书讲述大卫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故事,围绕路得这一人物展开。主题:一幅完整的表号,说到外邦的罪人,借着基督的救赎而与基督联结,与神的选民以色列同被带进神圣的产业。
主人公路得虽然是外邦人,但是深受婆婆的信仰影响,一直无私地照顾她;波阿斯则出于爱心希望帮助拿俄米赎回田产,尽管拿俄米的夫家尚有更近的亲戚在,他并没有这样的义务;波阿斯与路得也是真心相爱,他们的后代中则诞生了以色列人的国王大卫。《路得记》以士师时代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借古讽今地赞扬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和联姻。《路得记》在田园诗般的抒情氛围中,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勾画了摩押女子路得的贤惠、忠贞和勤劳,赞许了她与拿俄米之间的婆媳之情和她与波阿斯的恋情,形象地说明异族通婚并非坏事,具有使希伯来人繁衍生存的意义。
(《路得记》第1章第1节至第22节参)故事始于以色列国遭遇饥荒的时候。伯利恒的以利米勒带着妻子拿俄米和两个儿子玛伦及基连,过了约旦河来到摩押地寄居。两个儿子在当地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及路得为妻。后来这个家庭遭逢不测,先是父亲去世,然后两个儿子也相继死去。结果只剩下了三个无儿无女的寡妇,以致以利米勒后继无人。拿俄米听闻耶和华再次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遂决定返回故土犹大。她的媳妇与她一同起行。拿俄米请她们返回摩押的娘家,并祈愿耶和华恩待她们,使她们在本族中找到新的夫家。结果,俄珥巴“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但路得却诚心诚意,坚决归附耶和华,因此她决意追随拿俄米。圣经以优美的言辞表达她的决心:“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路得记》第1章第15节至第17节参)但无依无靠的寡妇拿俄米——她名字的意思是“我的喜悦”——则表示自己应改名为玛拉,意思是“苦”。
(《路得记》第2章第1节至第23节参)到了伯利恒,路得征得拿俄米同意在收割的季节拾大麦的遗穗。田主是年老的犹太人波阿斯,是路得的公公以利米勒的近亲。波阿斯留意到路得。虽然路得凭着上帝的律法有权在田里拾遗穗,但她仍谦恭地请求允准在田里拾麦穗。波阿斯欣然答允,并吩咐她只管跟着他的青年女仆惟独在他的田间拾遗穗。他表示曾听闻路得对拿俄米的忠贞行径,于是鼓励她说:“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路得记》第2章第12节参)当晚路得与拿俄米一同分享自己劳力的成果,并且说出由于波阿斯的善心才能有如此丰富的收获。拿俄米看出这是耶和华的帮助,便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的恩待活人死人。……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路得记》第2章第20节参)不错,波阿斯是个至近的亲属,他可以合法地奉已故的以利米勒之名替拿俄米生子继后。路得继续在波阿斯的田里拾取遗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为止。
(《路得记》第3章第1节参-《路得记》第4章第22节参)拿俄米已太年老而无法生养后代,于是吩咐路得代她履行亲属购赎婚姻的本分。根据以往的惯例,在这个重要的时节田主会亲自在傍晚走到场上监督工人簸大麦,并趁机乘乘晚凉。波阿斯会在打麦场上睡觉,路得可以在该处找到他。路得悄悄的来到,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他在夜半惊醒起来,路得说明自己的身份,求波阿斯用衣襟遮盖她。当时妇女若声明自己有权与叔伯婚配,习俗的做法就是这样。波阿斯说:“女儿啊,愿你蒙耶和华赐福,”并称赞她没有随从情欲或贪婪而跟从年轻男子。路得绝没有怀着不良的动机行事,反之她是个“贤德的女子”。(《路得记》第3章第10节至第11节参)然而,波阿斯指出还有一个血统更近的亲属,他会在翌晨跟这人商量此事。路得于是在他脚下躺到天快亮为止。然后波阿斯送了一些大麦给她,她便回家把事情详细告诉急欲知道详情的拿俄米。
波阿斯很早便到城门口找寻那至近的亲属。他从城里拣选十个长老作见证,然后先让那个至近的亲属有机会购赎以利米勒一切所有的东西。在起初看来这样行会增加他的财富,他马上说“我肯。”但后来他获悉要和路得叔嫂婚配,因此恐防此举会损害他的产业权,遂脱鞋为证,表示他正式拒绝这项购赎。圣经没有记载那个至近亲属的姓名,只是以不甚荣誉的方式称他作“某人”。波阿斯遂在同一群见证人面前购赎路得作他的妻子。此举是为了自私的动机吗?并不是,只为了“好在死人的产业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乡灭没”。(《路得记》第4章第1节参,《路得记》第4章第10节参)所有在场旁观的人均祈求耶和华祝福这项仁爱的安排。这些祝福果然一一实现!路得为年老的波阿斯生下一个儿子,拿俄米作了这个孩子的养母。人们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给孩子起名叫俄备得。(《路得记》第4章第17节参。)
路得记的最后几节经文列出从法勒斯至波阿斯然后到大卫的家谱。有些圣经批评者辩称经文并没有把家系全部列出,因为仅仅这几个人不可能包括这么长的一段时期。
在这卷书里,所有主要人物都对耶和华表现信心,他们都“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希伯来书》第11章第39节参)拿俄米深深信赖耶和华的慈爱。(《路得记》第1章第8节参;《路得记》第2章第20节参)路得则甘心乐意地离开自己的家乡以求敬拜耶和华;她证明自己是个忠贞、顺从、甘心的工人。波阿斯体会耶和华的律法,因此谦卑地同意遵行耶和华的旨意;同时由于对拿俄米和勤劳的路得之爱,他甘愿履行婚姻上的购赎权。
耶和华所作的婚姻安排在这个事例上以购赎的方式得以体现。他是波阿斯和路得的婚姻的安排者,祝福这宗婚姻,借此使那导至大卫的家系不致中断而一直延续到更大的大卫——耶稣基督。他为了以合法的方式产生弥赛亚所表现的细心关注可以强化信念,使基督徒怀着信心盼望与王国有关的应许获得实现。这种细心的关注也应该激励基督徒在今日专注属灵的事,深信可以从‘投靠在其翅膀下’的上帝获得十足的赏赐。
正统派(哈达尔派 · 哈雷迪 · 哈西迪 · 现代正统派) · 慕沙运动 · 保守派(保守正统派) · 改革派 · 重建派 · 重生派 · 拉比派 · 卡拉派 · 撒马利亚派 · 人文派 · 宗派分立 · 各宗派关系 · 无神论
基本信仰 · 选民观念 · 末世论 · 伦理 · 哈拉卡 · 大屠杀理论 · 卡巴拉 · 洁食 · 弥赛亚 · 神的称法 · 挪亚七律 · 慈善观 · 着装条例
塔纳赫(妥拉/摩西五经 · 先知书 · 智慧书) · 塔木德(米书拿 · 革马拉 · 米德拉什) · 陀瑟他 · 拉比文学 · 密西拿托拉 · 阿巴图里姆 · 犹太法典 · 密西拿贝鲁拉 · 佐哈尔 · 哈加达 · 诗歌 · 祈祷书
亚伯拉罕 · 以撒 · 雅各 · 撒拉 · 利百加 · 拉结 · 利亚 · 摩西 · 底波拉 · 路得 · 大卫王 · 所罗门 · 以利亚
老希列 · 煞买 · 犹大·哈-纳西 · 萨蒂亚·高安 · 杰顺·本犹大 · 以撒·奥法西 · 拉什 · 犹大·哈列维 · 亚伯拉罕·伊本·以斯拉 · 中世纪犹太教士 · 迈蒙尼德 · 纳曼尼德 · 阿舍·本·杰希勒 · 盖森尼德 · 约瑟夫·埃尔伯 · 以撒·亚伯拉班内尔 · 以撒•卢里亚 · 巴尔·闪·托夫 · 维尔纳·高安 · 摩西·门德尔松 · 利奥波德·聪茨 · 桑松·拉斐尔·赫希 · 亚伯拉罕·盖革 · 所罗门·谢克特
谁是犹太人? · 祈祷最低人数 · 犹太成人礼 · 丧礼 · 割礼 · 犹太人词源 · 婚姻 · 婚礼 · 犹太洁净观念 · 长子赎银 · 犹太人饮食 · 犹太世俗文化 · 希罗尼 · 犹太媒妁 · 犹太女婴命名仪式 · 皈依犹太教
四大圣城(耶路撒冷 · 采法特 · 希伯仑 · 提比里亚) · 宗教法庭 · 会堂管理人 · 领唱 · 祭司 · 传教士 · 犹太洁食监督人 · 犹太洁净礼 · 穆汉 · 拉比 · 列比 · 神学院 · 犹太会堂 · 圣殿 · 棚屋 · 西墙
阿类奴 · 犹太教祷文 · 四样植物 · 加特尔 · 哈雷尔 · 安息日结束礼 · 卡迪什 · 基特尔 · 赎罪日祈祷 · 玛托福 · 犹太教灯台(再献圣殿节灯台) · 门柱圣卷 · 祈祷礼 · 经卷 · 祈祷文 · 听!以色列 · 羊角号 · 披巾 · 经文匣 · 流苏 · 读经之手 · 基巴
犹太教对宗教多元化的观点 · 亚伯拉罕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 · 基督教犹太和解 · 犹太基督教徒 · 摩尔门教 · 弥赛亚犹太教(英语:Messianic Judaism)) · 伊斯兰教 · 犹太佛教徒 · 新异教主义 · 非洲裔希伯来以色列人 · 卡巴拉中心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