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

✍ dations ◷ 2025-04-25 18:34:40 #密斯·凡·德·罗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自1930年至1933年在德意志国德绍与柏林时期的包豪斯建筑学校为最后一任校长。童年的时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维希·密斯。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接着1908年到1912年间,密斯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合的一些看法。青年时的密斯已经是一个慎重、沉默的思考者。在发现自己具有一些设计的天分之后,为了实现自己从商人之子向柏林建筑精英的转变,密斯决定略去了名字中的Maria(玛丽亚)和Michael(密夏埃尔,或译米歇尔),加上了van der Rohe(凡·德·罗,意为“源自Rohe氏”),Rohe是密斯母亲婚前的姓氏。这让这个名字有了一些贵族的感觉,为了避免冒犯真正的德国贵族,密斯采用的是荷兰语拼法van而非德语拼法von。改名之后,尽管尚未取得一个正式的大学文凭,他就已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业,为德国的上流阶级设计进行建筑与室内设计。当时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特别是卡尔所惯用的宽广比例、立方体容量般的设计手法,还有散布的、折衷的经典空间配置,让密斯感到这是一个建筑世纪的转折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地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沃尔特·格罗佩斯大力推动的新建筑观念(称为先锋派)。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拿除了,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当时社会除了倡导节约的风气外,理论家也大为批评过去古典复兴样式建筑是欧洲贵族们浪费华巧的实证。1919年密斯大胆地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此馆的设计后来在原址被重建,1930年密斯在捷克布尔诺的作品图根哈特别墅也被视为此高峰期的经典建筑。1930年,密斯·凡德罗受瓦尔特·格罗佩斯的认命,初任包豪斯学院校长,1933年8月10日,在纳粹的施压下,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凡德罗随后迁居美国,1938年,他前往芝加哥,并成为阿芒技术学院(Armour Institute,现伊利诺理工学院的前身之一)建筑院院长。

相关

  • 高科技卫星导航系统高科技,或称高技术、高新,指的是最先进的尖端科技。对于高科技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分类法,到了1960年代,商家为了促销,把只要不是低科技(英语:Low technology)的产品都
  • 偶氮化物偶氮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N=N-R',R/R'为有机基团,可以是芳基或烷基。N=N称为偶氮基。若R/R'都为氢,则成为二亚胺(HN=NH)。以芳香族偶氮化合物最为稳定,也最为常用,π
  • Eu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铕(化学式:Eu2O3),又称氧化铕、氧化铕(Ⅲ),是铕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铕可用来制造萤光粉或萤光玻璃,例如欧元(€)就是用三氧化二铕来防止伪钞出现。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瓦登海国家公园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瓦登海国家公园(德语:Nationalpark Schleswig-Holsteinisches Wattenmeer)是德国的国家公园,始建于1985年10月1日,面积4,410平方公里,该国家公园在2009年6月
  • 纽阿福欧板块纽阿福欧板块(Niuafo'ou Plate)是汤加以西的小型板块,北面是太平洋板块,东面是汤加板块,西面是澳洲板块,主要被聚合板块边缘包围,这个地区经常发生地震。
  • 储铁蛋白铁蛋白是一种常见的球状蛋白质,由24个蛋白亚基构成,它能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表达,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用于储存铁离子的主要蛋白质。铁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使铁离子的储存维持在溶
  • 布鲁赫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德语:Max Christian Friedrich Bruch,1838年1月6日-1920年10月2日) ,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布鲁赫出生于科隆,在那里他师
  • 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司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后改肃政廉访司)、明朝(改称提刑按察使司)、清朝(改称按察使司)三代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部门,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明清时是中央监察机关——都
  • 埃内斯托·萨巴托埃内斯托·萨巴托(Ernesto Sabato,1911年6月24日-2011年4月30日)是一名阿根廷作家兼画家。他曾在居里研究院研究放射性物理。三十多岁时,他感到自己有着“精神上的危机”,决定放弃
  • 沙比哈沙比哈(阿拉伯语:الشبيحة‎,转写:shabeeha、shabiha 或 shabbiha;词根:شبح‎,转写:shīn-bāƆ-ḥāƆ,意义:“魔鬼”;单数:شبيح‎,转写:shabbih),是一个阿拉伯语词语,尤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