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角度

✍ dations ◷ 2025-05-03 20:20:19 #振动和波,光学,角

波动角度,这里集合了有关波动的角度的定义。

入射角(英语:Angle of incidence),常用符号 i {\displaystyle i} θ i {\displaystyle \theta _{i}} ,为波在一个介质或折射率转换面上,其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

反射角(英语:Angle of reflection),常用符号 r {\displaystyle r}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r}} ,为波在反射表面上,其离开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数值与入射角相同。

折射角(英语:Angle of refraction),常用符号 r {\displaystyle r}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r}} ,为波在折射表面上,其再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数值依入射角及折射率转变。

衍射角或衍射角,常用符号 d {\displaystyle d} θ m {\displaystyle \theta _{m}} ,为波进行衍射时,其再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通常只有光之类的线形波长才会有,且为多重角度,此现象与光的波动性有关。

临界角(英语:Critical angle),常用符号 C {\displaystyle C} θ C {\displaystyle \theta _{C}} ,为引起全内反射的最小入射角。

偏向角或散射角,常用符号 D {\displaystyle D} ,为光色散时,不同颜色的光因波长不同而各自折射,可见红光及可见紫光之间的相差角度。

布鲁司特角或极化角,常用符号 θ B {\displaystyle \theta _{B}} ,为令未极化的电磁波分别折射部分极化及反射完全极化之两道波的入射角,亦等于其反射角,而其折射角及反射角的相差为直角。

掠射角(英语:Glancing angle/grazing angle),为波行进方向与界面的夹角,通常在行进方向与界面近似平行时使用。


光的折射定律

相关

  • J. Am. Chem. Soc.《美国化学会志》(英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或译美国化学会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期刊),常用缩写为J. Am. Chem. Soc.和JACS,是美国化学学会发行的学术期刊,于1
  • SNAC社交网络及存档内容(SNAC)是发现、定位和运用分布式信史的在线平台。它是由设在美国的一些组织合作发起的。SNAC的主要工作为“从对人的描述中分隔出人创造和记录人生活和工作
  • 恰蒂斯加尔恰蒂斯加尔邦(恰蒂斯加尔语/印地语:छत्तीसगढ़,拉丁字母转写:Chattisgarh)是位于印度中部的一个行政邦,它于2000年11月1日从中央邦脱离,成为印度的第26个邦,全国第十大邦,首府
  • 矮牵牛花碧冬茄属是一类原产于南美洲的草本植物,有喇叭形花,类似牵牛花,又称矮牵牛属,目前广泛被世界各地引种,作为园艺花卉,存在各色品种及杂交形成的碧冬茄。作为园艺品种的矮牵牛,是由野
  • 环境危害问题目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这是一个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列表。这些条目涉及对自然环境的人为(英语:anthropogenic)影响。
  • 北屯文昌庙北屯文昌庙,又称文祠,台湾台中市的著名古庙,主祀文昌帝君。是中台湾著名之文昌庙,而多年来常常有众多盼望学业进步、升学与求职考试顺利的台中市民与外县市民众,前来参拜祈求,使此
  • 莫约岛莫约岛是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的岛屿,属于小巽他群岛的一部分,岛屿位于松巴哇岛北面,面积349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是自然保护区,岛上最高点海拔671米,海岸线长度88公里。坐标:8
  • 黄腹鼬(M. kathiah)黄腹鼬(学名Mustela kathiah)属于鼬科,是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它们分布于斯里兰卡、华南及东南亚很多地区。黄腹鼬的研究资料不多,只知道它们是日行性,喜欢茂密的森林。它们以捕
  • 日裔中国人日裔中国人或在华日本人,是指具有日本血统,取得中国国籍的人。二次大战期间日本计划向满洲国与内蒙移民500万。在这十年中,生活在满洲国和日本占领的中国地区的日本国民由46000
  • 恶魔的谜语《恶魔的谜语》(悪魔のリドル),为高河弓原作,由南方纯插画的日本漫画作品。于角川书店出版的“月刊Newtype”在2012年9月号开始连载至2016年11月号,单行本第五卷于2016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