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角度

✍ dations ◷ 2025-11-12 06:40:32 #振动和波,光学,角

波动角度,这里集合了有关波动的角度的定义。

入射角(英语:Angle of incidence),常用符号 i {\displaystyle i} θ i {\displaystyle \theta _{i}} ,为波在一个介质或折射率转换面上,其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

反射角(英语:Angle of reflection),常用符号 r {\displaystyle r}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r}} ,为波在反射表面上,其离开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数值与入射角相同。

折射角(英语:Angle of refraction),常用符号 r {\displaystyle r}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r}} ,为波在折射表面上,其再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数值依入射角及折射率转变。

衍射角或衍射角,常用符号 d {\displaystyle d} θ m {\displaystyle \theta _{m}} ,为波进行衍射时,其再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通常只有光之类的线形波长才会有,且为多重角度,此现象与光的波动性有关。

临界角(英语:Critical angle),常用符号 C {\displaystyle C} θ C {\displaystyle \theta _{C}} ,为引起全内反射的最小入射角。

偏向角或散射角,常用符号 D {\displaystyle D} ,为光色散时,不同颜色的光因波长不同而各自折射,可见红光及可见紫光之间的相差角度。

布鲁司特角或极化角,常用符号 θ B {\displaystyle \theta _{B}} ,为令未极化的电磁波分别折射部分极化及反射完全极化之两道波的入射角,亦等于其反射角,而其折射角及反射角的相差为直角。

掠射角(英语:Glancing angle/grazing angle),为波行进方向与界面的夹角,通常在行进方向与界面近似平行时使用。


光的折射定律

相关

  • 安全眼镜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打扮用途。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
  • 圣经圣经译本,是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等基督教派的宗教经典《圣经》的翻译文本。《圣经》原文在以古代希伯来语、亚兰语和通用希腊语写成,圣经全书或圣经某部分已被不同圣经学者
  • 约翰·巴普蒂斯特·齐默尔曼约翰·巴普蒂斯特·齐默尔曼(德语: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1680年1月3日-1758年3月2日),德国画家,巴洛克时期著名的灰泥匠。约翰的弟弟多米尼库斯·齐默尔曼也是著名的建筑师、
  • 高雄熊高雄熊(英语:HERO;日语:ヒーロー),是高雄市政府推出的高雄市官方吉祥物,现为该市观光“代言人”。
  • 奥地利的欧根大公欧根·斐迪南·皮乌斯·本哈德·费利克斯·玛丽亚,匈牙利和波西米亚亲王(Archduke Eugen Ferdinand Pius Bernhard Felix Maria of Austria, Prince of Hungary and Bohemia,18
  • 洗牙牙结石清除术,又称结石刮除术,俗称洗牙,是清除黏附在牙齿表面及牙龈的牙石、牙菌膜和牙渍,使牙齿回复干净及平滑的牙科操作,借由牙科工具如超声波洁牙机或手动刮牙器等进行,洗牙可
  • 杰斐缅柯方程在电磁学里,给予含时电荷密度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可以使用杰斐缅柯方程(Jefimenko equation)来计算电场和磁场。这方程因其发现者物理学家欧雷格·杰斐缅柯(英语:Oleg D. Jefimenk
  • 侏罗纪 (消歧义)侏罗纪可指:
  • 原鸟形龙原鸟形龙属(属名:Archaeornithoides)是兽脚亚目手盗龙形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蒙古国。1965年,一个波兰与蒙古国的古生物挖掘团队,在蒙古国的巴彦扎格(Bayn Dzak)发现一个
  • 正方形镶嵌在几何学中,正方形镶嵌又称正方形密铺,亦称为方形网格,是一种正多边形在平面上的密铺,又称正镶嵌图。其在施莱夫利符号中,用{4,4}来表示,这意味着每个顶点周围都有四个正方形。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