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角度

✍ dations ◷ 2025-07-20 11:25:54 #振动和波,光学,角

波动角度,这里集合了有关波动的角度的定义。

入射角(英语:Angle of incidence),常用符号 i {\displaystyle i} θ i {\displaystyle \theta _{i}} ,为波在一个介质或折射率转换面上,其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

反射角(英语:Angle of reflection),常用符号 r {\displaystyle r}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r}} ,为波在反射表面上,其离开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数值与入射角相同。

折射角(英语:Angle of refraction),常用符号 r {\displaystyle r}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r}} ,为波在折射表面上,其再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数值依入射角及折射率转变。

衍射角或衍射角,常用符号 d {\displaystyle d} θ m {\displaystyle \theta _{m}} ,为波进行衍射时,其再行进方向线与法线之间的角度。通常只有光之类的线形波长才会有,且为多重角度,此现象与光的波动性有关。

临界角(英语:Critical angle),常用符号 C {\displaystyle C} θ C {\displaystyle \theta _{C}} ,为引起全内反射的最小入射角。

偏向角或散射角,常用符号 D {\displaystyle D} ,为光色散时,不同颜色的光因波长不同而各自折射,可见红光及可见紫光之间的相差角度。

布鲁司特角或极化角,常用符号 θ B {\displaystyle \theta _{B}} ,为令未极化的电磁波分别折射部分极化及反射完全极化之两道波的入射角,亦等于其反射角,而其折射角及反射角的相差为直角。

掠射角(英语:Glancing angle/grazing angle),为波行进方向与界面的夹角,通常在行进方向与界面近似平行时使用。


光的折射定律

相关

  •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地球引力地球引力或地球重力是因地球本身的质量-地球质量而自然具有的引力。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示符号为g,近似地等于每平方秒9.8米或每平方秒32英尺,意即当忽略空气阻力时,一物体在
  • 新西伯利亚州新西伯利亚州(俄语:Новосиби́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Novosibirskaya oblast),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部,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面积178,200平方公里,人口2,6
  • E11IPB, 1IPC, 1WKW, 2GPQ, 2V8W, 2V8X, 2V8Y, 2W97, 3AM7, 3TF2, 3U7X, 4AZA, 4DT6, 4DUM·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cytosol · mR
  • 马来州属坐标:4°0′N 102°30′E / 4.000°N 102.500°E / 4.000; 102.500马来西亚半岛地区(英语:Peninsular Malaysia),俗称西马(马来语:Malaysia Barat),通称马来西亚半岛(Semenanjung Mala
  • MMDS多信道多点分发服务(英语: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缩写MMDS),旧称宽带无线电服务(Broadband Radio Service,缩写BRS),也称无线电缆(Wireless Cable),是一个无线电
  • 磷化物磷化物是一类含有磷阴离子(如P3-)的化合物。几乎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磷化物,这些磷化物有着很多种类型的结构。Hg、Pb、Sb、Bi、Te和Po不能形成稳定的磷化物。膦的金属衍生物,如K
  • GPA成绩泛指工作或学习中获得的成功、成果。成绩被量化后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在教育领域,老师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状况。这个意义上的成绩概念,最早是由一位名
  • 台北市立图书馆台北市立图书馆(英语:Taipei Public Library,又名:Taipei Municipal Library),简称北市图,位于台北市,为台北市政府成立的公共图书馆,主管单位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其总馆位于大安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赦大赦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对某一范围内的罪犯一律予以赦免的制度。自1975年宪法起,大赦制度被取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