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秘密立储制度
✍ dations ◷ 2025-04-25 06:44:33 #秘密立储制度
秘密建储制,又称密建储贰、密匣立储、储位密建,为大清一种立储模式,由雍正帝所发明。皇帝将遗诏封入密匣内,一般放到北京乾清宫正殿正大光明匾额后;将来天子驾崩之时,由王侯宗室、顾命大臣等人揭匣公证,立敕书所定之储君为帝。终清一朝秘密建储制共产生三位皇帝,雍正传乾隆帝、嘉庆传道光帝、道光传咸丰帝。在中国专制历史中,由于皇权崇高,取得储君位置尤为重要。元清以外大多数汉族皇朝,基本遵循“嫡长子大宗继统”原则。但由于嫡长子不一定为皇子中最为有能力者,所以经常会出现嫡系甚至庶子、或其余宗室出手争夺储位之例,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由于后金满族并未完全汉化,所以嫡长子继统思想的影响不深。后金及清初期之继承大统,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推举拥戴而确立。因努尔哈赤并未立遗诏,皇太极的即位是由于努尔哈赤长子代善及其子与诸贝勒商定推举而成。而皇太极驾崩后亦无传位遗诏,最后造成豪格与多尔衮争位,并最后因多方势力平衡的妥协方案才造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但多尔衮乘机摄政。顺治帝在位期间巩固了王朝统治,尤其在多尔衮逝世、顺治帝亲政后,皇权实质地提高。由此才真正使得康熙帝的继位是因先皇遗诏而得。选择康熙帝玄烨是因为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让得过天花并康复的玄烨继位,以保证新帝不会因为天花而动摇国本。实际上当时玄烨的哥哥福全在世,且没有出过痘,但一只眼睛有残疾。康熙帝是目前史学界认为清朝第一个建立储君的皇帝,并在晚年一度尝试秘密建储。康熙帝因早年孝诚仁皇后产二皇子胤礽时难产,加之与孝诚仁皇后之感情深厚,立胤礽为太子。此时康熙帝已有大阿哥胤禔。这也就奠定了早年“太子党”与“大千岁党”的争斗。而后因太子被废且储位长期搁置并逐渐演变为“九王夺嫡”之乱。最终康熙帝以诏书方式传位于皇四子雍正帝。雍正帝是第一个真正以秘密建储的方式传位的皇帝,用密匣立储传位于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乾隆直接退位,内禅给皇十五子颙琰(即嘉庆帝);嘉庆帝也秘密建储,传位于皇二子旻宁(即道光帝),旻宁即位虽然得到皇太后认同,也得到军机大臣和向来支持立嫡长子的汉族大臣的认同(道光帝是嘉庆帝的嫡长子),但在秘密建储的过程上是瑕疵甚多,不是真正的秘密建储制。道光帝依秘密建储制传咸丰帝。但咸丰帝只有一子同治帝存活,同治帝则无子即过世,光绪帝亦无子(慈禧太后一度立溥儁为光绪的义子,是为己亥立储,但遭西洋列强反对而失败),至此秘密建储制也名存实亡了。
相关
- 牙釉质牙釉质,也称为珐琅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组织,为哺乳动物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成熟的牙釉质96-99%由无机物(主要为钙和磷)组成,其他为水及有机物。牙釉质内部并不具神经与血管。它的功用除
-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英语:Flavonoid,又称类黄酮)基于2-苯基色原酮-4-酮(2-苯基-1-苯并吡喃(英语:Benzopyran)-4-酮)骨架的黄酮类化合物,如右图所示,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泛指
- 玛莎与熊伏尔加格勒一座童话公园里的等身雕像《玛莎与熊》是由俄罗斯Animaccord动画工作室所作的3D电脑动画影集。故事改编自同名俄罗斯童话故事,描述著一名女孩玛莎在森林里与熊和各
- 塔沃斯塔塔沃斯塔(英语:Twosret)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末任法老。(约公元前1191年—约公元前1189年在位),为塞提二世之妻,西普塔的继母。塞提二世去世,她与西普塔共同管理埃及。西普塔
- 定襄郡定襄郡,中国古郡名。西汉初年分云中郡置,治所在成乐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定襄郡领十二县:成乐县、桐过县、都武县、武进县、襄阴县、武皋县、骆县、定陶县、武城县、武要县
- 左冠状动脉血管左冠状动脉(arteria coronaria sinistra,英文简称LCA),又称左主冠状动脉(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LMCA)为主动脉的一条分支,负责供应心脏左侧的血流。其源自于主动脉瓣(英语:ao
- 契约论契约论(英语:contractarianism),又作“契约主义”,是一种对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一种系统论证的政治哲学理论,其最基本的论点是国家的产生来自人与人之间或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的
- SafariSafari 浏览器是苹果公司所开发,并内置于macOS(前称OS X、Mac OS X)的网页浏览器。Safari 浏览器在2003年1月7日首度发行测试版,并从Mac OS X Panther开始成为Mac OS X的默认浏
- 核泄漏事故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日本标准时间(UTC+9:00)为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日语: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事故/ふくしまだいいちげんしりょくはつでんしょじこ Fukushim
- 菰属菰属(学名:Zizania)是禾本科水生草本植物,共有4种。其中3种分布于北美洲,亚洲只有一种,即菰(Z. latifolia)。其种子称为菰米,呈黑色,可食用,在西方较常食用,英语称为 wild rice(野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