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全球事务部

✍ dations ◷ 2025-11-09 04:59:46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英语:Global Affairs Canada, GAC;法语:Affaires mondiales Canada, AMC),法定名称为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Trade and Development),是加拿大政府负责外交、领事关系、国际贸易、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工作的行政部门。

1909年6月1日,加拿大自治领政府成立对外事务部(英语:Department of External Affairs;外事部),最初的办公地址在渥太华市中心一家理发店上方的简陋办公室内。作为英联邦自治领,当时的加拿大刻意避免使用“外交”(Foreign Affairs)一词,而选用“对外事务”(External Affairs)对该部的名称加以表述。加拿大联邦成立初期,其外交政策仍然由英国控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加拿大自身对其外交政策的控制权逐步加大。《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令》标志着加拿大在外交领域取得完全自主权。然而由于历史传统,“对外事务”(External Affairs)一词在当时被保留下来。

1892年,贸易与商务部(英语: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Commerce)及其所属的贸易专员局(英语:Trade Commissioner Service)获准成立。1969年,贸易与商务部同工业部整合,组建工业贸易与商务部(英语:Department of Industry Trade and Commerce,ITC):454-457。对外事务部和工业贸易与商务部共同维持加拿大海外办事处网络,并保持不同程度的协调配合关系:454-457。

1968年,在科伦坡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英语: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在对外事务部下属机构对外援助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198-199。

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加拿大政府在确保加拿大驻外办事机构间协调配合方面付诸了更多努力,并加强了加拿大驻外使领馆馆长(英语:Head of mission)(大使、高级专员、总领事)在领区驻外机构中的领导作用。1979年,加拿大总理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决心整合该国的传统外交系统、贸易专员系统和移民外事系统。1982年2月,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决定推动新的《对外事务部法案》,将对外事务和国际贸易职责整合在一个部门里,组建对外事务和国际贸易部(英语:Department of External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449-451。1983年,加拿大国会通过了《对外事务部法案》:230。同时,还将加拿大工业贸易与商务部的工业管理职责与区域经济发展部整合,组建区域产业发展部(英语:Minister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xpansion (Canada))。

1993年,加拿大政府将对外事务和国际贸易部更名为外交和国际贸易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1995年的一项国会法令正式批准了该部的更名事宜。改革后,外交和国际贸易部设立外交部长、国际贸易部长2个内阁部长职位:198-199。

2003年12月,加拿大内阁决定将外交和国际贸易部拆分为加拿大外交部(英语:Foreign Affairs Canada)和加拿大国际贸易部(英语: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2个内阁部门。然而,加拿大下议院于2005年2月在第一次投票中否决了关于正式撤销外交和国际贸易部的法案。其后,加拿大政府仍在未经议会法案批准的情况下,保持了外交部、国际贸易部的行政分离关系:224。

2006年初,新上台的斯蒂芬·哈珀政府决定将加拿大外交部与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重新合并,成立外交和国际贸易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224。

2013年3月21日,保守党政府向加拿大国会提交综合预算法案,提议将外交和国际贸易部与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合并,组建外交、贸易和发展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该法案于2013年6月26日得到加拿大总督御准。

2015年11月4日,贾斯廷·特鲁多率领的加拿大自由党政府宣布将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在加拿大联邦识别计划下的公开指定名称修改为“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英语:Global Affairs Canada),该部的法定名称仍保持不变。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分为加拿大外交部长(英语: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Canada))、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英语:Minist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加拿大国际发展部长(英语:Minister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nada))、加拿大法语国家事务部长(英语:Minister responsible for La Francophonie (Canada))四大主官。外交部长下设副部长(Deputy Minister)、助理副部长(Associate Deputy Minister)两级职务;国际贸易部长下设副部长(Deputy Minister)职务;国际发展部长下设副部长(Deputy Minister)、高级助理副部长(Senior Associate Deputy Minister)两级职务。同时,全球事务部设置外交部常任秘书、外交部领事事务常任秘书、国际贸易和多元化部常任秘书、国际发展部常任秘书四个事务官职务。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设置下列机构:

相关

  • 县市级风景特定区省(市)级风景特定区,系指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精省)前,按中华民国法律《发展观光条例》与1979年交通部及内政部共同订定发布之《风景特定区管理规则》规定,完成风景特定区
  • VC-25A波音VC-25,是美国空军指定的一架客运飞机,一个军事版本的波音747客机。 A型机即VC-25A是VC-25唯一的型号。VC-25最著名之处即作为空军一号,其呼号即带有美国总统的任何一架美
  • 上部德语阿勒曼尼语:巴伐利亚语:上部德语(德语: Oberdeutsch 帮助·信息),又称南部德语,是高地德语的方言之一,其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德国南部地区。上部德语可以再细分为阿勒曼尼语和奥地利-
  • 赤松祐高赤松祐高(あかまつ すけたか)是战国时代、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将。永禄2年(1559年)作为赤松政秀之子诞生。天正5年(1577年),与兄长斋村政广一起降服于中国征伐中的丰臣秀吉。之后跟随
  • 托马斯·哈利斯托马斯·哈利斯(英语:Thomas Lake Harris,1823年-1906年)生于英格兰,后移民到美国,是传道人、灵性主义先知、诗人、酒商。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莎创办了新生活兄弟会。托马斯·哈利
  • 梅尔·卡纳汉梅尔·卡纳汉(英语:Mel Carnahan,1934年2月11日-2000年10月16日),美国民主党籍政治人物,密苏里州第51任州长。他在去世后当选了联邦参议员。卡纳汉是原密苏里州联邦众议员A·S·J·
  • 黄华 (羽毛球运动员)黄华(1969年11月16日-),广西河池人,中国前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曾夺得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铜牌,现已退役。1984年,15岁的黄华入选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跟随教练陈玉娘。1987年,她赢得六运会羽毛球比赛女单季军。1989年,黄华参加雅加达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单赛事,首次参赛便已能晋身决赛,惜最终败给队友、当时的世界冠军李玲蔚,仅得亚军。1990年,由于李玲蔚和韩爱萍等大将相继从退役,黄华在国家队的角色亦越见重要,更是中国队连夺尤伯杯及亚运女团金牌的主力成员。此外,黄华亦
  • 纪念碑站纪念碑站(他加禄语:Estasyon ng Monumento)位在马尼拉大都会加洛坎市,属于马尼拉轻轨1号线的车站,于1985年5月12日正式启用。该车站以附近的滂尼发秀纪念碑(英语:Bonifacio Monument)为名,为加洛坎市南区交通服务。在2010年延伸段开通前,本车站是1号线的北端终点站。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间曾经进行翻修工程,重新开幕后由山叶发动机冠名为山叶纪念碑站。该车站位于马尼拉大都会交通枢纽地带,众多巴士和吉普尼透过纪念碑圆环的黎刹大道(英语:Rizal Avenue)
  • 布宜诺斯艾利斯植物园布宜诺斯艾利斯植物园(西班牙语:Jardín Botánico Carlos Thays de la Ciudad Autónoma de Buenos Aires)是一座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勒莫附近的一座植物园。花园呈三角形,以圣菲大道、拉斯赫拉斯大道和阿拉伯叙利亚街为界。该植物园于1937年8月31日正式命名,以纪念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卡洛斯·泰斯(英语:Carlos Thays)。该花园于1996年被阿根廷政府宣布为国家古迹,其园区种植数量约1,500种以上植物(包括真菌)和饲养种类繁多的动物(
  • 新埔上枋寮刘宅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