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防空警备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自2004年3月起对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进行的轮调任务,在当地执行战机紧急起飞任务(英语:Scrambling (military)),为北约空中防空作业的一部分。
2004年3月29日,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是因为苏联解体之后造成的国家财政困难,因此这三国并没有足够资源维持空中武力,此地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空防上的一个漏洞。
北约设立之际,整合了各国空中监控、拦截等业务实施加盟国的集体空中防御体系,称为北约整合防空系统(英语:NATO Integrated Air Defense System)(NATINADS),并且有快速反应警报(英语:Quick Reaction Alert)机制替所有加盟国提供必要空防情资。有些西欧小国家虽然已经没有空军战机编制,但受惠于NATINADS系统,仍然可取得必要的空防情资。反过来说,在盟邦内的国家即有必要加入这套系统。
为了填补空防缺口,北约各加盟国决定将国内的战斗机轮调至此地进行驻防,布署需要的相关经费则由波罗的海三国支付;自2004年3月30日起,北约各国空军驻扎于立陶宛希奥利艾机场,以三个月为单位轮调一次,驻防数量为4架战斗机以及50到100名地勤人员,任务为对无法识别的飞机进行拦截作业。该任务在2011年之前的布署费用约为每年220万欧元,到2015年之后约需要每年350万欧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