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派

✍ dations ◷ 2025-08-25 08:15:17 #清华学派

清华学派是指1920年代到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前以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师生为主体形成的一个文史哲学派。

该词由王瑶于1988年提出。王瑶概括“清华学派”三特征为:第一,既有国学根底又深切了解西方文化;第二,既不是卫道士,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运夫;第三,有一大批中西会通的著作。该学派的主要学术特点是所谓的“会通”,即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而维系命脉的则是陈寅恪祭王国维文中所写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清华学派始于1925年清华学校研究院的创立。当时由吴宓负责筹备,并先后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和陈寅恪四人为导师,李济为讲师,赵万里和浦江清为助理教授。同年,朱自清也从浙江两江师范学院来到清华中文系任教。

1928到1935年,陆续从外校延揽了大批著名教授,包括文学方面的杨振声、刘文典、俞平伯、黄节、闻一多等;历史学的蒋廷黻、张荫麟、雷海宗等;哲学方面的金岳霖、冯友兰等;社会学方面的潘光旦、陈达、吴景超等。他们构成了清华学派的二代中坚。

第三代以清华自身尤其是研究院培养的王力(赵元任弟子)、吴其昌、蒋天枢、刘节(以上为陈寅恪弟子)、贺麟、陈铨(以上为吴宓弟子)、高亨、罗根泽、姜亮夫等为代表。

第四代以1930年代清华学生为主力,如文学院“四才子”钱锺书、夏鼐、吴晗、朱湘,“清华四剑客”李长之、林庚、季羡林、吴组缃,以及曹禺、杨绛、杨联陞、费孝通、王瑶、冯契、何炳棣等。

第五代多为西南联大时期的学生,包括殷海光、王浩、季镇淮、任继愈、朱德熙、李赋宁、许国璋、杨周翰、王佐良、卞之琳、汪曾祺、穆旦、郑敏等。

相关

  • 奎德克维德(德语:Ludwig Quidde,1858年3月23日-1941年3月4日),德国历史学家、和平主义者,因对皇帝威廉二世的尖锐批评而闻名。他在1927年与法国人费迪南·比松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冉魏冉魏(350年-352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主石虎部下汉人冉闵建立的政权。冉闵藉石虎死后诸子争位之机,于350年篡夺后赵石氏政权,称皇帝,国号“魏”,建都邺,史称冉魏。352年前燕杀冉
  • 让-皮埃尔·温唐贝热让-皮埃尔·温唐贝热(法语:Jean-Pierre Wintenberger,1954年-2019年1月23日), 法国数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数学教授。他因与Chandrashekhar Khare(英语:Chandrashekhar Khare)一起证明
  • 汉迪亚耶汉迪亚耶(Handiaya),是印度旁遮普邦Sangr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72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725人,其中男性5288人,女性4437人;0—6岁人口1547人,其中男864人,女683人;识字率49.67
  • 吴波 (政治人物)吴波(1906年-2005年2月21日),男,安徽泾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1906年出生于安徽。1936年参与抗日战争。1949年出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 德怀尔山坐标:70°11′S 65°4′E / 70.183°S 65.067°E / -70.183; 65.067德怀尔山(英语:Mount Dwyer)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麦克罗伯特森地,处于多佛斯山东南面4公里,属于查尔斯王子山脉中
  • 黑边豆娘鱼黑边豆娘鱼(学名:)为雀鲷科豆娘鱼属的鱼类。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以及南海诸岛等。
  • 罗云 (1919年)罗云(1919年5月-2009年8月9日),原名张云襄,曾用名张化一,河北深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担任天津市委妇委书记,天津市妇联主任。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担任天津市手工业管理局局长、市电机工业局局长、市科委主任。2009年去世。
  • 伊特拉斯伊特拉斯(卑南语:Itras)为卑南族神话中,属于方位之灵的一种神灵类型,泛指天空之上的所有天神,与米阿鲁普是相对的概念。伊特拉斯在卑南族的意思是“上面”,在巫术信仰的神灵观念中是看护人类、照拂阳间的在上方之神灵。在位阶上似乎最高,但从巫师实际祝祷的过程中与语意,显示除了创造、照拂人类外,也没有迹象可以具体的说明他具有处分或指挥其他神灵的高阶位。各部落对伊特拉斯的看法是有所区别的,如南王部落的巫术祝祷词会赋予名讳,有的部落如大巴六九仍只以Itras称呼。但以目前研究文献所呈现的祝祷词内容,与实际被托付的期
  • 瑞典的索菲亚·威廉明娜瑞典的索菲亚·威廉明娜(瑞典语:Sofia Wilhelmina av Sverige,1801年5月22日-1865年7月6日)是德国巴登大公国的大公夫人和瑞典公主。她的父亲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她的父亲在她八岁时因政变而被推翻,一家离开瑞典。索菲亚自少就被认为是一名高傲的女孩。1819年7月,她和外祖父的弟弟巴登大公利奥波德结婚。索菲亚婚后诞下共七名孩子。她的其中一位孙女是日后的瑞典王后维多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