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弘(前1世纪?-40年代?),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一带)。为汉朝官员,汉哀帝、平帝年间任侍中,王莽时为共工。光武帝复兴汉室后,历任太中大夫、大司空。先后封栒邑侯、宣平侯。
宋弘的父亲宋尚是成帝时少府。后哀帝立,因为不愿依附权贵董贤,而受到责罚。宋弘当时年少温顺,在哀帝、平帝时期任侍中一职。赤眉军攻入长安后,因拒绝征召,被逼无奈只得自投于渭桥之下,后幸得家人及早救出,以诈死幸免于难。
光武帝复兴汉朝后,拜宋弘为太中太夫。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又取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宋弘为官以清行致称,家无资产,所得俸禄多数都用来接济亲属。不久又改封为宣平侯。
他担任大司空五年后,在建武六年(公元30年)因查核上党太守不实被免职回封国,于数年后去世,其封国因没有儿子继承而被废除。
光武帝曾向宋弘询问博学之才,宋弘推荐了沛国的桓谭,认为他的学问能和当年的扬雄和刘向父子相提并论。于是桓谭被光武帝任命为拜议郎、给事中。后来因桓谭只会用郑卫之声取悦朝廷,经过宋弘的批评仍不改正,被宋弘向光武帝进言:“臣推荐桓谭,本是希望他能以忠正辅佐陛下,但如今他只知令朝廷沉迷郑声。这实在是臣的罪过”,光武帝随后便不再让桓谭担任给事中。
在此之后,宋弘又推荐了冯翊、桓梁等三十多位贤士,这当中有些人还相继担任高官。
宋弘在一次宴会当中,看到光武帝频频顾视屏风上的漂亮女子。便正容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光武帝当即令人撤去屏风,并笑着说:“听从公正合宜的意见可以吗?”宋弘回应说:“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丧夫后,见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有意嫁给宋弘并请光武帝作媒试探。光武帝便召宋弘问道:“俗话说富贵后就要结交新的朋友,再娶新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回答说:“臣只听说贫困低贱时还愿意结交的朋友不能忘记,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于是光武帝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汉书》评价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