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佛教)

✍ dations ◷ 2025-05-11 05:12:24 #佛教术语,上座部佛教,禅定,佛教修行法门

观(梵语: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语:vipassanā),又译为内观,音译为毗钵舍那、毗婆舍那、毗婆奢那,佛教术语,意为以智慧来观察,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也是三无漏学之中的慧学。

毗钵舍那被翻译为英语:insight(意为洞识),因为英文前缀字 in- 有向内的意思,sight是观看,因此中文又译作内观,字面上的意义是往“内”去“观”察身心的实相。但是英文前缀字 in- 其实是有点误导,因为梵文字面意思中,并没有向内看的意思。毗钵舍那(梵语:Vipasyanā)由梵文前缀字 vi- 与观看的动词字根 paś组成。印度-雅利安语支的 vi-,类似于拉丁文前缀字 dis-,有远离或朝向的意思,也有遍及、各种类,或意图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毗钵舍那可以译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专注深入的观看”、“周遍观看”等。

内观是修行禅那的两种途径之一。其理论依据为“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和“法”(心所和五取蕴及十二处)四个面向,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在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不外是由五个要素(五蕴)所组合而成的现象,其共同特征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有恒常的身体(无我)等三相。

以这个对实相的了知,“心”将逐渐停止造作“贪、瞋、痴”(三毒)的习性反应。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脱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内心的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内观是属于三学中最后的“慧学”,前两学分别是戒学(道德生活之准则)、和定学(专注力的培养)。慧的音译为般若,是对实相的正确了解,事实上,内观修习的每个阶段,就是以获得更深湛的智慧做为里程碑(见十六观智),更深的智慧,能灭除更幽微的烦恼,从这个意义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视为自我净化的过程(七清净),其最终目标是完全的净化,从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即所谓的涅槃。

内观是一个非常单纯、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借由无选择性的“观察”,直接体验身心之中的实相,其中,没有信仰或想像的成分。完整内观修行必需包含三个部分:五戒(sila),戒除杀、盗、邪淫、妄语和烟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静,进行第二部分,定训练心的专注:使心可以稳定持续地专注在某个对象(所缘或业处),经过适当的训练,获得某个程度的专注力之后,就可以进行慧的开发:以高度敏锐的心力,不带价值判断地(无分别),客观地观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获得真正的智慧(修慧),这个建构在实际体验的智慧,其威力远超过信仰和理智层面的理解,能够改变身心失衡的行为模式,化解掉潜藏在内心的压力、不安、恐惧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结。

换个话说,内观就是透过实际的体验,去了知“身”和“心”具有“刹那生灭”、“无常”、“苦”(不满足)和“无我”(无自主性)的真相。要彻底明了无常、苦、无我的道理,不是经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从实际的层面去观察看看,在这个“身”和“心”之中,有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透过持续的修习,内观禅修者将发现,所谓的“我”只不过五蕴不断变迁流动的现象,身体本质上是由而无数的微粒子(kalapa)所组成,这些微粒子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只是纯然是波动(wavelet),心理的本质也是不断刹那生灭,身心其中找不到坚固不变的实体,有了这种体验之后,“自我”的错觉才能消解。

因为观察的对象(身、心)和现象(无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论上,内观的修习何时何地皆可进行,但对初学者来说,必须由富有禅修经验的老师来指导,以及一个最低干扰、适合练习内观的场地(阿兰若),这即是禅修中心的作用。

相关

  • 巴西卢佐岛巴西卢佐岛(Basiluzzo)是意大利西西里岛北侧的火山岛岛链伊奥利亚群岛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岛,面积只有1 km²。位置介于帕纳雷阿岛和斯特龙博利岛之间。其古代名称为"Hycesia"。坐
  • 游程承揽业游程承揽业(Tour Operator),以公司品牌研拟精致化游程,透过行销通路采直售方式(Director Sale,简称D.S.)招揽客户,以优质服务建立公司形象,并可为旅客规划如考察、会议、访问或特别兴
  • 王阳元王阳元(1935年1月1日-),浙江宁波人,中国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系主任,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IEEE Fell
  •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英文: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是专注于海洋科学与海洋工程的非盈利私人研究和教学机构,成立于1930年,是美国最大的独立海洋学研究所,拥有教职员
  • 真口类真口类(学名:Teleostomi)是一个包含了包括硬骨鱼及四足类的单系群,颌为舌接式,头颅骨化。传统上,真口类包含以下几个类群:存在于史前的棘鱼纲一向来被视为现生硬骨鱼的旁系群,鲨鱼所
  • 尚可喜尚可喜(1604年8月25日-1676年12月4日),字元吉,号震阳,初为明朝东江军将领,后投降后金(清),为清初五位汉王之一。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后迁至北直隶真定府衡水县,万历四年(1576年)其祖父尚
  • 程序记忆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又称为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一种长期记忆的形式,指关于技术、过程、或“如何做”的记忆。记忆有时候会被贮存在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中,当
  •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英语:Arab Maghreb Union,缩写:AMU)是一个马格里布阿拉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马格里布是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的代称。1989年,在卡扎菲的发起下,摩洛哥、阿尔
  • 枳(学名:),又称枸橘、臭橘,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枳味苦,可作中药,中国《晏子春秋》中有“南橘北枳”的寓言,晏婴以此故事来说明环境的作用。但事实上,橘、枳为不同物种。灌木或小乔
  • 意诺增爵十二世教宗意诺增爵十二世(拉丁语:Innocentius PP. XII;1615年3月13日-1700年9月27日)原名安多尼·皮尼亚泰利(Antonio Pignatelli),1691年7月12日当选罗马主教,同年7月15日即位至17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