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耳材村海口鱼
✍ dations ◷ 2025-05-15 13:41:57 #耳材村海口鱼
海口鱼(Haikouichthys,/ˌhaɪkuːˈɪkθɪs/)是一种原始的类似鱼类的生物,属于无颌总纲。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就是耳材村海口鱼(H. ercaicunensis)。它的化石于云南的澄江动物群(帽天山层)被发现,溯源于寒武纪,被认为是至今发掘的最古老的鱼类。它的发现对古生物学及动物源流的学说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把科学家原先预计脊椎动物出现的时期早推至5亿年前。支序分类学研究显示海口鱼可能是原始的无颔总纲,最接近七鳃鳗。长约25毫米,较在同一位点发现的昆明鱼更修长。完模标本是在中国云南昆明筇竹寺组发现。海口鱼整体呈纺锤形,有明显的头部和躯干。头部具部分软骨,具单鼻孔及单个嗅囊,亦具耳囊软骨,头部有至少6个、可能多达9个鳃弓。躯干分节,和昆明鱼一样,有双V型肌节。有明显的背鳍。可能有脊索,但是标本只保存了一小段。具肛后尾。背鳍指向头部,现今的鱼类中亦有少数是这样的。海口鱼亦有腹鳍,可能成对。在腹部有13个环状结构,估计是生殖腺,而这种“重复型”生殖腺只出现在更早的脊索动物文昌鱼上,圆口类已经具有成对的生殖腺。其骨骼并没有生物矿化的迹象。据测游动能力较强,因为同时被发现的其它生物多浮游,如西大虫,由此猜测化石由突发的风暴掩埋而形成。大多数标本发现自从地层的细砂/粉砂岩层(约3毫米厚)和上覆泥岩层(可达50毫米厚)的交接处。标本在这一“浅湾”中常表现有方向选择性,往往与地层的方向平行,但斜埋在泥岩层中的部分通常比在相邻粉砂岩层中的部分保存得更好。
相关
- K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K20-K31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K35-K38 阑尾疾病K40-K46 疝K50-K52 非感染性肠炎和结肠炎K55-K63 肠的其他疾病K65-K67 腹膜疾病K70-K77 肝疾病
- 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英语:Rhabdomyolysis)是人体肌肉细胞坏死所造成的疾病。一些肌肉细胞崩坏后释放的产物(如肌红蛋白)会进入血液并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包括
- 宫颈子宫颈(cervix、cervix uteri)是子宫底部狭窄的开口。连接阴道。形状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突出于阴道壁的前上方。子宫颈大约有一半长度可透过适当医学仪器看见。子宫颈伸入阴道
- 寂静主义寂静主义是一种神秘的灵修神学,指信徒在灵修中,当单单享受与神交通的神秘经验,而这经验乃是神主动白白赐下的,并非来自个人修为。十七世纪的法国,寂静主义者模利诺斯、盖恩夫人、
- 参考参考或指涉(英语:Reference)是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此种关系由“指定”或“连接”之概念维系。在此关系中,前一个对象被称作“提及”(refer to)了后者;而后一个被提及的对象被称作前
- 谢尔盖·维诺格拉斯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俄语: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Виноградский,1856年9月1日-1953年2月25日),俄国微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土壤科学家。他
- 色萨·米尔斯坦色萨·米尔斯坦(英语:César Milstein,1927年10月8日-2002年3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兰卡港的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84年与尼尔斯·杰尼及乔治斯·克勒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 迈克尔·贝里奇迈克尔·贝里奇爵士(英语:Sir Michael Berridge,1938年10月22日-2020年2月12日),英国生化学家。贝里奇从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大学、剑桥大学毕业。他是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剑桥大学教
-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云锦是一种中国传统提花丝织锦缎,为南京特产。因其图案绚丽、纹饰华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与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云锦至今有约1600年的历史。东晋义熙十三
- 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英语: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又名布法罗大学(英语:University at Buffalo,UB),是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中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研究型大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