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帕切语
✍ dations ◷ 2025-11-13 09:05:04 #阿帕切语
南德内语支,或称南阿萨巴斯卡语支(Southern Athabaskan languages)、“阿帕契语”(该词被当地土著人认为有贬义),是几种美洲印第安人的土著语合称。阿帕契语(下称南德内语言)几种北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的合称。主要应用于北美洲的西南部(其中包括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科罗拉多、犹他、索诺拉等几个地区)并在俄克拉荷马、德克萨斯两地产有分支。此些语言主要是多个部落、组群的阿帕契人、纳瓦霍人使用的。西阿帕契和纳瓦霍人分别自称 Nnee biyáti’ 或 Ndee biyáti’ 和 Diné bizaad 或 Naabeehó bizaad。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以南德内语支中的语言为母语的著名人物,例如以梅斯卡莱罗语─奇里卡瓦语作为母语的杰罗尼莫,以及以纳瓦霍语作为母语,曾领导纳瓦霍族人进行长征迁徙的麦诺雷多(英语:Manuelito)。根据哈利·霍耶(英语:Harry Hoijer)的分类,7门南德内语言可以分成2个组,即:(1)大平原地区(2)西南地区。但大平原阿帕契组只有大平原阿帕契一个成员,而西南组则更可细分出两个分组。I.大平原地区(又名凯欧瓦阿帕契)
II.西南地区霍耶的分类是基于对名词词首辅音和动词词干的发音上的不同来进行的。他1938年的早期分类只有大平原阿帕契和其他东部语言两个分支。即使梅斯卡莱罗语和奇里卡瓦语这两门语言可以互相之间很容易地理解,但仍有说法认为梅斯卡莱罗语和奇里卡瓦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而民族语言网则认为这两者是同一门语言。比起梅斯卡莱罗语和奇里卡瓦语,西阿帕契语和纳瓦霍语彼此间则更加接近。利攀语和大平原阿帕契语则几乎灭绝了(实际上利攀语可能已经灭绝了)。奇里卡瓦语则严重濒危。梅斯卡莱罗语,吉卡利拉语,和西阿帕契语则同样被认为濒危。但幸运的是,即使这些语言的儿童使用者的数量依然在下降,但一些土著儿童依旧在学习这些语言。所有的南德内语言在语音体系上都有那么几分相似。下面这份描述将会主要专注于西阿帕契语。你可以认为它和它的亲系语言只有很小的差别。西阿帕契语的辅音清单上大约有33个辅音:下图为对南德内语支发音的正写法
国际音标拼写
国际音标拼写 国际音标拼写 国际音标拼写
d t t’ y
g k k’ h
dz ts ts’ ’
j ch ch’ l
dl tł tł’ ł
b p b/m d/n/nd
s sh m n
z zh ’m ’n
h
gh
以下是一些书写惯例。
1.摩擦音和都写成 h
2.摩擦音一般写成h,但如果它跟在o后面,就也许得写成hw,尤其是在西阿帕契语里(有可能读成)
3.摩擦音 大部分时间写成gh , 但在 i 和 e 前得写成 y (有可能读成 ), 在 o 前又得写成 w (还可能读 ).
4.所有元音开头的词语都带一个声门闭塞音’ .但这个音从来不会在词语的开头写出来。
5.有些音里头是读d 还是 n 还是 nd 这还得看说话的人的口音儿,这代表着上表中的,在很少的词里,b 和 m 同理。
6.在很多词里,n可以作为一个音节.单独存在,但在拼写的时候不会明确表出。南德内语言有4个元音(以下依旧按标准写法写出)前 中 后
高
i
中 e o
低
a
这些元音或短或长或走嘴或走鼻子。鼻元音也用鼻音钩(<)来代表。在西阿帕契语、纳瓦霍语、梅斯卡莱罗语、奇里卡瓦语和吉卡利拉语里,如果是鼻元音就用下划线把那个元音标上。那么结果就成了底下这张表里的16个不同的元音。
高-前 中-前 中-后 低-中
口腔音
短
i e o a
长
ii ee oo aa
鼻音
短
į ę ǫ ą
长
įį ęę ǫǫ ąą
西阿帕契语口腔元音转化成国际音标
i = , ii = , e = , ee = , o = , oo = , a = , aa = .
在西阿帕契语里,有一个惯例就是,正写为 o 或者oo 的元音在一些既定的环境下得写成u,这些环境不包括鼻元音,所以鼻音u 绝不会在正写法里存在。这个惯例持续至今(可能有点不一致)。
然而,在Harry Hoijer和一些其他美国语言学者的研究中,元音o 从来都写成 o. 相近地,纳瓦霍语也不用正写的 u ,一致写作元音o
在奇里卡瓦语和梅斯卡莱罗语里,这个元音在所有环境下写成u(包括鼻音化的ų)
其他惯例也有可能应用在其他阿帕契语言里。南德内语言都是有语调的语言。霍耶和其他语言学家分析后认为了南德内语言有4个音调(使用研美学者们的标音系统)升降调在这些语言里并不常见(经常存在于词素边界)也经常在长元音里出现,元音可以带音调,音节n也一样(如ń)
实际正写尝试着通过让重音符号只表示高音,同时不标地音来简化美洲标音系统。
如所以以前的nìzìz 现在就改写成了niziz (注意i头上,没注音号了)。
另外,长元音的升调的表示方法为:第一个元音不标号,第二个用重音号标。降调反之亦然。鼻元音也带语调。表现为高声调的元音上的两个注音符号 ą́ (电脑录入时会有一些问题)最近,de Reuse (2006)发现西阿帕契语其实也有中间调,表现为长音符号¯, 如奇里卡瓦语中的 ō, ǭ. , 降调也存在于音节 n: n̂ 中。
这有几个奇里卡瓦语中涉及鼻音化、语调、长度的元音对比。南德内语分支由哈利·霍耶定义。主要根据其词干词首中辅音的对典型德内语系的吸收。*k̯ and *c into *c,另外在很多北德内语中也广泛地出现了*č and *čʷ into *č 这样的吸收
典型德内语
纳瓦霍语 西阿帕契语 奇里卡瓦语
梅斯卡莱罗语 吉卡利拉语 利攀语 大平原阿帕契语霍耶在1938年时将阿帕契分支族系分进了由吉卡利拉语和利攀语组成的东部分支。大平原阿帕契和由纳瓦霍和西阿帕契、奇里卡瓦、梅斯卡莱罗组成的西部分支。这基于东部分支中对典型德内语中的*t and *k to k 这一吸收。因此,在下图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当西部语言在名词或动词的词干中以 t,开头的,在亲系的东部语中将会以k: 开头西部语 东部语纳瓦霍语 西阿帕契语 奇里卡瓦语 梅斯卡莱罗语 吉卡利拉语 利攀语 大平原阿帕契语
"水" tó tū tú tú kó kó kóó
"火" kǫʼ kǫʼ kųų kų ko̱ʼ kǫǫʼ kǫʼ
他后来又在1971年修改了自己发表的见解,他发现大平原阿帕契语并没有参与对 *k̯/*c的吸收。现在也叫西南阿帕契。因此,一些在典型德内语中的原始词干以 *k̯开头的词在其他语言中以 ts开头时,在大平原阿帕契语中却以 ch开头。
典型德内语
纳瓦霍语 奇里卡瓦语 梅斯卡莱罗语
Jicarilla 大平原阿帕契语莫里斯·欧普勒(Morris Opler)在1975年的时候建议霍耶保留其原先的吉卡利拉语和利攀语属于东部分支,因为二者有更多的文化共同点。这是不同于其他西部阿帕契部群的”这一构想。其他的语言学家,尤其是,迈克尔·克鲁斯(Michael Krauss)在1973年在基于当其他的音听起来一致事,动词或名词的词干的词首辅音是随意的这一点 注解道,这些语言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另外,马丁·胡尔德(Martin Huld)在1983年指出,既然大平原阿帕契语没有吸收典型德内语里的*k̯/*c 这一变化,那么他就不应该像霍耶的定义那样被认为是一门阿帕契语言。
相关
- 海藻糖海藻糖(Trehalose)是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双糖,它是由2个葡萄糖通过 α,α-1,1-糖苷键所形成的非还原性糖,按其化学结构可写成 α-D-吡喃葡萄糖基-(1→1)-α-
- 验证理论证明论是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它将数学证明表达为形式化的数学客体,从而通过数学技术来简化对他们的分析。证明通常用归纳式地定义的数据结构来表达,例如链表,盒链表,或者树,它们根
- 相公堂子相公堂子,在中国古代是指为男性提供性服务的男妓的场所和住所。此处的“相公”是男妓的意思。中国清代的北京城,娈童的风气猖獗,乾隆年间,将内城相公堂子赶出内城,堂子遂在八大胡
- 亨利·贝克勒尔亨利·贝克勒尔(法语:Henri Becquerel,1852年12月15日-1908年8月25日),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与居里夫妇一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受伦琴发现X-射线的启发,贝克
- 里德学院里德学院(英语:Reed College)是一所坐落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西南的一所私立文理学院。建立于1908年的里德学院,拥有都铎-哥特式的建筑,以及一个坐落在校园中心的森林峡谷自然
- 希勒勒希勒勒 (Hillerød)是位于丹麦京畿大区的一个城市。希勒勒面积191平方公里(74平方英里)。2008年时,有人口46,568人。希勒勒是京畿大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希勒勒市内最为知名的观
- 1066年
- 幸运期幸运期(Fortunian)是寒武纪纽芬兰世(英语:Terreneuvian)的第一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541–529百万年前。
- 诺门罕诺门罕(蒙古语:Номонхан)位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南部的新巴尔虎左旗。西面为哈拉哈河及外蒙古,东面为阿尔山市。1939年苏联红军与日本关东军在该处开战,结果苏联以立
- 鲍伯·霍伯莱斯利·汤斯·霍普(英语:Leslie Townes Hope,1903年5月29日-2003年7月27日),常被称为鲍勃·霍普(Bob Hope),是美国著名的演艺者、喜剧演员,曾经出现在百老汇、广播中、电视上以及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