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 dations ◷ 2025-10-15 22:00:24 #1959年音乐,1959年中国作品,1950年代中国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题材作品,身份差异恋情题材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The Butterfly Lovers”),常简称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或《梁祝》,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何占豪和陈钢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基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提供主旋律、陈钢编曲配器、俞丽拿修订并首演。

1958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在时任党委书记孟波的倡议下组建了“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希望将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地方戏曲文艺结合。绍兴土戏与越剧世家出身的何占豪24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到《梁祝》的诞生只有一年。实际上,在《梁祝》之前,何占豪已经自己根据越剧曲调写了一个弦乐四重奏《梁祝》,但只在上音校内引起了一定反响。直到来自西洋音乐世家的作曲系学长陈钢参与何占豪组织的“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接触到《梁祝》旋律后,陈钢意识到这是一座源于民间艺术的“超级富矿”,全身心地投入编曲创作。到了1959年5月4日,从确定主题开始不到半年,《梁祝》的创作即告结束。1959年5月27日在兰心大戏院进行首演,小提琴独奏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俞丽拿。首演一举征服所有观众,不得不全曲返场,当日就成为重大新闻。同年巫漪丽改编成钢琴伴奏曲并成为首演者。1960年,中国在莫斯科举行国庆11周年音乐会,也是中国首次海外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专场,《梁祝》是重头曲目。诞生仅一年,《梁祝》就确立了中国文化代表作的地位。时至今日,《梁祝》已经全方位覆盖了中国社会,上至国家级音乐会、下到小学生音乐课,乃至音乐贺卡和街头宣传车的背景伴奏,《梁祝》的旋律几乎无所不在,覆盖了所有阶层和地区。《梁祝》是一部传统与现代交织、高雅艺术和民间戏曲共生、中西文化结合的作品。 “中国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的何占豪和丁芷诺还是《二泉映月》从单纯地民族二胡器乐转为现代音乐的最早的改编者和演奏者。

(管弦乐团、交响乐团、民乐团、扬琴、钢琴协奏或伴奏)

相关

  • 传播传播(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commūnicāre, 意为"分享")是人们通过符号、讯号,传递、接收与反馈讯号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 太空战争太空战争指将太空作为战场的想定情况,因为人类史上至今未发生实质太空战争。冷战后期,洲际弹道导弹成为美苏间核威慑的主力,反导弹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首次提出了在外太空拦截敌
  • 安坑孝女廖氏娇纪念碑安坑孝女廖氏娇纪念碑位于中华民国台湾新北市新店区,是日治时期为一位名为廖娇的孝女而建立的纪念碑,于2002年4月8日公告为台北县县定古迹,2011年6月15日更名公告为新北市直辖
  • 安达曼海安达曼海(Andaman Sea;印地语:अंडमान सागर; 泰语:ทะเลอันดามัน, IPA:),又名缅甸海(Burma Sea;缅甸语:မြန်မာပင်လယ်, IPA:),是一个孟加拉湾东南部的水
  • 庚烷庚烷的化学式为C7H16,烷烃中的第七个成员。有9种同分异构体,若考虑到光学异构则有11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大多数存于石油的汽油馏出物中。其直链化合物是正庚烷CH3(CH2)5CH3(沸点98
  • 介形纲介形纲(学名:Ostracoda),在日语或参考自日语的文献亦作贝虫纲或贝形虫纲,是甲壳亚门之下的一个纲级分类单元,其生物泛称作介形虫或种子虾。目前已辨识的介形虫有约7万个物种,当中只
  • 许天相许天相(1942年6月-),梨园戏演员,工丑行、末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梨园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2级演员(副高级职称),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退休艺员。1956年考入梨园戏演员培训班
  • 鲍勃·爱因斯坦斯图尔特·罗伯特·“鲍勃”·爱因斯坦(英语:Stewart Robert "Bob" Einstein,1942年11月20日-2019年1月2日),美国演员、编剧、制片人。2019年1月2日,鲍勃·爱因斯坦因癌症在加利福
  • 南海金星爱神螺南海金星爱神螺(学名:)为爱神螺科金星爱神螺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海中国海域。
  • 中国文化史迹中国文化史迹(日语:中国文化史蹟),初名支那文化史迹(日语:支那文化史蹟),是由日本建筑学家常盘大定和建筑史家关野贞合作编辑的一部文化史迹专著,为珂罗版图录,全套共十二辑,收图20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