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肇昌

✍ dations ◷ 2025-05-19 14:07:13 #生年不详,卒年不详,台湾清治时期儒学人物,台湾诗人,左营人,卓姓,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清朝福建乡试举人

卓肇昌(闽南语:Toh tiāu-tshiong,?-?),字思克,台湾清领时期凤山县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人,曾出任屏山书院山长,并参与编撰《重修凤山县志》,著有多首竹枝词传世。

卓肇昌父亲卓梦采为清朝秀才,早有文名,作有〈凤岫春雨〉,且性情正直良孝,常行医济世。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事件爆发,卓梦采曾悍然拒绝朱一贵招募,乱平后得获知县陈志泰高其行谊,颁赠“儒林芳标”一匾事迹而留名。卓肇昌自幼承父亲庭训,乾隆五年(1740年)考取秀才,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举人(乾隆庚午科蓝彩琳榜),朝廷本将卓肇昌拣发为知县职(知县候补人选),但由于地方官员人数过多,卓肇昌无法就职,仅能出任屏山书院山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时任凤山知县王瑛曾发起《重修凤山县志》的编纂,并延请同具举人身份的黄佾与卓肇昌担任该方志的参阅。

卓肇昌从自宅进入凤山县城的屏山书院督课数十载,途中常经行莲池潭赏景,卓氏在教学生涯尚留下“龟山八景”的纪录,分别是“山岚曙色、层岩晚照、雨中春树、疏林月霁、晴峦观海、古寺薰风、登峰野望、寒夜啼猿”等语句供后人怀想追思,传诵至今。

卓肇昌所作诗、文、赋和竹枝词作品均收录于《重修凤山县志》中。卓氏作品多自南台湾的地景、历史、传说中取材,曾著有《栖碧堂全集》,但今已不存。连横在《台湾诗乘》一书中,谈论台湾文人甚少有出版文集的现象,有留存至今的多收录于方志,其中《凤山志》收录较广,但佳作不多,连横仅给予卓梦采、卓肇昌父子作品较高的评价。

相传一名菜贩在前往左营卖菜的途中,乍见卓肇昌行色匆匆驾马奔驰而来,卓肇昌在菜贩面前停下,请托菜贩通知他的家人他即将赴往梓官上任的消息,便策马离去。菜贩抵达左营卓家后,才得知卓肇昌早已在前晚过世的消息,享寿54岁。同一时间,梓官发生一件僵持不下的土地纠纷案件,知县无法解决,原本请托池府千岁主持公道,因池府千岁不善解决诉讼官司,转请城隍爷审理,案件旋即顺利迎刃而解。此事传开后,梓官的百姓便将原千岁庙的主神改成城隍爷,并且一般咸信梓官城隍庙的城隍爷,便是卓肇昌身后而来。

相关

  • 镍铁电池镍铁电池是众多充电电池中的一种,它的阳极是氢氧化镍,阴极是铁,电解质(电解液)是氢氧化钾。这种电池的电压通常是1.2V。它很耐用,能够经受一定程度的使用事故(包括过度充电、过度
  • 土邦土邦(英语:Princely state)指的是英属印度时期由土著王公统治的附庸国。土邦体制多承袭占领以前的封建体制,继续由原王公、君主或其家族沿袭继承。英国占领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和原
  • 乔治一世乔治一世(George I,1660年5月28日-1727年6月11日),原名格奥尔格一世·路德维希,汉诺威选帝侯、英国国王。乔治出生于汉诺威,父亲恩斯特·奥古斯都(德语:Ernst August (Hannover))是汉
  • 肠杆菌属等肠杆菌属(学名:Enterobacter)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生物及呈棒状的细菌,属于肠杆菌目肠杆菌科。这个属下的七个种都是病原及使宿主免疫受损的机会性感染的细菌。泌尿道
  • 春秋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
  • 安非他命 (消歧义)安非他命可以指:
  • 苏莱曼山脉坐标:30°30′N 70°10′E / 30.500°N 70.167°E / 30.500; 70.167苏莱曼山脉是南亚的山脉,位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该地区超过一半面积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高度3,487
  • 拉冈尼基协定拉冈尼基协定(Racconigi Agreement/Bargain)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1909年10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三世在意大利皮埃蒙特附近的拉冈尼基达成
  • 鹦鹉螺科鹦鹉螺科(学名:Nautilidae)为头足纲鹦鹉螺目的一科,海洋软体动物,仅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北至日本南方,南至大堡礁,西至安达曼海,东至斐济等地区均有发现。位于鹦鹉螺主要产地的法
  • 号牌制度号牌制度是朝鲜王朝管理百姓的方法。上面写着姓名、住址、职业,小吏可随时翻看。这制度是朝鲜太宗在1413年引入,与元代明代户口制度相似。这制度模仿明太祖百姓没事不可离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