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马县行政区划

✍ dations ◷ 2025-11-26 12:17:14 #群马县行政区划

群马县是位于日本关东地方的一级行政区,本为上野国之地,1871年(明治4年)12月10日由小幡县(日语:小幡藩)、伊势崎县(日语:伊勢崎藩)、前桥县(日语:前橋藩)、岩鼻县(日语:岩鼻県)、沼田县(日语:沼田藩)、安中县、高崎县和七日市县(日语:七日市藩)合并而设,1876年(明治9年)8月21日与栃木县部分区域合并后成为现在的群马县[1][2]。2020年(令和2年),群马县人口1,939,110人,在各都道府县中排第18名[3];面积6,362.28平方千米,在各都道府县中排第21名[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04.8人,在各都道府县中排第21名[3]。

群马县现有12个市、15个町和8个村,共计35个二级行政区[5]。前桥市是群马县政治中心和全县2个中核市之一,另外1个中核市为高崎市。群马县还2有个施行时特例市,为伊势崎市和太田市。人口最多的二级行政区划是高崎市,有372,973人;人口最少的二级行政区划是上野村,有1,128人。面积最大的二级行政区划是水上町,为781.08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二级行政区划是大泉町,为18.03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二级行政区划是大泉町,每平方千米有2,334.4人;人口密度最小的二级行政区划是上野村,每平方千米有6.2人。此外,群马县另有5个郡,在15个町和8个村之上,但并无任何行政权力,不被认为是一类行政区。而按照传统的地域划分,群马县可以分为中毛、西毛、北毛、东毛等地域[6]。

下表列出群马县各地域与市町村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关资料出自群马县厅(日语:群馬県庁)官方网站[6]。

下表列出群马县及其市町村的中日双语名称、设置时间、设置方式、面积、人口、人口密度、旗帜、徽章、地图等资料,并按照全国地方公共团体编号(JIS代码)排序。其中,日语名称以振假名标注其读音,JIS代码、面积、人口、人口密度等资料均来源于2020年(令和2年)第21次日本国势调查数据[3]以及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地理院公布之全国都道府县市区町村面积调查(日语:全国都道府県市区町村別面積調)数据[4],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人口单位为人,人口密度单位为人/平方公里。

相关

  • Hsub2/subSsub2/subOsub7/sub焦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晶体(当冷却发烟硫酸时,可以析出焦硫酸的晶体),其熔点为308K。焦硫酸为发烟硫酸的主要构成物,同时根据以下方程式,是液态脱水硫酸的次要
  • 中美洲统合体中美洲统合体(西班牙语:Sistema de la Integración Centroamericana,缩写为SICA)于1991年12月13日成立,是一个中美洲国家政府间的组织。该组织以观察员身份受邀参与联合国大会,并
  • 阿拉菲德王朝阿拉菲德王朝(波斯语:سلسله علویان طبرستان;英语:Alavids)是一个位于今伊朗马赞德兰省(塔巴里斯坦)的什叶派扎伊迪派酋长国。王朝创立者是第二任什叶派伊玛目哈
  • 山脚公园苑里山脚公园是位于苗栗县苑里镇的一座公园,位置在苑里镇山脚里15邻—18邻之鞍里路,山脚古地名为后壁山,此处早年为道卡斯族日北社一处聚落。苑里山脚生态公园将延伸至十八甲之
  • 海因茨偷药劳伦斯·柯尔伯格在他最初的研究中,所使用的伦理困境是“海因茨偷药”(英语:Heinz dilemma)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认为海因茨该怎么做并不重要。柯尔伯格理论要求参与者回答的形
  • 復仇者聯盟 (漫畫)复仇者联盟(英语:The Avengers)是一个超级英雄团体,由漫威漫画公司创造。创作者为斯坦·李与杰克·科比;复仇者首次出现于《复仇者》第一期(1963年九月)。最初复仇者的成员为蚁人、
  • 辛德勇辛德勇(1959年8月11日-),辽宁铁岭开原人,历史学博士,2004年12月任起,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研究。师从历史地理学
  • 西河 (耒水支流)西河,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一条河流,汇入耒水,属于湘江水系。河长136千米,流域面积161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3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112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万千瓦。
  • 书堂石遗址书堂石遗址,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为翁源县的一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遗址,公布时间为1985年1月15日。书堂石遗址的历史年代为唐代。
  • 陈接胜陈接胜(1964年8月-),安徽宿松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固体材料化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二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得2011年度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79-1986,就读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学位;1986-2007,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工作,先后获得博士学位、教授职称;1990-1994,在英国大不列颠皇家研究院戴维-法拉第实验室攻读博士后;2008年至今,任上